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法西斯战场上的工作犬

2015-03-16崔逸飞

中国工作犬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军犬朱迪罗布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在今年9月3日刚刚结束的阅兵仪式上,工作犬就是安保工作中的重要一员。当我们追溯七十年前的反法西斯战场时,也不难发现它们的身影。

苏联军队的“反坦克犬”

今年三月底,西班牙的《阿贝赛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苏军曾训练犬炸弹攻击纳粹坦克》的报道。该篇报道指出,在二战的苏德战场上,德军的坦克部队就不止一次的遇上过这样的麻烦。苏军训练了许多背负了炸药包的军犬,这些受过专门训练的工作犬会钻到德军的坦克下,然后引爆携带的炸药。这种自杀性的攻击,让苏军士兵称它们为犬炸弹或犬地雷。而德军则将这些军犬称为反坦克犬。

犬炸弹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924年,苏军在那一年批准士兵将犬用在战场上。当时军犬的具体作用包括搜寻在大雪中失踪的士兵、通过爆炸物的气味找出埋好的地雷等。在了解到犬身上的潜力后,苏联人开始考虑进行一系列与犬类训练相关的实验,以使军犬能够把炸弹运送到德国坦克装甲最薄弱的底部。为使军犬能够完成这项任务,苏联人采用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创始者巴甫洛夫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首位研究者爱德华·桑代克的研究成果。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训练的反坦克犬,曾在二战中建功

训练中,人们先让军犬挨饿,几天后再让它们在启动着的坦克下进食。原则上,这会使军犬在看到坦克时分泌唾液,因为它们会将坦克和进餐时间联系在一起。然而,苏联人寻求的是让军犬在看到坦克时跑向它。专家解释称,这种训练的目的是让军犬在听到坦克的声音时,做出除分泌唾液的自动反应之外的行动。这种学习不仅有情绪反应的参与,还有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参与。后者对神经系统发出的信号做出反应,为找到坦克下面的食物,做出寻找坦克的行动。

在军犬学会跑向敌方坦克后,苏联人想出了一个计划:让犬携带炸药包跑到坦克下面,放下炸药包,再返回士兵身边。但是,这项训练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随着德国在1941年6月22日展开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苏军训练军犬的时间也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当时,纳粹德国的军队因其丰富的作战经验、坚定的战斗决心和极好的组织性,在各国军队中鹤立鸡群。不过,让德军变得不可战胜的还是它的机械化部队。通过“闪电战”,德军坦克让敌人感受到了恐惧。由于德军当时已占据大片苏联领土,并从苏军手中缴获了大量反坦克武器。因此,苏联决定改变策略,对军犬进行更简单地训练,只让其钻到坦克下面,然后立刻将炸药包引爆,连军犬一同炸死。士兵将炸药绑在军犬的背上,并在前线靠近德军坦克的地方放开它们,军犬会快速地冲到坦克下面寻找食物。但在这时,连接炸药包的一根杠杆就会因撞上坦克底部而被扳动,引爆炸弹。这些发动自杀式袭击的犬引起了德军的高度关注,士兵遇到它们就会感到惊慌。

在二战时期,苏联共计有六万余头军犬参加了战斗,并建立了四个反坦克军犬连,每连有126头军犬,在卫国战争中,它们负责送情报、运弹药,荡除了703座城镇的地雷,营救负伤官兵达69万人次,并创造了炸毁德军300多辆坦克的光辉战绩。

1942年夏天,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失败以后,利用英美尚未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有利战机,集中600多万人、3000多辆坦克以及大量的火炮、飞机,企图发动新的进攻,夺取苏联战略要地。当时,德军除了使用飞机、大炮对斯大林格勒进行狂轰滥炸外,还以集群坦克为主要突击力量,向苏军地面阵地发起猛烈的攻击。苏联军事将领们面对德军凶猛的坦克,不知所措,一时想不出对付的良策。在这危急关头,苏军警犬学校派来了四个军犬连,共计500余头经过专门训练的军犬参与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部犬,结果使该地域内的犬变得稀少。1942年之后,苏联军犬学校改变了培养方向,主要训练探雷犬和通信犬。撇开人道主义不谈,在今天的战场上,反坦克犬的踪迹并没有消失。有报道称,在近日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犬训练中心,依然见到了类似的作战模式:一头军犬身背炸药钻入坦克底部。

