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家报:万般家事一纸陈
2015-03-16汉文
汉文
世间报刊缤纷,谁见家报姓闵?
风雨沧桑半世纪,万般家事一纸陈。
——《家报赋》闵凡路
一首《家报赋》,让来自吉林通化的闵姓《家报》为世人所知,这份只发行四五十份的家庭报纸,从创刊至今已走过50多个年头,因出自新华社原副总编辑闵凡路的家族,又别有一番文化意蕴。
近日,记者走进闵凡路先生位于北京马连道家中的书房,在淡淡的书香里,听这位中国新闻界泰斗级人物讲一份家报串起的浓浓亲情。
创立家报
闵凡路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一步都没离开过新华社。
他参与创办的《半月谈》杂志,以724万份的发行量居亚洲之冠;他创办的《新华每日电讯》,现今已是国内举足轻重的百万大报;他创办的新华网络电视(CNC),影响着海内外受众;他退休后创办的《中华辞赋》,成了“国运盛,辞赋兴”的最好注解。
但是,让这位新闻人念念不忘的,至今仍每期提笔撰稿、组稿、约稿的,却是他创办了50多年、只有近百名读者的《家报》。
“我祖籍山东,老家在吉林通化。”闵凡路说起创办家报时的背景,充满了深情。
在家排行老二的闵凡路,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有3个弟弟4个妹妹。由于父亲读过私塾,母亲也上过夜校,家教甚好,9兄妹有7人接受过大学教育,一个个走出了家门,求学的求学、工作的工作。
50年代末,对聚少离多的兄弟姐妹们来说,一封家书犹如万金。从全国各地发往通化的家信,必须有个回复,离家最近的老三闵凡林就担当起给哥哥、姐姐、妹妹们回信的义务。
“回一封两封还不觉得太麻烦,但我们有9兄妹,一件事他就要说上8遍,就有点应接不暇了。”闵凡路说,“我就和三弟说,咱们统一弄个通信集,你来的信放在上面,他能知道;他的情况也搁上面,你也能了解。”
兄弟俩一拍即合,闵凡林找来钢板和蜡纸,把家里的消息一一刻在上面,印出来再给分别邮寄出去,既节省笔墨,又新鲜有趣。当时闵凡林把“闵”姓拆开,取名“门文月报”,他自然就是第一任主编。
这就是闵家最初的家庭报。
闵家兄妹有的在北京,有的在沈阳,有的在吉林长春、四平、柳河,一份小报带去母亲的牵挂,也报来兄弟姐妹们的平安。
1958年,大哥闵凡君在辽宁大学进修,收发室的工作人员看到了这封来自“门文月报社”的信件心生疑窦。闵凡君因此接受了组织谈话,这封家信成为他的政治疑点。
没办法,《门文月报》只办了一期就停刊了,但“门文月报事件”直到1979年才算平息,谈话材料从闵凡君的档案中撤出,他才得以入党。
闵凡路说,“虽然闵家报至今创办了57年,但真正恢复已是80年代后期的事了。那时,我们闵家分布在全国11个省市,像我祖籍山东那边也有堂兄,他家就有6个孩子,我哥哥也是5个孩子,所以这样一个家庭,加在一起有60多人,都想通过这份家报知道对方的消息。”
《家报》
见证难忘岁月
闵家报一复刊,大家争着写稿,你写回忆录,他到外面观光旅游;小字辈结婚发个喜帖,老人去世发个讣告。一份家庭通讯,把大家又凝聚在一起。
闵凡路如是说,“《家报》一开始在通化办,后来三弟搬到天津,它也跟着到了天津。现在三弟75岁了,年龄大了,就让闵家第二代接过去,由我二女儿做主编了。”
《家报》每期8个版,一版家庭短新闻,二版口述家史,三版家乡通讯,四版大北京生活圈,其他版面是老照片、行走天下、诗书画副刊等,大报有的内容,闵家报一应俱全。
尽管是闻名世界的大总编,闵凡路却要为这份家报亲自约稿。因为一段时间,大家忙着自己的事,忽略了对家报的关注,经历了稿荒,气得当时的主编闵凡林编了一段顺口溜登出来:“你盼报,我盼稿,月月你能盼到我的报,我却盼不到你的稿,没有稿,怎办报?”
