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为产业转型插上新翅膀
2015-03-16邬雪艳
本刊记者 | 邬雪艳
“互联网+”为产业转型插上新翅膀
本刊记者 | 邬雪艳
“互联网+”并不是简单地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媒体等功能,解决传统行业中的现有问题,而是通过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信息生产力,带动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共同提升。
如果评选今年春季最热的词,“互联网+”无疑名列前茅,虽然这个概念不是今年才提出来的,但通过“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引用,中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李克强总理“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更意味着“互联网+”已正式被纳入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创新的重要战略。
与以往常提的“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两化融合”等有所不同,此次的“互联网+”包含着许多更深层次的内容。众所周知,目前全球正迎来第四次产业革命,在这生产力迅速变革的时代,不仅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更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快速更迭,并催生出许多新产业。显然,不管是想要继续保持并扩大经济领先优势的发达国家,还是想要“弯道超车”的发展中国家,都希望能把握这次机会,实现经济的升级和腾飞。
美国“再工业化”,从互联网回归工业
制造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于劳动力成本高企等因素,促成了全球经济的再分工,美国走上了“去工业化”的道路,金融业突飞猛进,而制造业蜂拥外迁。金融衍生品的泛滥和第二产业的空洞化,导致美国实体经济不断萎缩,制造业日趋“空心化”,从而陷入了自大萧条后的最大经济危机,失业率飙升到10%上下。随后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惊醒了美国各界,美国政府开始重振制造业,并制定了“再工业化”战略,希望通过该战略引领美国经济走出困境,利用其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抢占世界高端制造业的战略跳板,营造经济新时代。
2011年6月美国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旨在加快抢占21世纪先进制造业制高点,并在税收、外贸以及投资等政策方面向制造业倾斜。2012年2月进一步推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通过积极政策,鼓励制造企业回归美国本土。该计划包括两条主线:一是调整、提升传统制造业结构及竞争力;二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出发展包括先进生产技术平台、先进制造工艺及设计与数据基础设施等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同年3月,奥巴马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设立45个创新研发中心,包括15个制造业研发中心(包括3D打印、电子电力、可弯曲的芯片、传感器等),以加强高等院校和制造企业之间的产学研有机结合。2014年10月18日,英特尔、思科、ATNT、IBM、通用电器等美国制造业大企业在波士顿宣布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IIC),涵盖了制造、电力、能源、交通、医疗五大行业九个平台,希望实现传感器、网络、计算机、云计算系统、大型企业、车辆和数以百计其它实体的全面整合,以推动整个工业产业链的效率全面提升。
德国“工业4.0”,从工业向互联网延伸
与美国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全球领先优势不同,德国的制造业无论是质量还是技术,均属世界顶尖。正因如此,德国经济才能保持强劲的稳定性,并顺利渡过了近年来的几次世界经济危机。
德国“工业4.0”首次提出是在2013年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之所以命名为“4.0”,是与前三次相对而言。他们认为蒸汽机的发明开创了“工业1.0”;1870年欧洲引进分工劳作的流水线开启了“工业2.0”;1969年开始的利用电力和IT系统升级自动化生产揭开了“工业3.0”。
如今,智能生产,即通过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CPS)的应用,将打通所有生产环节的数据壁垒,让工业生产通过无线网掌控一切,并带领工业生产进入“工业4.0”时代,实现机器与机器对话。目前,德国正计划制定推进“工业4.0”的相关法律,把“工业4.0”从一项产业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工业4.0”之所以在德国迅速得到广泛认同,主要是由于德国长期以来把工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石,但目前信息通信技术给工业带来的革命性影响,让德国对其工业地位深感担忧,出于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和领先意识而制定了该战略。
中国“互联网+”,传统行业和互联网共升华
对中国而言,我们既没有美国互联网核心技术的沉淀,也没有德国在制造业上的精细加工能力优势。由于历史原因,在几次工业革命中,中国都缺失了经济赶超的机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虽然从产量和规模上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整体仍停留在产业链的最低端,整体技术含量偏低,在国际市场上仍缺乏核心竞争力;在互联网核心技术方面,虽然我国已经有一定的积累,但相较欧美国家仍不具优势。这是否就说明中国就要坐失这次借助产业革命快速超车的机会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正是因为我国在互联网技术和工业制造方面的优势都不明显,因此,不管是从互联网向工业延伸,还是从工业向互联网延伸都不合适。我们的优势在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拿来主义”,即利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探讨出新的应用和服务。