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国军犬部队

美军的军犬部队成立于1942年3月13日。当时,为了战争需要,美国陆军部长帕特森下令部队培训军犬进行作战。于是,美军成立了新的“特种部队”K-9军犬部队。全国有数千户人家为军队贡献了自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反坦克犬的胜算在于出其不意。一旦纳粹德军了解到它们的实际用途后,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将犬击毙。这与传说中神乎其神的反坦克炸弹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据说,德军发现苏军成批使用犬作为反坦克武器后,以狂犬病为由在东线射杀所见到的全己的爱犬作为“爱国犬”。

在2010年,美国新奥尔良市的二战博物馆开始举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忠诚部队”大型展览,向人们展示鲜为人知的“动物英雄”的故事。这其中就包括了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军犬。在这次展览中,人们可以看到一头名叫“斯莫基”的军犬戴着头盔的铜像,以及一头名叫“库尔特”的军犬卧像。这两头犬都是美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使用的军犬部队的代表。

“库尔特”在一次战斗中对美军士兵发出警告,使他们意识到日军正埋伏在关岛滩头堡垒,但它自己却被迫击炮炸死了。

而“斯莫基”的经历更有传奇性。1944年2月,“斯莫基”在新几内亚丛林一个废弃的散兵坑被美军发现,比尔·威恩下士收养了它,并且教会它许多技巧,例如将电线打结等。在吕宋岛战役中,“斯莫基”成功帮助美军通信兵在崎岖不平的地区架设起了电报线,使盟军能迅速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飞机场投入使用。而“斯莫基”在几分钟时间内完成的工作,如果换成人力的话需要3天,而且要冒着被敌人轰炸的危险。

据统计,“斯莫基”参加了12场战斗,8次荣获“战场之星”勋章,它还在150次空袭中幸存下来,并且经历了冲绳台风。作为一名盟军“战士”,“斯莫基”曾参加过空降作战行动,和伞兵一样使用降落伞空投到日军后方。

1944年,美国陆军《扬克》周刊称它是“西南太平洋战区的冠军吉祥物”。战争结束后,“斯莫基”的故事和照片登上了美国报纸,轰动全国。接下来“斯莫基”也没闲着,主人带着它去了好莱坞,去了世界各地,让它表演特技(比如蒙上眼睛走钢丝),让它在电视节目中露面。“斯莫基”10年间娱乐了数百万观众,直到1957年死去。

除此之外,美军还拥有隶属于医疗部队的救援犬。与全身背负炸弹的军犬不同,救援犬的身上携带的是医疗用品。

2013年,美国政府为了表彰这些在战场上功勋卓著的军犬,还专门为军犬与战士们建立了首座国家纪念碑。据报道,这座为纪念军犬而建造的铜像座落在德州圣安东尼奥的拉克兰空军基地,铜像上刻着“美国自由的守护者”(Guardians of America's Freedom)。

这座私人捐款建置的铜像,雕刻的4头犬分别是杜宾犬、德国牧羊犬、拉布拉多犬与比利时马里努阿犬,它们是二战以来的主要军犬犬种。在军中服务的训犬员贝克(John Baker)说:“这些狗儿的爱国程度,不亚于任何军人。”

“浙江昌化犬”勇斗“日本狼青”

二战的中国战区,日军也经常使用军犬。日本军犬的主要品种是来自德国牧羊犬的血统,后经过改良,性情凶猛,称为日本狼青。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时,日寇发动了所谓的“山林扫荡战”。在这样的战斗中,日军使用狼青搜索我抗战部队。有时我抗日军队辛苦布下的埋伏,就毁在日本狼青的鼻子底下。国民党有多次撤退部队,都因被狼青追上而全军覆没。后为破解日寇的军犬战术,国民党军准备以犬制犬,聘请我国现代军警犬鼻祖董翰良先生研究破敌之策。

