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虚构(下)
2015-03-17邱连学
邱连学
注意事项:
1.忌天马行空,须尊重生活逻辑与历史真实。虚构类文章,虽为虚构,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辅相成,不可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不可违背生活事理与历史真实,如此,虚构才能唤起读者的生活体验,才具有生命力。
2.忌忠于本原,须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大胆虚构。既为虚构,则非自然主义的写法,应是充满神奇想象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不可停留于生活的原始面貌,而需大胆地想象,艺术地虚构,才能给人以新奇的观感,并做到心灵的启迪。
范文导航:
采 薇(节选)
鲁 迅
“归马于华山之阳”和华山大王小穷奇,都使两位义士对华山害怕,于是重新商量,转身向北,讨着饭,晓行夜宿,终于到了首阳山。
这时候,太阳已经西沉,倦鸟归林,啾啾唧唧的叫着,没有上山时候那么清静了,但他们倒觉得也还新鲜,有趣。在铺好羊皮袍,准备就睡之前,叔齐取出两个大饭团,和伯夷吃了一饱。这是沿路讨来的残饭,因为两人曾经议定,“不食周粟”,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所以当晚把它吃完,从明天起,就要坚守主义,绝不通融了。
他们一早就被老乌鸦闹醒,后来重又睡去,醒来却已是上午时分。伯夷说腰痛腿酸,简直站不起;叔齐只得独自去走走,看可有可吃的东西。他走了一些时,竟发现这山不高不深,没有虎狼盗贼,固然是其所长,然而因此也有了缺点:下面就是首阳村,所以不但常有砍柴的老人或女人,并且有进来玩耍的孩子,可吃的野果子之类,一颗也找不出,大约早被他们摘去了。
叔齐一下子失了锐气,坐倒了,垂了头。然而还在想,挣扎的想,仿佛是在爬出一个深潭去。爬着爬着,只向前。终于似乎自己变了孩子,还是孤竹君的世子,坐在保姆的膝上了。这保姆是乡下人,在和他讲故事:黄帝打蚩尤,大禹捉无支祁,还有乡下人荒年吃薇菜。
他又记得了自己问过薇菜的样子,而且山上正见过这东西。他忽然觉得有了气力,立刻站起身,跨进草丛,一路寻过去。
果然,这东西倒不算少,走不到一里路,就摘了半衣兜。他还是在溪水里洗了一洗,这才拿回来;还是用那烙过松针面的石片,来烤薇菜。叶子变成暗绿,熟了。但这回再不敢先去敬他的大哥了,撮起一株来,放在自己的嘴里,闭着眼睛,只是嚼。
“怎么样?”伯夷焦急的问。
“鲜的!”
两人就笑嘻嘻的来尝烤薇菜;伯夷多吃了两撮,因为他是大哥。
他们从此天天采薇菜。先前是叔齐一个人去采,伯夷煮;后来伯夷觉得身体健壮了一些,也出去采了。做法也多起来:薇汤,薇羹,薇酱,清炖薇,原汤焖薇芽,生晒嫩薇叶……
有一天,他们俩正在吃烤薇菜,不容易找,所以这午餐已在下午了。忽然走来了一个二十来岁的女人,先前是没有见过的,看她模样,好像是阔人家里的婢女。
“您吃饭吗?”她问。
叔齐仰起脸来,连忙赔笑,点点头。
“这是什么玩意儿呀?”她又问。
“薇。”伯夷说。
“怎么吃着这样的玩意儿的呀?”
