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本位“读前写”教学范式的价值与实施建议
2015-03-16曾扬明
曾扬明
“读前写”与
“读后写”有区别
什么是“读前写”?就是面对一篇选文或群文,学生还未经过阅读指导,老师依据文体特点、单元训练内容等,策划有关用笔表达的言语活动,让学生依写的需求先行阅读,再依自己的理解完成话题表达任务。这是一种写中求读,写后导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范式,与过去 “读后写”相比 ,教学价值更具优势,我们从学理上加以分析:
一是儿童阅读后观念的形成过程不同。任何阅读材料给学生阅读后都会形成一种观念,就相当于对选文中人物、事件的认识或理解。“读前写”,老师只设计话题,至于选文里的人物或事件,让学生用阅读材料去表达自己的理解,是学生自主研读中形成的。而“读后写”,则是老师传授作者表达的情感及表达范式,让学生边读边写,读后学写的一种教学范式,其观念是在老师指导下形成的,有先入为主之嫌。
二是学生动笔的价值取向不同。我们平常的读写结合,大多是读后学写或边读边学,学生动笔的取向很明显,即为了学习作者表达范式或训练表达能力。学什么,写什么,机械式且碎片式训练,同时暗含急功近利的思想。而“读前写”,主要是让学生用写的方式来阅读选文,同时理解课文,要想写好,读好是条件,写作不追求完美,只是用文字的方式来呈现阅读成果。“读后写”是为了模仿作者的表达范式,而“读前写”是用自主表达的方式来理解课文。
三是形成的阅读成果不同。“读前写”,老师提供表达话题有多个项目,学生可自由选择,符合儿童的个性,儿童自主阅读的成果具有完整性、情节性,远比“读后写”那种碎片式的练习效果好;“读后写”,往往根据文本的表达范式去仿写,有断章取义之嫌,容易肢解课文,与儿童的生活背景脱离,也缺乏创造力。
“读前写”
教学范式的操作思路
如何有效实施“读前写”的教学范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桃花心木》作为讨论样本,试予说明。
第一步:策划专业的言语实践项目,作为学生课前阅读任务。所谓专业的言语实践项目,即学生用一种言语活动(项目)来阅读课文并呈现阅读成果,凸现语文学科的专业性。过去,我们往往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找答案,相当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指向往往是选文内容上的问题。这样“找答案”的教学取向,没有体现语文学科的专业性,相当于历史课和品德课。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林清玄的《桃花心木》课后的问题是这样的:说说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课后的思考练习往往是老师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平常教学,我们的操作策略是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在文中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批注在书上。这样的教学,我们称之为“答案教学”,缺乏学生自己的阅读见地。“读前写”有利于改进这种状态,笔者教学这课时,依据这些问题和单元训练重点,设计了以下几个话题,让学生创造性地读和用笔创造性地写:
创造性朗读,把课文中“奇怪”的内容换成作者的心理描写来朗读,把种树人的语言换成对话来朗读。进行角色体验。
【设计的学理:变换表达的方式来朗读,感受作者疑惑时的心理和解惑时与种树人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和表达暗含的道理。】
请你以“奇怪”与“不奇怪”为话题,依据课文内容,从“我”对种树人怀疑的心理,到“我”和种树人的对话,解开心中的疑惑。写作时,注意人物的心理与对话描写。
【设计的学理:学会用自己的理解方式来读懂作者的“奇怪”,既理解文本,又增强了表达力。】
以“桃花心木成长的启示”为话题,以课文中“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句话为观点,列举生活中自己或别人的故事,写下来,要能说明这句话的道理。
【设计的学理:学会用事实来说话,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思考力与表达力,两者相得益彰。】
第二步:对学生“读前写”作品赏读的处理。学生“读前写”的作品如何处理呢?这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把儿童的作品也作为“教材”,让学生把“读前写”的作品带入课堂,与教的选文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教学文本。以《桃花心木》 (配上拓展阅读材料)为例,具体操作范式如下:
读课文,理清表达条理:从作者的困惑到种树人的解惑,再到作者明理。
读“奇怪”,写心理。(这个环节,依据学生的作品,与课文进行对比读,学会以心理描写的方式来表达,同时感受作者的白描写法。)