董翰良是浙江绍兴人,自幼爱养犬,年轻时赴日本留学,入日本警察学校养犬科学习,后由日本派往德国警察学校警犬科深造。受聘研究破敌军犬战术后,董先生多方调查、研究,发现其老家的一种俗称“板凳狗”的矮脚狗,性情凶猛好斗,兴许可以击败日军的狼青。他紧急在浙江招募军犬,一大批板凳狗光荣入伍,加入到打击日本法西斯的队伍中来。这些板凳狗经过短期强化训练后,参加了攻击日军狼青的战斗。

板凳狗果然不负众望,它们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利用身矮的优势,钻到狼青的脖子下面,撕咬狼青的咽喉。每次战斗下来,战场上总留下许多狼青的尸体。日军不得不紧急给狼青带上铁围脖。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董先生又训练板凳狗咬狼青柔软的腹部和裆部。日军彻底没招,因为没有办法给狼青穿上铁裤衩。在大大小小的战斗中,板凳狗累计咬死咬伤狼青数百头。这些英勇的小狗们也算给节节败退的国军挣回点面子。

抗战结束后,上海拍摄电影《警魂歌》,当时影业界招募警犬,但终不理想,想用外国洋犬。就在此时,影业界闻知董翰良曾训义犬打败日军狼狗,便招董所训警犬验之,果然动作敏捷而威猛,于是董翰良所训中国警犬首次选进《警魂歌》电影,并轰动各界。

1947年,董先生随国民党中央警校从重庆返回南京,并在该校任教官、技士主任。这段时间,董翰良倾其私蓄并借债,秘密从香港购得英国虎头幼犬雌雄各一,价值黄金百两。他还另养狼犬,高与桌齐,凶猛强悍,而所养小犬可藏袖内,训其用来窃敌秘件。然而,因其私购英国虎头犬而上司不准报销,且被革去职务,从此家贫如洗,只得在南京汉中门外置3间茅屋,与数十头犬为伴。1948年,董先生落户台湾,常常思念家乡。1976年,董先生病逝于台湾。

亚洲战场上的“华裔”功勋犬

军犬朱迪曾荣获“动物维多利亚十字勋章”。1950年这头出身于中国上海的功勋犬去世了。人们赞誉它是“一头勇士般出色的狗,它献给人类的比它得到的多得多”。朱迪1936年出生于上海。主人惨遭日军杀害后,它几经周折,流落到了一艘英国军舰上。聪明的朱迪不负众望,很快被训练成一头出色的军犬,并承担了许多重要的军事任务。

1942年2月,新加坡上空硝烟弥漫,火光冲天。载着240多名军人家属的英国炮舰“蚱蜢”号刚刚开出辽阔的南海海面。船上的朱迪猛地蹿上驾驶台,面对新加坡方向高声吠着。尽管从望远镜里并未发现敌情,舰长还是下达了准备战斗的命令。因为士兵们都很信任朱迪,称它为“活雷达”。果然,不一会儿,日本轰炸机群蜂拥而来。早有准备的英国人把所有的高射炮集中起来一齐开火,击落了好几架敌机。但终因寡不敌众,只有60名幸存者和朱迪逃到了附近一个荒凉的小岛上。在小岛上,早已疲倦不堪的朱迪又克服重重困难,凭着敏锐的嗅觉,找到水源,再一次挽救了几近绝望的人们。几个月后,朱迪被调到另一艘军舰上服役。不幸的是,这艘军舰被日本俘获。在环境恶劣的战俘营里,朱迪几次冒着生命危险救助难友。

有一次,两名难友从厨房偷了些饭团,却碰上日军大搜查。眼看两名难友危在旦夕,大家都紧捏了一把汗。突然,机警的朱迪从外面叼了一个骷髅进来,发疯似地在室内乱窜乱跳一通。日军还没来得及开枪,它又一溜烟地逃了出去。日本兵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得吱哇乱叫,无心搜捕,悻悻然地离开了那个房间。难友们得救了。

