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5-03-17富敏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绩效考核考核

富敏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富敏

本文从高校财务绩效的概念分析入手,通过对高校的财务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进而提出对策建议,期望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财务绩效;高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

高校的绩效评价体系是高校采用的、根据高校既定的绩效管理目标、通过统计运筹等专业手段、对照相应的标准建立的,用来对高校的资金使用效果进行定量以及定性分析的一种体制机制。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还处在初级的阶段,亟待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一、高校财务绩效的概念分析

(一)绩效

绩效一词起源于英文中的performance,多指为了实现一定的行为和命令、目的或承诺等,而进行的一系列的组织、执行、实行活动。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绩效是进行一定的组织活动的期望目标和结果,组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输出。从社会活动方面看,绩效是在社会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的结果和成效。综合来看,绩效多是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之后,获得的工作任务数量、质量的完成的单位比例,原则上是可以实际观测的,是生产活动开展情况的评判、衡量标准。

(二)高校财务管理绩效

高校的财务管理绩效是指在高校的财务管理的整个行为过程,通过特定的评价方法、合理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可操作的评价指标,进行的科学、客观、系统、公正的财务运作情况的衡量和综合评价。做好高校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首先就要选定好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根据高校的财务管理实际进行贴近现实的指标选取,只有如此才能对高校的财务管理情况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加强高校的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价,将从根本上促进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高校的优质发展。

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和意义

对于社会属性特征越来越明显的高校来说,其财务管理情况的好坏,对于高校的发展与日常活动的正常进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的财务绩效评价有利于高校资源的合理配置

以前的高校的资金往来活动往往只涉及科研活动、教学活动,随着高校的社会属性的丰富,高校的财务运作和资金往来愈发频繁和多样,做好高校的财务管理对于高校的资金等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对于财务管理来说,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价就是对于高校的财务运作的情况的量化依据,是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管理层的决策的,对于高校的资源配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的财务绩效评价有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

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的资产管家,高校作为一个独立的经营个体,在其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根据资金往来的类型进行科目列支,明确资源走向,对于高校的资金的留存与使用效率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整体上把握高校的发展走向和形势,便于高校根据财务资金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发展策略,有利于高校的长远、健康发展。

(三)高校的财务绩效评价有利于高校的考核激励制度的顺利实施

激励与考核是保障事情顺利进展的最后屏障。对于高校的运作来说也是如此。高校的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价结果,可以准确看出各个部门、各个项目、各个事项取得的经济效益与资金使用情况,这对于高校的激励考核机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前提性条件,为激励与考核决策提供准确、可信的依据,确保考核标准的顺利实现,进而促进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与效率的提高,实现高校的高水平发展。

三、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对高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管理层将工作重心更多的放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与业务的拓宽之上,对于高校内部的财务管理与其绩效评价工作往往认识不足,认为其不甚重要,疏忽了资金往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也忽视了财务管理运作会给高校带来的潜在效益,从思想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重视。

(二)高校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制有待完善

高校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多是在教育部门的要求之下进行的,许多制度的实施情况都不容乐观,甚至有的制度都没有得到实行。对于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价制度来说,其制度的制定和指标体系的选取也多是仓促而为,评价范围过于狭窄,评价选取上过于依赖高校的财务管理数据,对于高校的信息评价上较为欠缺,对于高校管理制度的影响因素没有进行详细的评估和研究,导致了高校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制可操作性较差、实施效果不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动态构建、及时完善制度也有所欠缺。

(三)高校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的信息有效度较差

鉴于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高校的财务管理过程中收集到的、反映出的信息不够准确,数据可信度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加上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价标准的操作难度打、绩效标准确定性低、不可量化因素过多等情况,都严重阻碍着高校的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价制度的实施,制约着高校的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价发展。有些情况下,高校的实际情况也存在着规模的差异、发展情况的差异等,高校的部门之间也存在着业务重心的不同等,这些因素都限制着统一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效用的发挥,完全的统一的绩效评价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

(四)高校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运用深度有待加强

目前高校的对于财务管理信息的使用,还停留在较为表面的层次上,许多高校的财务绩效评价考核结果的真实效用难以发挥,导致了高校的考核激励制度的实施效果不佳,存在考评与不考评结果一个样、考核结果好与考核结果不好一个样的不利局面,消弱了高校的各个部门的财务管理配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不利于财务管理部门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的开展,阻碍了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管理信息的有效性和深度使用,那么其对于高校的发展决策的制定方面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实现。

四、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建议

为进一步完善高校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和决策建议,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供参考。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切实从高校的领导层入手,兼顾高校师生队伍,加强对高校的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价的重要性的认识,正视财务管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作用,充分运用绩效考核的作用,引导高校的财务管理向着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的方向建设,在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中实施,充分发挥出高校的财务管理的绩效考核评价对于高校的发展决策制定的依据作用,提高高校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层次。

(二)要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制度体系

制度是行动的保障。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在对高校的财务管理运行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情况下,完善高校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制度的建设,提高绩效评价的操作效果,明确考核指标及实施细则,为各个部门的工作开展提供明确的考核标准,确保财务管理信息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根据高校的发展情况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考核评价指标数值,提高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制度的实施效果。

(三)要进一步合理设置财务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指标

要根据高校的财务运作现实情况,全面评估财务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评价因素,分清主次,合理设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考核指标,指标设置要合理可行,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既可以达到激励的作用,又不轻易可以达到,将财务管理的绩效考核评价结果转化为真实的发展力和创新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要进一步提高对财务管理信息的使用深度

在经济高速的发展的时代,任何一个机构要取得成功都需要学会对信息的运用。对于高校来说,其发展的决策依据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财务管理的绩效考核信息,高校要学会挖掘信息背后隐藏的发展现象,明确发展重点及将来的发展趋势是应该要从财务信息中获取到的根本性内容,只有将财务信息运用深度进一步加大了,才能更加科学的实现高校的发展规划,实现高校整体素质的腾飞发展。

五、总结

随着社会对于教育质量的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对于高校的自身发展也逐步提高了要求和期望,实现高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及其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切实从认识上入手,重视财务管理的考核评价工作;要从机制上入手,完善财务管理及绩效考核评价工作制度;要从指标入手,切实选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只有如此,才能切实使高校的财务管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得到改善,才能使高校的发展水平得到提高,进而促进社会教育质量的改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1]陈国旗.基于数据仓库的高校财务绩效指标(KPI)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

[2]魏乾梅.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财会通讯(理财),2008(1).

[3]彭静.构建高校财务绩效分析指标体系的探讨[J].事业财会,2007(3).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绩效考核考核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