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原因驱动DCI建设
——对话中国电信云公司副总经理徐守峰
2015-03-16黄海峰
本刊记者 | 黄海峰
两大原因驱动DCI建设
——对话中国电信云公司副总经理徐守峰
本刊记者 | 黄海峰
中国电信正在构建的数据中心互联网络(DCI),是进一步提升中国电信宽带、4G/3G用户体验,面向云计算发展的需要、提高承载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徐守峰简介:
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分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拥有超过20年的丰富电信行业管理经验。
近日有重磅消息称,中国电信今年将在ChinaNet、CN2两张全国骨干网的基础之上,打造数据中心互联网络(暂命名为DCI),主要用于数据中心之间的节点互联,助力电信打造面向未来的云服务提供商。
该消息一出就引起业界高度关注。中国电信为何在大力建设4G网络、资金紧张情况下建这张网?如何建设这张网?会给云计算产业带来哪些影响?就业界这些疑惑,《通信世界》记者独家专访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分公司副总经理徐守峰,这也是中国电信首次详细解读数据中心互联网络的来龙去脉。
用户需求驱动DCI建设
《通信世界》可否介绍一下目前中国电信数据中心互联的驱动力在哪里?这样的联接针对的是当前客户什么样的需求?
徐守峰:中国电信的IP网络包括骨干网和城域网,骨干网分为ChinaNet和CN2两个并行的、各自拥有独立公有AS号的网络。
涉及到城域网和IDC,可从用户上网过程说起。互联网的内容主要托管在IDC机房内,IDC上连城域网或直连骨干网,用户通过城域网接入,要实现良好的上网体验,网络的稳定性和网络时延等问题特别关键。
中国电信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打造优秀的端到端体验,但却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的布局与用户的实际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大量的数据通过公众互联网传递,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和波峰现象,网络时延、网络抖动及互联互通等方面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另一方面,随着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互联网公司和政府企业客户对IDC托管的需求和服务要求发生了显著变化,比如灾备、两地三中心、负载分担、热备双活、业务可迁移等,这对于IDC承载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中国电信计划打造数据中心互联组网,满足互联网不断发展的需求,以及用户/企业对IDC相关网络及服务要求不断提升的要求。
互联组网主要的演进思路是架构向小网格化、扁平化、去中心化演进,通过把全国范围内主要的数据中心通过专线方式连在一起,可以把相关用户流量在不同数据中心间调配和优化。
另外,在受网络攻击时,数据中心互联大大提升托管网站和承载应用的可承受能力,网络安全性大大增强,这几方面均极大地提升了ChinaNet和CN2两大骨干网络的业务服务质量,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以预测,DCI建成后一方面可以为中国电信的宽带、4G/3G用户提供更好的访问体验,另一方面可以为互联网公司、政府企业客户的云提供更好的承载服务。简单总结,DCI是进一步提升中国电信宽带、4G/3G用户体验,面向云计算发展的需要、提高承载服务能力的一项举措。
DCI更大挑战在运营保障
《通信世界》要实现数据中心节点互联,中国电信可能会面临技术、管理等层面跨域集约问题,该如何解决?目前的进展如何?
徐守峰:一方面是组网技术问题,传统的网络布局、网络设备及其架构是紧耦合的关系,在业务逻辑上属封闭式控制,而对于数据中心互联,中国电信要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融合的网络平台。
近年来随着SDN技术的发展、控制和转发分离,以及开放API和软件定义等技术的突破,使得网络平台及其开放型控制调度能力不断增强,这为中国电信打造精品数据中心互联网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组网方案的规划落实过程中,中国电信组织全集团最优秀的技术、运营人才团队,制定了专业的实现方案,通过自研开发,整合并提升不同厂商的技术、平台和能力,进而实现网络的开放连接、智能调度、平滑演进和网间融合。
另一方面,更大的挑战是网络建成后的运营体系、网管系统与服务保障。中国电信长期以来的人才和技术储备成为了实现此项目标的重要基础,中国电信运营着世界上最大的骨干网、承载着世界上最多的互联网用户,拥有着多年的网络运营管理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拥有着专业化程度最高、人数最多(10万人)的网络运维队伍。
在数据中心组网建设的同时,相关的网管系统、业务网管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多个专业化系统和配套手段均同步对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数据中心互联、8+2+X组网、云化融合等项目的快速落地,中国电信未来将会打造开放融合的精品网络,为政府企业客户、互联网公司、宽带手机网民提供最好的网络配套和融合服务。
今年初步完成“8+2+X”项目
《通信世界》据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电信开始重新筹划打造8+2资源,计划将8个互联区域点上的IDC连接起来。请问中国电信建设DCI具体规划和网络规模?
徐守峰:“8+2+X”是一个云计算能力的布局,8并非指8个数据中心,而是对应全国范围内的8大区域,比如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等,在每个区域内的数据中心之间形成一个VDC,实现区域内基础设施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的统筹调配和协调管理。再加上贵州、内蒙古两个云基地,以及根据客户需求按需布点的“X”,中国电信天翼云可以在企业级市场构建差异化的服务能力。
这样做,一方面便于区域内资源的统筹管理;另一方面,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互联网公司和政企客户无需再花费大量精力关注每个机房的资源情况、是否还有剩余资源来扩容,中国电信通过区域内以及区域间的一体化资源管理和调配,为客户呈现统一的资源视图,提高使用效率,提升客户感知。
目前“8+2+X”项目正在迅速推进,预计今年可初步具备生产能力。
天翼云优势浓缩“3个最懂”
《通信世界》在您看来,相比其他运营商和云服务提供商,中国电信的云服务特点和优势在哪里?