正如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原理事长杨培芳所说:信息时代,应该是服务业“拉动”制造业发展,应形成“应用拉动平台,平台拉动基础设施(管道),基础设施拉动信息设备制造”的传递途径,在信息服务业基础上改造和提升农业、工业、能源、建筑、运输等各行各业的竞争力。因此,中国的出路应该是发展更多的IASP(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应用优势反求核心信息技术。使它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全局服务,同时带动传统工业和其它传统产业的发展,这才是最能发挥中国优势的道路。
因此,我们提出的“互联网+”,并不是简单地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媒体等功能解决传统行业中的现有问题,而是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3D打印等技术,打造新型信息生产力;通过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给传统行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带动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共同提升。
德国提出的“工业4.0”过分强调技术,着眼点偏向微观,且是自上而下人为导向的变革,这与当前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精神偏差较大,所以我不认为照搬德国“工业4.0”就适合中国现状。德国“工业4.0”缺乏“开源、开放、共创、共享”的互联网思维,而“开源”正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主旨。互联网的特征是开放、公众参与、共创、普惠、平等、脱媒、平台型整合;是技术、经济、社会相互促进的结果,是市场化的产物,是“自发秩序”,不是人设计的结果。因此,中国制造业升级与其叫中国版的“工业4.0”,不如用“互联网+”的提法更合适。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重庆
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我国制造业需要做好加、减、乘、除。具体而言,加法,就是在原来基础上加入智能化(即智能制造)和网络化(即生产型服务平台)要素;减法,就是淘汰落后产能,并将某些生产环节剥离外包出去,形成生产型服务业;乘法,是指由独占经济升级为分享经济,分享数据平台和精准制造能力,让它以一当十;除法,就是节能降耗,改善投入产出比例,压缩单位产出的投入强度。最终目的是扩张生产型服务业,精化“智造业”,完成社会经济转型。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原理事长 杨培芳
热词辨析Q
目前“互联网+”、“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等概念都非常热门,请问这三者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德勤如何定义“互联网+”?
田圣海(德勤中国):“互联网+”的本质是跨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让互联网和其它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并通过一些效应增加不同行业之间的联系。“德国工业4.0”是在“2.0”、“3.0”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和“3.0”分别强调工业制造和电子制造,“4.0”则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这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互联网+”的表现形式之一。“中国制造2025”强调的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目前中国经济的不同区域和业态发展很不平衡,“2.0”、“3.0”、“4.0”这三种阶段其实都存在,所以国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整体而言,“互联网+”的概念更广,包含了“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含义。
张青(德勤中国):在德国所谓的“4.0”实际就是“互联网+工业制造”的概念,即将“互联网+”贯穿到工业制造的每个流程。以往无论“2.0”还是“3.0”都是单向的,即制造商单向地通过一些传统渠道(如广告、媒体和调查公司)收集用户需求,再根据自身理解,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投放市场。而“4.0”信息化之后,客户的需求可以及时地贯串到设计、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里,而不是先设计出一个模型投放到市场,再根据客户需求加以调整,而是可以随时改造的,用户可以借助互联网工具,随时把个性化的需求传递给制造商。如小米公司,“米粉”可以通过互联网把自己对手机的需求、改进的方法实时传递给小米公司,小米也可以每周进行改进,推出更适合用户的产品。当用户减低了传统模式需求,可以把分配到广告、媒体的资源节省下来,一方面可直接用在设计更好、更贴近用户需求的产品上;另一方面,也可以把降低的产品成本返回给客户。
周锦昌(德勤中国):打一个形象化的比喻,“互联网+”就像我手里的这串手链一样,之前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办法互相连起来,相互之前的沟通很费时费力,可能要坐飞机、打电话等,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紧密,而“互联网+”不仅可以让这些人互相连接起来,还可以让他们重新组合,可以变成圆形、正方形、菱形……同时,一个人存在也行,4个人存在也行,一大堆人存在也行,这就是“互联网+”的魅力,它让很多有创意的事情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