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

2015-03-16陈招梅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5年3期
关键词:新课程评价老师

陈招梅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全面推进,广大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有了明显的转变。新的课程体系给教师留出了充分的驾驭教材的空间和余地,而新课标的目的也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他们受到更好的教育,因此教师、学生在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观念、行为、角色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多年来,笔者作为一个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切实感受到了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和“学”的根本性改变。

“老师,我以前上课从不敢举手发言,因为我害怕同学笑我口吃,自从您教我们班的语文以来,我觉得自己变了,变得更大胆了,变得更爱说话了。老师,是您改变了我,我衷心谢谢您!我会继续努力的,绝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听着这些发自肺腑的话语,我的心里漾起了阵阵暖意,眼眶也不禁湿润了。此时,我仿佛又听到孩子们在课堂上不时“蹦”出的精彩的发言,仿佛又看到了孩子们那可爱的动作、欣喜的眼神。这让我感受到无限的快乐和满足:“我要是也像他们那么大,也能沐浴课改的春风,该有多幸福呀!”

新课程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为我们指引了教育教学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课程改革给我校及我的教学生活带来的切实的变化。

一、教师变了

1.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大的变化。过去,教师把转变教育观念当作时髦语言,说在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始终把应付考试、提高分数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一切围着分数转,把考高分的学生当作人才,把考低分的学生视为差生;考高分的学生老师喜欢家长爱,考低分的学生老师训斥家长骂。所教班级考得好,教师扬眉吐气声望高,所教班级考得差,教师低声下气矮三分……新课程培训,使广大教师思想得到解放,观念得到更新,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凡是能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最终都能成才;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正确的认识,不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不以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相信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不断发展;相信差生能够转变,相信自己的学生一定能够成才;相信把德育放在首位,其他各育才能协调发展,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当然,观念更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2.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大的变化。“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能创造性使用教材并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不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圣人,而是善于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真诚合作者。课堂上我不再是只会说教的施教者,而是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在我的课堂上出现了“凡是学生能读的就让学生读、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凡是学生能想的让学生想、凡是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做”的局面。我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读书时间、讨论时间。我在保持自己的教育责任的同时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进步,与学生平等对话。在课堂上我会对孩子们说:“你的知识面真广,老师佩服你”“瞧,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连老师都没想到”“听你们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老师感谢你们!”在学生的练习本上我常留下这样的话语:“读你的作文,就像迎面吹来一股清新的风,真舒服。”“你真是个细心而诚实的人,谢谢你给老师的提醒。”“你真棒!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感到非常高兴!”学生们真正体验到了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友善、宽容、鼓励,他们和老师一道走出了学习的“困境”、心灵的“困境”,获得了更多的快乐。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喜人的变化,我成了孩子们真正的良师益友。

在教学的同时,我积极开展研究,促使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课后,我坚持写教学反思和教育随笔。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同行一起讨论,以求在下次教学中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许多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了,这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课堂变了

1.课堂教学的方式变了。传统教学强调严密的教学组织形式,课桌怎么摆,学生怎样坐都有严格的要求,教学多以老师包讲、学生包听;老师包问、学生包答;老师包写黑板、学生包抄笔记的形式开展教学。老师整天围着学生转,学生整天围着老师跑,其结果,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新课程实验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积极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学习活动当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走进我校的每一个教室,可以看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老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他们能够围绕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并积极发言,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这种变化是教学改革的一次跨越,它使课堂由单向交流变为了多向交流;使呆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使一部分胆小孤僻的学生变得活泼大方;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把老师当作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和奉献者。老师在教学中具有绝对权威,学生都习惯于把老师的话当作真理,不敢质疑,对老师的命令更是不敢违抗。师生关系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之上,老师扮演着真理的化身、圣人和警察的角色,学生被训练成为缺少个性的“羔羊”。这样的关系长期得不到改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成长。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展开,教师的角色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自从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老师逐步变成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促进者和研究者。老师和学生关系和谐、互动默契、平等交流、相互激励。老师循循善诱,学生积极思维;老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老师精讲,学生多练;满耳听到的是老师充满爱心、富于启发的语言,满目看到的是师生互动探究知识的热烈场面。这些变化形成了教师善教、学生乐学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endprint