徐守峰:近年来国内云服务市场呈现出群雄混战的局面,大体呈现出三大阵营:互联网公司阵营、IT设备商阵营和中国电信所在的运营商阵营。
相比互联网公司阵营,以中国电信为代表的运营商拥有更强的线下服务经验(to B的服务能力)和属地服务能力,强大的营销队伍(中国电信全网6万客户经理)积累了深厚的政府企业客户关系基础;同时,在产品设计上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交付服务;此外,拥有更强的安全可信背景和安全运营经验。
相比IT设备商,中国电信作为运营商,拥有更多的运营服务能力(而不仅是产品和项目交付能力),不仅可以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可以提供包括机房、网络、托管、代维在内的一揽子服务。
另外,中国电信在运营商中也是绝对意义上的领跑者——首家进入云计算市场,成立专业云计算公司,在业务、产品等各方面都保持领先。背靠运营商底蕴,引入互联网机制,中国电信云计算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总结为3个“最懂”。
首先,最懂网络的云。客户对云的服务体验,产品本身的一些指标(如功能、性能、稳定性)往往大同小异,更关键的体验差异在于网络。用户访问的时延直接影响了客户的感知,甚至影响到用户业务的可靠性与可用性。中国电信关注用户使用云的网络体验,拥有多年基础网络和数据中心运营服务经验,还拥有国内最大的固定网络和宽带客户,这些让中国电信更懂网络;从“4+2”转向“8+2+X”的云资源布局,就是要全力满足用户的网络需求与网络体验。因此,可以说中国电信是最懂网络的云服务商。
其次,最懂云的网络。从2009年开始,中国电信启动天翼云计算计划,到2012年成立专业公司对外提供云服务,天翼云是国内最早的云服务商之一,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对于客户的需求、云自身运营的需要,都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和理解。
中国电信数据中心互联计划,就是针对云客户的需求和云运营的需求精心设计打造。这张高速互联全国热点地区数据中心的网络,是一张最懂云的网络。有了这张最懂云的网,让中国电信的天翼云有了更强信心为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当然,在满足内部需求的基础上,中国电信也面向其他云服务商提供服务,共同打造云生态环境的发展。
最后,最懂客户需求的云服务商。客户当前最大问题,不再是用不用云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用云”的问题。
客户担心安全问题,客户有个性化需要,天翼云的核心定位就是安全可定制化、多种交付模式,比如基于公有云资源池也可以为用户提供物理隔离、私人订制的“专有云”服务。客户既希望私有云的安全,又看好公有云的灵活,天翼混合云让用户不再纠结。
另外,中国电信通过对外合作,一方面汇集全球产业链优势资源,另一方面向客户提供属地服务,让天翼云无处不在、触手可及。因此,可以说中国电信是最懂客户需求的云服务商。
破解选择云服务顾虑
《通信世界》您如何看当前政企等客户的云需求发展趋势?客户选择云服务还存在哪些顾虑(原有资产保护、迁移、扩容、安全等方面)?
徐守峰:在趋势方面,一是客户不再考虑能不能用云,而是考虑如何用云,用什么云,如何更好地用云;二是政企客户用云的方式,从原有的自建私有云,已经开始过渡到使用托管私有云、专有云或者混合云。
目前用户选择云服务顾虑有多个:原有IT资产保护,包括原有的硬件、软件投资和已开发的系统;原有应用和用户的迁移,如何不影响业务正常生产运营和用户原有使用习惯前提下使用云服务;兼容性与可定制性,满足客户的多样化系统现状和人员现状,而不是要求客户做出改变,改变部署环境、开发工具、应用配置,甚至对硬件设备都有要求;避免技术锁定,可进可出;未来弹性扩容的空间,IT基础设施、网络资源不限量保障;可靠的产品,可信的服务商,体系化的安全运营手段。
2015年业务发展将多管齐下
《通信世界》为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2015年,中国电信除了开展上述数据中心互联外,还将在市场和技术方面做哪些规划?
徐守峰:2015年,中国电信天翼云重点打造混合云和专有云产品,重新定义混合云服务,致力于打造中国混合云第一品牌。
在存储产品方面,中国电信拥有国内领先的产品与资源能力,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产品性能和运营能力得到了对产品和服务要求非常苛刻的某国际客户的充分认可。
另外,内容分发网络(CDN)依然是今年中国电信发展重点产品,除了提供国内市场流媒体、下载和网页加速外,还通过与全球优质合作伙伴合作,提供跨域网络加速服务,更好地承接国内客户走出去,国外客户接进来,让全球互联网更加通畅。
在公有云方面,中国电信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市场策略,推出天翼云认证计划,推出镜像市场、RDS服务,打造生态体系;同时,中国电信还将陆续发布大数据系列产品及服务。
为了更好地提供产品和服务,中国电信将在SDN、VDC、VPC、安全、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层面继续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储备核心能力。
记者观察
作为“去电信化”的历史支点,云计算助力中国电信吹响从“新三者”到“B2I、IIT”的转型号角。此次构建数据中心互联网,尽管相比两大骨干网规模不大,但却为中国电信4G、宽带等各方面业务构建更好的网络基础,尤其是解决中国电信云服务规模落地道路上的障碍,意义重大。随着数据中心互联、“8+2+X组网”、云化融合等项目的快速落地,以及网络和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逐步解决,中国电信将成为十分“懂”客户需求的云服务提供商。可以预见,基于强大的属地服务能力、深厚的运营经验以及安全可靠的背景,中国电信将在群雄混战的中国“云”市场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