对屡立战功的朱迪,日本人当然不会轻易放过。后来,战俘营的日军司令部宣布朱迪为“战俘”,并判处它死刑。在转移战俘时,日军不准人们带走朱迪。但它的难友无论如何也舍不得丢下它不管。一个名叫弗兰克·威廉斯的英国空军技师冒着生命危险将朱迪藏在行李袋内。每到一个关卡,威廉斯就在难友们的掩护下,打开行李袋,让朱迪溜走。搜查过后,朱迪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行李袋内。就这样,在威廉斯和其他难友的保护下,经过千难万险,朱迪终于逃脱了日本人的魔爪。

战后,朱迪跟威廉斯一起生活到1950年才去世。朱迪去世后,伤心不已的威廉斯在它的坟上竖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碑,碑上写道:“一头勇士般出色的狗,它献给人类的比它得到的多得多。”

尾声

然而,在这些军犬事迹的背后,仍然有人提出了质疑。被质疑的军犬名叫罗布,军中正式编号471/322,是英国陆军特种航空团的伞兵犬。据说,二战期间,罗布在意大利和北非战役中共参加20次跳伞行动。此外,罗布还负责在战士休息时站岗放哨,发现危险后靠舔战士的脖子叫醒他们。据说罗布曾由于及时预警敌方即将进攻的危险,从而挽救了无数突击队员的生命,立下赫赫战功。罗布的卓越贡献受到英国“人民兽医药房”嘉奖,这家慈善机构于1945年1月授予它迪金勋章,相当于动物界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英国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展出了罗布的勋章,以及画着它完成跳伞任务时风姿的油画。这些展品成为博物馆“动物的战争”主题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但是,据罗布所在军团当年的一位军官披露,罗布的英勇功绩实为捏造,它在军中所做的不过是摇摇尾巴,逗战士们开心而已。昆廷·休斯曾是特种航空团驻英国埃塞克斯威文霍基地的一名军官,因在意大利一次战役和随后撤离中的卓越表现受到嘉奖。

退役后,休斯成为建筑家和学者,并在马耳他和英国利物浦任教。休斯在他记述特种航空团往事的自传《谁在乎谁赢?》一书中,披露了捏造罗布战功一事的来龙去脉。休斯在书中说,所谓罗布跳20次伞纯属子虚乌有,罗布不过是特种航空团一名军需官汤姆·伯特的伙伴。而且,正是伯特和休斯编造了罗布的英雄事迹。据说捏造罗布的战功纯属事出有因。原来,罗布是从一户人家被借到军中效力,但后来犬主人写信要求将它领回。伯特与罗布建立了深厚感情,不愿失去它,因此他和休斯共谋,对犬主一家夸大了罗布的功绩,并说军队不能没有它。为了让犬主人信服,伯特和休斯甚至还把罗布送上飞机,计划让它真正跳一次伞。可惜由于当天风太大,跳伞最后不得不取消。

伯特和休斯没有想到,犬主会把罗布的“英勇功绩”报告给人民兽医药房,并授予它奖章,而随后博物馆又展出了罗布的“事迹”。实情被公开后,帝国战争博物馆一名发言人称,人民兽医药房提供的罗布“战功”是“可信”消息,而声称战功有假的消息只有一个来源,是孤证。不过他表示,博物馆有兴趣听到更多证据。人民兽医药房一位发言人说,他们得到的也是“可信”信息。不过,由于信息提供者现在多半已去世,很难再去查证。他还介绍说:“迪金勋章是在武装部队或民防组织服役的动物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目前仅有60例有幸获此殊荣。人民兽医药房很高兴能和人们分享‘罗布的功绩’。”

因此当我们用如今的道德观念来思考某些反法西斯战场上的事迹时,也必须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战争背景考虑清楚。面对可信度存疑的事迹时,保持冷静和理智的判断也是必要的。

猜你喜欢

军犬朱迪罗布
罗罗布的狂想曲
疯狂动物城
罗罗布
嘿,闪电先生,能快点吗?
罗罗布
罗罗布
鲜为人知的中国军犬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