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作业”驱动下的互动式教学改革探究
——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为例

2015-03-17张宁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3期
关键词:互动式信息系统驱动

张宁

(贵州财经大学信息学院,贵阳550025)

“大作业”驱动下的互动式教学改革探究
——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为例

张宁

(贵州财经大学信息学院,贵阳550025)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在传统的以“教”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缺乏创新,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使得课程预期的教学目标很难达到。本文探索将知识消化、技能培养和综合应用高度结合的“大作业”驱动的互动教学模式,提出其内涵和具体的实施方案,有利于构建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自主精神。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大作业;互动教学;创新

1 “大作业”驱动的内涵

“大作业”驱动的互动教学模式,将知识消化、技能培养和综合应用高度结合,在持续推进中,增强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表现能力,锻炼学生的团队组织和合作能力,类似于早期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活动,20世纪70~8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引入项目教学的理念后,起初主要运用于基础教育领域,后渐渐被应用于高校的专业教学中[1]。两者其目的都是为了改变传统教学的满堂灌的模式,积极探索以“大作业”为驱动的学生主体教学模式,有利于加深知识认知,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考核模式。

以“大作业”驱动的互动教学模式实质上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围绕着大作业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教”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大作业为中心,师生共同完成课程的教与学。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师生互动性较强,不仅有利于提高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2]。

2 设置方案

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中,实施以大作业驱动的互动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按照不同的教学阶段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安排。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适合学生专业背景的教学案例进行演示,以启发学生对信息系统及系统开发的认识,并根据学生专业背景和教师自己的水平,与学生共同商拟大作业题目。为了达到较好的实施效果,教师可参照以下实施方案。

2.1 灵活全面地设计“大作业”方案

由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围绕着信息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首先要系统地介绍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然后重点介绍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测试、试运行及运行管理等各项开发阶段的工作原则、步骤和方法;最后结合现实开发需求介绍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逐渐认识软件工作的范围不只是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而是扩展到了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因此,教师在设计“大作业”方案的时候就应该意识到软件工作的标准化和前后一致性,注意要将“大作业”切合地分为若干阶段的“小作业”。

2.2 “大作业”题目的选定

大作业选定的题目大量可来自学生周围学习生活的信息系统,这样学生也能较为容易地参与到需求分析的过程中来,如“教务选课系统”“图书馆借阅系统”“食堂饭卡系统”等,当然也要设计一些符合当前社会应用的系统。题目的选定过程首先由教师控制题目难度,拟定部分题目给学生,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兴趣从给定的题目中选题或者增加自拟题目,将结果反馈给教师,最后教师将根据学生反馈情况,重新修订题目目录并给出各个题目的实施建议,再由学生进行修正选题。如此反复,直到教师和学生对选题达成共识。

2.3 “大作业”的实施

大作业的题目内容确定之后,然后可以将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每组人数不宜过多,4~5人较为合适,每组的同学完成选题之后,教师应当对整体项目进行划分,即将“大作业”划分成操作性更强的“小作业”,如可以根据软件产品开发的生命周期,将项目分为具体的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4个阶段,项目内的学生分工由学生自行确定,接下来教师就可以依据教学进度有计划地组织教学实践了。

由于软件工程标准是应对软件生存周期中所有各个阶段的工作(包括技术性和管理性工作)做出合理、统一的规定,包括对软件工程的对象、特性、配置、状态、动作、过程、方法、责任、义务、权限等都做出具体的规定。因此,教师应当在大作业之前就将定义好的各阶段的标准化文档分发给学生,同时介绍诸如Rational Rose、PowerDesign等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标准化工具,最好还能引导学生使用Project等工具做好项目管理。

在大作业完成之后,最后一个阶段是总结提升,这是整堂课程的升华,也是互动式教学检验成功的先决条件。一般建议可以通过模拟答辩的方式来进行,具体可以在学期结束前的两周内进行,由每组的学生代表来陈述项目(即“大作业”)的完成情况,同时由老师根据陈述和软件产品分析设计的成果进行初次评分,然后老师或全班同学,可以根据其完成的项目内容,针对特殊知识点,巧妙设置问题,进行提问,根据回答情况进行二次评分。注意教师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回答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与理论升华,激活蕴涵在教学中的全部知识点,领悟教学中的深刻蕴涵,把学生引入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才是互动式教学的意义所在。教师充分发动和依靠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施影响

“大作业”驱动的实践充分展现了教师和学生主体亲密合作、协调互动,构建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良好教学效果。在上述的方案中,该教学手段不仅能充分地展示学生个性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因材施教,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在项目过程中学会相互合作和项目管控[3]。

[1]金永涛,邹澎涛,魏艳娜,等.基于项目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2):30-32.

[2]郭卫东,刘军.以大作业驱动的双主体教学模式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的实施探讨[J].企业导报,2009(9):182-185.

[3]张均兵.双主体互动式教学过程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5(12):77-79.

10.3969/j.issn.1673-0194.2015.03.124

TP315-4;G712

A

1673-0194(2015)03-0222-02

2014-12-22

贵州财经大学信息学院教改课题。

猜你喜欢

互动式信息系统驱动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