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明代福船的历史渊源

2015-03-16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15年3期
关键词:隔舱海船水密

导语:

在中国科技馆一层“华夏之光”展厅有一件叫“明代福船构造”的展项。你未必听过“福船”,但你一定知道郑和七下西洋,乘风破浪,往来于汹涌深邃的远洋;也一定知道抗倭名将戚继光,历时十余年,扫清东南沿海的猖獗倭患;还有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渡海东征,驱除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他们的船队和水师的主要船型正是福船!

福船,因在福建沿海建造而得其名,它的历史源流说来话长。

福船为什么“诞生”于福建?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物产丰富,气候温暖,盛产的杉、松、樟木等耐海水木料,利于造船和航运。另一方面,福建邻近南北急流的黑水洋,自古常有突发性狂风恶浪,这也使闽越先民具备丰富的航海经验,早在先秦时期,那里的古人便制成了首尾尖高的独木舟。

福船与“海上丝绸之路”有何关系?

三国时代,吴国在福建沿海设有专门的造船工场,作为孙吴政权的重要水军基地;在西晋初期,福建能建造有8个水密隔舱的海船;到了唐代,福建海船在坚固性、稳定性、适航性和水密隔舱的安全设施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宋代在福建设造船指挥所,造船场遍布沿海各地;元代时,福建造的大船载重量则更胜一筹。

可以说,宋、元时期福建造船业已是全国首屈一指,宋朝的使船多为福船或仿照福船建造。此时,福建的泉州甚至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港之一,与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关系,形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是目前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总之,有了上述的历史源流,才造就了明代福船的辉煌。而明代福船即使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条件下也能“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这成就了明代郑和、戚继光、郑成功等人的多次壮举,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航海史写下了璀璨的一页。

猜你喜欢

隔舱海船水密
刘细秀:福船守艺人的热爱与坚守
沉管临时端封门结构水密施工技术
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止水带水密试验研究
深海压力环境对水密连接器信号和电能传输的影响
Snow
防火风闸与水密风闸设计要求
21 000 TEU集装箱船典型横隔舱吊装方案优化
海洋星探组 先进的中国古代海船
大倾角裸岩高低异形刃脚钢围堰安装技术
中国古代著名的海船船型
——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