APP下载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思考

2015-03-17李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会计信息财务会计

李蓉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思考

李蓉

会计信息质量可以真实的反映出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水平,也可以体现事业单位服务质量高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内容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影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仍然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为了确保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管理现状及问题,并且提出了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策略。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管理;问题;加强策略

一、当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现状及问题

1.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直以来,因为体制问题,事业单位都仅仅是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指令来执行,并未结合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作为参照来执行,这样很难统一员工的思想以及行为,长久以往势必会导致管理工作混乱,这样很难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2.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水平高低以及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有直接的联系。事业单位都是计划编制体制,很多人都认为进入事业单位后相当于有了一个“铁饭碗”,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老化,单位内部的职称聘任、职业提升等事情基本上都是按资排辈,因此,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反正干得好、干的差,薪资待遇基本都是一样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并没有主动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技能水平的想法和打算,关于会计信息处理方面的知识相对比较欠缺。

3.随意处理账务,资金监管不到位

当前,大多数事业单位主要采用的是“差额预算”以及“全额预算”两种制度,维持各项活动运作的资金大部分都是依赖财政拨款,这样很多财务会计人员很容易忽略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也没有树立较强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并未严格根据相关的会计管理制度以及会计准则进行操作,资金监管工作也没有做到位,很容易使事业单位资金出现各种安全隐患,浪费事业单位的财产物资。同时,有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并没有重视财务账项处理,这样很容易导致收入款项管理比较混乱,并未根据财政预算收入、补助收入、项目财政拨款以及其他收入等具体明细增设科目,并未真正做到“专款专用”,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移用、挪用、私吞等现象。这些现象都有可能会导致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低下。

4.缺乏科学、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一般,事业单位管理主要由相关的政府部门或者其他的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大部分事业单位内部并没有制定完善、科学的内控制度,也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往往安排财政部门人员对所属事业单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因为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比较多,而且内部机构比较庞杂,关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数量也比较缺乏,很难合理安排事业单位审计任务,甚至有的事业单位几年都没有接受监督检查。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很多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会计人员容易养成惰性思维,觉得反正没有人负责监督、检查,工作态度不端正,实际工作中就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失误。其次,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决策一般都是由单位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会计工作负责人共同负责决定,并没有内部审计人员的参与,这样会导致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不认真,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活动中不合规、不合法的现象蒙混过关,导致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低下。

二、进一步加强、完善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策略

1.增强事业单位管理者的管理意识

想要有效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首先应该要求事业单位管理者树立较强的管理意识。事业单位领导者应该严格遵循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方针,定期组织会计法律的相关宣传教育活动,使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可以全面了解、学习会计法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单位工作人员的会计法律意识,使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恶可以严格根据会计法律法规进行会计核算以及会计监督,坚决避免出现单位负责人出现徇私舞弊的行为或者其他各种违法违纪的行为。

2.制定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

首先,第一步应该制定明确、具体的会计控制目标,并且根据事业单位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计划,而且应该制定会计预算体制以及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将工作职责认真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相容职务一定要分离。当然,事业单位应该立足于指标、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系统的评估报告体系,由事业单位进行统筹规划,每一个机构以及每个部门都应该严格执行。其次,事业单位应该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如果某部门能够严格遵循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而且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水平较高,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相反的话应该给予相应的惩罚。另外,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很多行业及领域开始实施信息化系统管理,事业单位也应该紧跟潮流,制定一套完善、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建立一个大的数据库,详细录入各部门的相关信息以及数据。

3.不断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修养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该定期组织单位内部财务会计人员学习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会计人员平时也应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也应该有计划的实施“末位淘汰制”以及“轮岗制”,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会计人员的学习激情,也可以建立良好的竞争氛围。如果会计人员表现良好,而且业务技能突出的话,也可以额外给予一些奖励和福利。其次,事业单位应该鼓励财务会计人员平时多报考注册会计师、会计职称等相关的执业资格证,并且组织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相互交流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一些案例分析,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工作胜任能力。

4.加强会计信息审计监督

事业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内部审计以及监督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作用,每年年初的时候应该制定相应的审计任务,并且结合上一年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严格审计下属部门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认真检查每一项收支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合理性,确保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而且,财政部门应该和相关部门共同监督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外部审计监督的作用,确保审计的公正公平、客观性,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综上所述,当前事业单位常常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事业单位应该充分重视这个问题,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不断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会计法律意识以及职业素养,加强会计信息的监督力度,全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水平,保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完整性。

[1]孟晓云.关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4,25(34):126.

(作者单位:太原市财政干部教育培训中心)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会计信息财务会计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