“因为我们是不食周粟……”
伯夷刚刚说出口,叔齐赶紧使一个眼色,但那女人好像聪明得很,已经懂得了。她冷笑了一下,于是大义凛然的斩钉截铁地说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在吃的薇,难道不是我们圣上的吗!”伯夷和叔齐听得清清楚楚,到了末一句,就好像一个大霹雳,震得他们发昏;待到清醒过来,那丫头已经不见了。薇,自然是不吃,也吃不下去了,而且连看看也害羞,连要去搬开它,也抬不起手来,觉得仿佛有好几百斤重。
樵夫偶然发现了伯夷和叔齐都缩做一团,死在山背后的石洞里,是大约这之后的二十天。并没有烂,虽然因为瘦,但也可见死的并不久;老羊皮袍却没有垫着,不知道弄到那里去了。
夏夜纳凉的时候,有时还谈起他们的事情来。有人说是老死的,有人说是病死的,有人说是给抢羊皮袍子的强盗杀死的。后来又有人说其实恐怕是故意饿死的,因为他从小丙君府上的丫头阿金姐那里听来:这之前的十多天,她曾经上山去奚落了他们几句,傻瓜总是脾气大,大约就生气了,绝了食撒赖,可是撒赖只落得一个自己死。
(选自《故事新编》)
技法借鉴
1.尊重历史,艺术虚构。作者在“博考文献”的基础上,“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作品中的重要人物“伯夷”“叔齐”和重要事件“义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都有文献可考,但创作时又不受文献束缚,在古人古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想象和虚构。
2.讽喻现实,古今融合。小说中叔齐和伯夷不知变通,他们认为周攻入商灭了纣王是改了文王的规矩,便决定不吃周家的粮食而去山上采薇草吃,最后知道薇草也是周朝的,便也不吃,直至饿死。在小说中并不是取其骨气,而是用其不知变通来讽刺世人。
3.黑色幽默,引人深思。行文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文字间“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和语调,互相补充、渗透,从而产生一种黑色幽默的力量,在故事中直刺人心,发人深思。
学生走笔:
周瑜的忏悔
2013年河南一考生
去除私利的杂念,才能拥有走向成功的双翼。
——题记
山谷中还回响着我的怒吼:“既生瑜,何生亮!”但所有人已经看不到我了,我已因过于嫉妒而愤慨致死。
已作鬼魂的我走向山头,走向诸葛村夫,我要报仇!我瞪着他,向他走近,走近……
忽然,我发现,他的眼里竟亮晶晶的,难道是泪?不可能!我又走近了,那是泪!我愣住了,只见他用羽扇轻轻一拂,便擦掉了。他竟会流泪,我叩问自己。
所有人都走了,我孤零零地站在山头。
我向东吴望去,却看到光秃秃的赤壁,我激动了,那是怎样一场大战呀!以5万兵力去对抗83万的曹军,我最终火烧赤壁,夺得胜利。
但也在此我认识了诸葛亮,一个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人;一个天文地理,奇门遁甲无所不精的人。他看透了我的每一步计划,太让我震惊了。我要除掉他,不然后患无穷!于是我让他截曹军粮食,让他立军令状三天造十万支箭,在东风起后派人追杀等,但都被他识破。更令我惊奇的是,他在每次脱险后仍出谋划策,助我破曹。赤壁之战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他。
我站在山冈上,感觉风呼呼地吹着,周身凉凉的。一位老者正在给他的门生讲故事:一块钻石,中有裂纹,沿纹切开,才能去瑕增值。可很多切割师皆因风险太大不愿动手,后来,一位老切割师设计切割方案,年轻徒弟动刀操作,一举成功。顾虑太多,是不少切割师不敢接活的原因;去除杂念,是年轻徒弟成功的根基。听着听着,我忽然觉得,曹操就是钻石的裂纹,诸葛孔明和我,就是切割钻石的师傅和徒弟,通力合作,才是双赢的结局。
我的怒火一点点熄灭了。我向北望去,远一点的地方是许都。曹操势力太强盛,赤壁之战并没有使他受到致命打击,反而使他对南方,对我东吴更加虎视眈眈。东吴能与他对抗多久?我们需要一个盟友,那只能是刘备和诸葛孔明。我突然发现自己有多么蠢!诸葛亮一直与东吴合作,而我却一心与他作对,我因嫉妒而忽视了他的诸多优点。我原来竟是一个心胸狭小之人,容不下他人比我强,这是我一生的败笔,也是我大志难酬的原因……
我后悔了……
我想起了东吴,想起了孙将军,也想起了我的小乔……
我想起了孔明先生的那滴眼泪……
我明白了……
人啊,去除私利的杂念,才能拥有飞向成功的双翼。
相似对比
相似度:百分之八十。
本文优点在于:
1.大胆想象,艺术虚构,人物鲜活。本文取材于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霸,三足鼎立的历史大背景。作者大胆想象,虚构了周瑜死后魂魄走上山头、站在山冈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尤其是通过精细的心理描写,展示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神兼备。
2.起于历史,落于现实,主题鲜明。文中其人——周瑜之鬼魂,其地——三国交接的山头,皆为虚构,但其中周瑜因私念而嫉妒蜀国军师兼丞相诸葛亮而身亡的故事,却是取自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讽喻了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因心存私心杂念,心胸狭隘而自取灭亡的现象,从而突出了主题“去除私利的杂念,才能拥有飞向成功的双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