读“不确定”,举例子。(这个环节,围绕课文中的“不确定”,展示学生写的故事,回环读课文中“不确定”的句子,体会句子的含义。)
这个环节的处理,首先得读懂课文,然后展示学生“读前写”的作品。依据学生表达的话题,对应选文中的内容,对比读,感受作者的表达范式,明白作者所叙的道理。最后,依据选文内容,反思评价自己的文字。这个过程,是一个反思过程,学生的作品有可能不成熟,我们不责怪,反而可依学情在写得较为薄弱的内容上引导阅读课文的相关内容。
第三步,化显性的活动为隐性的知识。语文学科,也要教知识,这知识不是“以事明理”“借物喻人”的概念,而是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形成的自己的能力知识(经验)。“读前写”这一活动中,活动是显性的,“知识是隐性的,让学生换角色去朗读课文,就是让学生懂得从不同角度,语言呈现的方式不会一样,表达的方式也不同。以“‘奇怪与‘不奇怪”和“桃花心木成长的启示”为话题写作,是让学生学习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懂得用举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即借事喻人。学生完成活动后,告知学生,你们做了什么事,比如说心理描写与对话描写有机结合,呈现故事的情节的变化;用事来说理,这叫作借事喻理。这样的知识是学生实践中体会到的,而不是老师说教的。知识的呈现,不概念化,让学生用自己的作品来说话,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表达中的经验,并记录在本子上,作为对阅读成果的自我评价。一学年下来,课课有得,装订成一本学生的“著作”,作为学年阅读成果。
“读前写”
教学范式的课程价值
1.策划言语实践项目,培育学生思考力、表达力、阅读力三位一体的综合能力。我们尊重学生的阅读思考,在课前任务驱动,让学生在表达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形成表达。三者有机结合,呈现学生的阅读成果,再对比读原文,以原文的理解观照自己的文字。此时的阅读是学生在阅读,而不是教师的“替读”;思考是学生在思考,而不是教师的“代思”,表达是学生在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代圣贤”立言。学生在“读字当头”、“问字当先”、“读思并重”、“自读自悟”的学习过程中,构建起了问题意识、研究意识、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
2.课堂上做中学,有利于改变学生阅读习惯。“读前写”,其中一个重要的学理依据是——做中学,这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教育理念。我们说,要让学生“懂”,可直接把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课文包含的语文知识解释给学生听。而“会”,必须让学生亲历一次,或懂后能把懂的内容转化为实践,“读前写”即如此。比如,“借事喻理”一概念的理解,学生学习的目的主要不在“懂”概念的本身,而是要懂得怎么“借事喻理”,培养学生运用的能力。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不是“懂”,而是在“会”上。比如,有人拿 “馒头”这个词的教学举例。如果跟学生这样解释:什么是馒头?馒头是用面粉做的(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别的东西来做),圆形的(在南方也可能是方形的),主要是早上吃的(中午吃吃也无妨)这么一种食物。这样教肯定不行,学生还是不能表达“馒头”的意思。最好的办法是什么?给学生一个馒头吃,吃完了学生就知道这就是馒头,于是学生今后就不会用错这个词语了。当然语文教学没有这么简单。但这里面蕴含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道理:要让学生会用,必须让学生对某一知识有体验过程。
3. 重新认识“知”与“识”。我们经常讲“知识”并习惯于把它看作是一个整体来处理,即已知的概念。实际上“知识”的词性固然有名词性的一面,但也有动词性的一面。那就是“知(了解)”和“识(认识)”,而“知”与“识”之间也是存在着层次差别的。“知”的对象大多是客观存在的文本和现象,“识”更多是在前者基础上进行的主观活动,即“表达”。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只重视具有可知性的内容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认识”方面的训练。古人提倡“学思结合”其实就是体现了从“知”到“识”的过程,那就是要进行主观的意识活动——思考。但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学思”的前提要求时会发现这种做法的前提是一种自觉的个人行为。这样一来“学思结合”并不完全符合我们现在的“授课要求”,所以对“识”也好、“思”也好,我们还需要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