闵凡路不得不发话:“为使家报有丰富稿源,请全家老老少少都写一点,长短不拘,内容不限,几句话的新闻动态也行。”
闵家报重头文章以口述家史为主。倪萍一本《姥姥语录》,让闵凡林有感而发,写下情真意切的《回忆姥姥》一文。
“那年,姥姥不慎摔伤了腿,行动不便,我去看姥姥,给了姥姥5元钱,姥姥乐了,把钱掖在褥子底下,我特高兴。没想到临走时,姥姥又把钱塞我兜里,并小声说:‘给你妈。我不干,姥姥又说:‘算我给的。当时我的心挺难受,走出房门在小院里回头看,姥姥正坐在低矮的玻璃窗前和我招手,一直目送我出了院门。”
闵凡林接着写道:“我们的姥姥没有倪萍姥姥那样幸运。姥姥在世的时候,我们家还很困难,几个大的哥哥姐姐虽然工作了,但挣的钱并不多,又都在外地。姥姥基本上没有花过我们的钱,也没有得到过好好的照料。直到离世,姥姥都在帮我们渡难关。倪萍的《姥姥语录》中有句话:‘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姥姥就是一个一直帮助我们的人。”
闵捷在接手后的“主编寄语”中说,“岁月流逝,让人无法忘怀、永不磨灭的那些实实在在的情与义。我很感动,虽然我没有印象见过太姥,但我也听过一些她的故事。再小一点的小字辈可能了解得更少,真的很有必要把这些往事写出来,很有价值。我们要学会感恩。”
闵凡路的父亲1954年年底病逝,撇下妻子和9个儿女。为了生计,闵凡路大妹辍学,三弟退学,四妹不再升学,都去找工作帮助家里。妈妈更是到托儿所当保姆、去街头卖冰棍,以维持一家生计。
让闵家人的生活渐渐走出困境的,是社会的发展,也是这种相扶相携的亲情支撑。
闵凡林在《家报》上写道,“妈妈和大哥、大姐带领我们与苦难抗衡,与命运抗争。这期间,我们一家老小同心全力保住二哥凡路读完大学,毕业分到北京新华通讯社;大姐凡秀以笔试和面试第一名的成绩被矿务局录为国企干部;大哥闵凡君工作优秀被调进县政府,后任计委主任;少玲做了二中的语文教师;我一家迁至天津,我也担任了教育学院图书馆馆长;凡芬、凡英、凡新、凡德都在各自岗位上有所收获。”
小家庭与大时代同步伐
如今,闵家兄弟姐妹陆续离开了工作岗位,他们之中有气象局局长、新华社高级记者、军事院校教授,有总医院科主任、国企管理者、国家电视台制片人和编导,也有地方电视台主持人、影视界新兵、领导者助手、经商老板等。虽说与各自的努力分不开,但谁能说不是因为一份薄薄的《家报》上传递的浓浓关爱,切身的励志典范,给他们提供一种源源不绝的动力,才串起这一个个成功。
随着第二代的接手,如今,闵家的第三代也开始一边听父母讲爷爷奶奶的故事,一边在《家报》上发表文章了。闵捷在第81期《家报》的“主编寄语”里写道:生命中有许多“曾经”是不可复制的,它们藏在记忆的深处……记录下生命中拥有的“曾经”,让同龄人和我们的后辈,分享我们拥有的快乐与忧伤,经验和教训……
闵凡路女儿闵捷女承父业,也在新华社工作。早先还在美国学习时,每次与父亲通话,她唯一不忘的要求就是提醒父亲,把新一期的《家报》邮寄过去。她感叹,“《家报》对一代代人的影响可能是隐性的,但是,当你在感到周遭的冰冷和孤单,需要帮助的时候,亲情带给你的温暖是那么的真实。它会让你觉得,无论身在何处,家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
现在,闵捷即将去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她不担心自己主编的《家报》的出版问题。首先有父亲这个强大后盾在家里镇守着,组稿、排版、印刷,随时听候她调遣。其次,年轻人的加盟,新媒体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家报》早已经有了网络版,让家人可以先睹为快。
采访时,闵凡路给记者看他手机上“闵家报吧”与闵家的微信群。家族内很多闻名却未谋面的年轻人,在“报吧”上结识。“报吧”在《家报》之外给小字辈们争得更多话语权。
与时俱进,《家报》开设了“海外掠影”栏目,因为闵家人已经开始去世界各地打拼,美国、澳大利亚都有《家报》的读者,乡音、亲情,是他们最好的后援与支持。
另外,与过去相比,闵家的整体生活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走出家门,走出国门,旅游远足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闵凡路笑着说,“《家报》现在每年出三期,我管印刷,目前每期印200份,1000多块钱,费用由家庭成员自愿捐献,你100元,他200元,作为家报基金,我夫人管总账,随时向大家公布。过去报纸是黑白印刷,照片有时印得黑乎乎的,不利于保存,于是改成了彩印,用好点的纸,照片印得特别清楚漂亮。婚丧嫁娶、家史留存,每家都多要几份报纸,有纪念意义。”
一份家报,一个和谐大家庭的缩影,一个社会稳定的最好反映。
(编辑·麻雯)
mawen2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