2.课堂学习的方式变了。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终身学习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终身学习要求每个人必须学会学习,将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而要学会学习,只有在自主学习的实践中才能学会。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著名教育家巴士卡里雅在《爱的生活》中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我会留给学生充分自主选择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必要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和认识工具,及时有效地给不同的学生有效的帮助。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善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方式,是一种高层次的自主学习。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形成一定语文能力的最广阔的空间。我非常重视开发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走向社会、面向社会,进行探究的学习环境。如我在教学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的《谈语言》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用语不规范的现象,我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多留意电视、广告、商标等中出现的用语不规范的例句。然后向同学展示并交流,从而使学生明白用语规范的重要性。当学生有了新的体验时就大力宣扬,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产生新的探究欲望。

新课程倡导的是“合作”这一学习方式。为此,我加强了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探讨,以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小组的合作学习,若没有组织,会使课堂变得嘈杂、散漫。因此,我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我先教会他们要帮助同学组成学习小组。教他们如何组织同伴学习,如怎样组织同学发言,怎样组织同学评议等。课堂上讨论的问题的提出方式也多样,有时由老师提出来,有时由学生自己提问,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探究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如我在执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在理清了文章的故事情节、分析了人物形象后,我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因此我提出了下面这个问题:“你认为鲁达做得好吗?在今天法治社会能随便出手打人吗?”学生思考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说:“我认为鲁达过于粗鲁,不应三拳打死镇关西,而应给他留条后路。”有的学生说:“当他为救出金家父女打死郑屠时,我们无不为他疾恶如仇、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的行为叫好。因为封建社会的‘法不会维护普通老百姓的利益,是为官府、恶霸等统治阶级人物服务的,是‘法和‘正义之间的背谬,促使许多英雄走上了反抗官府、除暴安良、伸张正义的斗争之路。而现在我国正提倡‘以德治国‘以法治国。现代社会的‘法,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任何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约束,随便出手打人的现象更不能允许发生。”大部分同学同意这一说法。但刚和这位同学的意见有歧义的同学马上提出疑问:“如果我们看见有人遭遇暴打时,我们是不是也视而不见,做一位谦谦君子呢?”此时,我趁机提出第二个问题:“怎样才能做到路风不平、拔刀相助,又做到自己不违法呢?”学生们马上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讨论,他们提出了许多的好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们既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残酷,也知道了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有同情心,要有正义感,要见义勇为,但同坏人作斗争也要讲究策略。不知不觉中,我也利用课堂教学为同学们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

渐渐地,我发现:以前不爱说话的学生现在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了;以前不爱举手发言的学生现在也能大胆举起他们的手了;以前上课“无所事事”的学生现在也能专心致志听讲了;以前的“闷课”再也没有出现。课堂上经常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们个个充满了生命活力,课堂真正地“活”起来了。

三、学生变了

“学习必须是主动性的”,这已经成为国际上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结果知识”,而不注重“过程知识”,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状态,只做题不看书、只死读不反思、只接收不质疑。即便教师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机会,往往也只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特别是现在各种学辅资料泛滥,很多学生一味地信奉各种学辅资料,而缺乏自主思考。还有些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不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有的甚至到了教师不发导学稿就不知干什么的地步,凡此种种极大地妨碍了学生自身学习潜能的发挥。

新课程的学习理念,倡导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呼唤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有效改进自身的学习方式,做学习的主人。新课程的召唤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有了更多的反省,也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而改变了一些教学方式。课内课外我都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的指导,同时也要求学生经常反思自身的学习行为,希望他们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努力找到或是创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注重在平时的听、说、读、写、想、考等各个环节中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常设计一些具体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勤思、善辩的好习惯,从而学会质疑、学会反思、学会理性思考。

渐渐地,我发现学生不再一味地依赖学辅资料了,课堂上也不再人云亦云了。学生渐渐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神采飞扬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完全没有以前那种缄默不语、麻木迟钝的让人失望的表现。感受着学生的点滴进步,我倍感欣慰。我坚信课程改革终将使学生的学习发生真正的革命,必将给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四、评价方式变了

传统的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看重的是终结性评价,而且主要是以考试成绩论英雄,以分数定成败。考试考得好,就可以一好遮百丑,老师可以评奖晋级,学生可以接受优质教育,导致学校和老师眼里只有好生,差生得到的是冷落和边缘化。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变简单评价为综合评价,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评价的主体,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互动化,使评价结果达到最大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学的改进。在我们学校,可以看到老师为学生精心制作的成长袋中的各种评价资料,可以听到学生自评或互评以后全班同学发出的鼓励赞扬之声,使人感到新课程改革在评价改革方面已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评价已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助推器,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推动力。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深切地感受到新课程、新教材带来的语文教学的活力。我将继续乘着课改这股强劲的东风,继续努力探索……

(作者单位:江西芦溪县保育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评价老师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六·一放假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