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知识共享途径研究
2015-03-16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杨宝琨杨国有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杨宝琨 杨国有
航天知识共享途径研究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杨宝琨 杨国有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知识承载了人类的社会经验和创造性认知。由于知识的分类不同,其所需要的载体也不同。为了更好地发挥知识的综合效应,需要在各个不同载体之间进行知识共享。
航天企业承担着国家军事装备研发生产的重大任务,在航天产品越来越尖端,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航天知识资源的共享对于提高产品研发效率、增大航天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航天企业发展的历史因素、产品技术特点以及知识资源的特殊性使得航天知识无法合理、及时地在知识主体之间发生迁移和转化,影响了航天知识的共享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航天产品的研制过程涉及到多部门、多人员、多过程的知识交流,是知识从隐性到显性、从分散到集中、从个人到共有的分享过程。因此,笔者在知识共享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航天知识的特点,从知识的主体、共享手段、机制保障3个方面提出航天知识的共享途径及建议。
一、知识共享的途径
航天领域涵盖了现代科学绝大部分的专业知识,它们通常由个人、团队和组织这3个主体所承载。由于专业背景、工作经历以及工作环境的差异,使得各个知识主体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差别。
1.个人知识的快速分享
对于新加入航天企业的员工来说,其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有别于其他人或团队的个人知识。所以新员工应尽快熟悉并融入到单位业务工作中,并积极主动地将个人知识与他人或团队进行分享,完成知识在个人主体之间的共享,以便更好地将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际业务工作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共有知识的有效传递
共有知识是航天企业传承已久的企业文化、核心技术等知识资源。企业应通过培训、轮岗等有效手段将共有知识传递给个人,以使个人知识能迅速融入企业知识库,同时促进员工的快速成长,激发其发挥才能创造新知识,并不断丰富完善企业共有知识。
二、知识共享的手段
共享手段是知识共享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高效、可靠的共享手段是知识在不同主体间传播、转移的桥梁。由于知识的丰富性和主体的差异性,使得知识共享的途径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技术因素和人文因素等,需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手段来推进知识共享。
1.管理手段
管理手段是指对航天知识共享过程的程序化和规范化。航天型号研制的各个阶段都会产生各种知识,如专利技术、研究成果、专业技能和工程经验等,且分散在不同的知识主体中。目前,航天型号管理采用按型号任务分类,以“两总”为龙头、总体为核心,各分系统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所以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资源也遵循这样的管理模式。伴随着现代知识的扁平化传播趋势的发展,跨学科的交互知识在航天型号研制中越来越重要。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按照专业知识分类进行管理,即在同一专业领域内整合不同型号的专业知识,挖掘其在各个型号中所占的成果比重,进而提炼科学方法并在不同型号中进行推广,以形成快速有效的知识管理方案。
2.技术手段
技术手段是航天知识共享的另一个重要渠道,它能将复杂、分散、隐含的知识进行简单、集中、外化的管理和共享。航天知识共享采用的技术手段往往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并借助于信息融合技术、虚拟设计技术等方法来实现。
航天知识资源的共享首先是针对已有型号知识的特点建立知识库,如专家经验系统、故障数据库等,并将知识模块化、通用化,以便于知识的快速转移与吸收,进而为知识共享提供有力支持。其次是采用信息技术建立知识交互软件共享平台,以便于不同知识主体检索知识、分享经验、交流观点,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汲取他人的长处,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此外,在一些不具备现代自动化办公设备的工作场所,可采用师徒传承制的途径实现知识共享。
三、知识共享的机制保障
1.激励机制保障
航天知识在型号研制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往往与个人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基于对利益的诉求,知识共享不可能无条件的发生。知识主体共享知识的动机往往需要激励因素的保障,需要对其成就感、责任心、成果的认可。因此,完善的激励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成为知识共享的制度保障与前提条件。
首先,航天企业应当培育个人知识共享的观念,鼓励个人知识共享行为,并借助知识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将个人知识固化到共有知识库;其次,建立基于知识共享的评价体系,对共享、应用知识的行为给予奖励,建立个人主动共享知识的机制。
2.型号“两总”支持保障
由于型号系统各单位对安全保密的考虑,使得型号研制过程中知识资源的共享、应用受到限制。型号“两总”是产品研制的最高管理者,对不同类型知识资源的共享、应用起到调节和促进作用。因此,要想快速、有效地实现知识共享,型号“两总”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在型号研制过程中,型号“两总”应能做到审时度势,通过营造知识共享氛围、创造知识共享条件、制定激励政策等举措有力推动知识共享的有序开展。
3.产学研一体化研发体系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海量的知识充溢着人们的大脑。如何将这些知识进行快速、有效的过滤并转化为航天企业切实可用的知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强大的理论基础优势和一线生产单位可靠的工程经验优势,并通过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将产品在研发、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知识进行交流共享,以进一步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体系,从而使共享知识转化为航天企业有效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