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广电新闻报道如何寻“厚度”、求“高度”?
——解析丽水广播电视台“走”出来的优秀新闻
2015-03-16吴峰平
□ 文/吴峰平
地方广电新闻报道如何寻“厚度”、求“高度”?
——解析丽水广播电视台“走”出来的优秀新闻
□ 文/吴峰平
作者以丽水广播电视台近年获奖作品为例,总结了地方广电优秀新闻作品的经验特征:历史的“厚度”、情感的“温度”,以及思想的“高度”。
广电新闻 作品 走转改 丽水广播电视台
穿越18年的“亲水亭”故事:走出历史厚度
丽水电视台消息《见证浙闽两省共同治水的“亲水亭”今天在庆元新窑村落成》获得2014年度浙江新闻奖最高奖广播消息一等奖;专题《一河清水融亲情》获得2014年度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优秀作品广播专题二等奖。这两件获奖作品的题材来自浙闽边界的松溪河。追溯庆元县十八年来艰难的治水历程,充分展现这样一个历史事件,使新闻背景有了更为厚重的历史维度。
新闻事件,大多都有它的来龙去脉,所以,就有了新闻背景这个重要的新闻要素。随便翻阅书刊,上溯至恐龙化石、秦陵俑坑、南宋沉船,下连到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等,不胜枚举的历史屡屡成为新闻的主体。其实,所有问题的关键都在切入口,如果是重新挖掘或新近揭秘的事实,漫长尘封的历史照样可以切换成新闻。
庆元打破地域篱笆实现省际携手治水的做法,得到了浙江省委的肯定,2014年省委书记夏宝龙批示“庆元治水力度大”。庆元治水的故事就以此为由头逐步展开。
浙闽边界松溪河的治理,无疑是浙江“五水共治”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记者为此辗转庆元、福建建瓯、南平、松溪两省(市、县)数千公里,走访当年为松溪河污染问题而奔走闽浙两省、甚至向中央反映情况的南平市退休老同志及沿河村民干部,考察废弃水井遗址,请教方志学者,咨询两地党委政府官员,梳理松溪河由黑臭河到清水河的艰难历程,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因长期受上游的水污染,从1984年开始,福建松溪县与毗邻的浙江庆元县打了12年“水官司”。庆元县意识到企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长达18年的接力治水,地表水已连续14年保持优于三类以上水质标准,特别是近两年,常年水质在二类水标准以上。在全国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浙闽边界松溪河由黑臭河变成清水河的故事,历经18年仍在演绎:2014年3月12日,松溪村民、干部到庆元县政府送锦旗;庆元县向闽浙边界农村指派治水指导员,将治水延伸到福建省地域;2014年12月29日,由庆元县与福建省松溪县共同出资建造的“亲水亭”在浙闽边界的庆元县新窑村落成。
《见证浙闽两省共同治水的“亲水亭”今天在庆元新窑村落成》的新闻就是记者通过现场录音采访精心制作的作品。广播专题《一河清水融亲情》,以“原告”成了“被告”座上宾的新闻现场为由头,整个故事围绕三条主线展开。第一为“深入历史”。记者精选了采访到的录音作为片花:“1997年,因为庆元染化厂事故池泄漏,造成下游几百公里外的福建省南平市整个城区停水80多个小时”。主持人:“同年,庆元染化厂厂长许涛被捕,成了浙江因水环境污染被判刑的第一人。18年后,闽浙交界断面原来的五类水,现在已经能够达到三到二类水质标准。一块碑、一座亭,讲述了一段上下游群众的‘河水情’”。该片花运用跳跃式笔法对比起来写,把18年的治水故事拉回到眼前,让人耳目一新;第二“再造历史”。写庆元县关停并转污染企业的决心和他们关注松溪河的现状和未来;第三“穿越历史”。上下游人民收获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浙闽边界地区从“水污染官司”到现在的“协作治水”,不仅撒播了社会和谐的种子,还成就了一对对“福建浙江村”大龄青年的姻缘。
记者脚踏实地走基层,也别忘了回望历史的星空。虽然,历史事件的序曲和落幕必定有其时空定格,但只要“三力”合一——历史给力、新闻借力、记者推力,在这一时空里采写历史厚重新闻尽可大显身手。
▲ 尊重每个生命形态其实就是尊重人类自身。图为2014年10月29日拍摄的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的千年枊杉树。 (李肃人/摄)
涉足冷僻山村、情系边界“飞地”:走出感情温度
2010年初,丽水广播电视台开展“记者新春走基层”专题活动,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的12个边界行政村被确定为采访对象,记者们以老带新,兵分三路去采访。9月18日,其中一路“走”来的记者用手机连线消息、专题和图片,首发了《遂昌际下村和福建际洋村山水相依,浙闽边界故事多》《遂昌际下农民每年出资三万向上游福建山村“买”垃圾》等多篇报道。
地市记者常年累月身处基层。然而,际下村由于地处偏僻,在走基层的坐标图上依然处于盲点。为延伸新闻专题的内容,广播述评《思绪,随“飞地村”飞扬》一文既讲述历史沿革、展现别致风情,又剖析发展瓶颈,商议破解之道,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重视。以下是记者的两段口述:
际下村内有神仙叠石等自然景观。古树群环拥整个行政村,其中有3棵桂花树已有500多年历史。周公源发源地,为钱塘江、瓯江的源头之一,长柄双花木、东方古柯等属国家级濒危保护植物,云豹、黑麂等是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飞地村”所处位置的孤岛特征,客观上造成办事成本偏高,管控效率偏低。每每本省的惠农政策到此,看得见却辐射弱,经济发展也难以跟当地一体化,产业转型升级慢半拍。如果将“飞地村”设计成一扇取长补短的前沿窗口,让两省的灿烂阳光都能普照上空,不失为在特定背景状态下的创举。
报道播出后马上有回应。遂昌文史办干部亚马逊点赞 “鲜为人知,令人震撼”;际下村村支书黄家文连发短信邮件褒扬记者“替村里办了一件大好事”;时任县委书记葛学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章很亲切,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解决际下村的具体困难”。
走基层要真心实意把群众当亲人,除了反映群众的生活状态、精神风貌外,更要体察百姓疾苦,助推问题解决。奇伟的景色常在“险峰”,优秀的新闻重在“选点”:只有顶着难点走,扛着焦点走,踏着节点走,走基层才能捎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跟群众走出感情的温度。
弘扬科学的生态文明精神:走向思想高度
基层的外延并非完全限于路程长短,内涵也并非完全囿于条件优劣,主要应由新闻作品的思想价值、指导意义和社会效果来界定。
2009年春天,龙泉市西街街道宫头村一株被修剪过的,主干高13米、根茎底座宽4米的大樟树悄然吐绿。殊不知,这株900多岁,原树冠大如一个多蓝球场面积的古樟七年前曾险遭厄运。
2003年,因为兴建滩坑水电站,景宁畲族自治县渤海镇渤海村成为移民村。从2004年起,这里的村民陆续迁出,移居他乡,留下了村口这棵参天的老樟树。 2008年3月初,渤海村决定将古樟树向社会公开出让。最终,龙泉市绿谷园艺工程公司总经理叶建忠以23.8万元中标,成为古樟树的新主人。
“当初打算拍这棵古樟,是用来做根雕的”,和树木打了多年交道的叶建忠如是说。一直关注这棵古樟命运并为之奔波的丽水离休老干部、园艺家武家余找到了叶建忠。这位82岁的老人,柱着拐仗赶到景宁现场,竭力改变叶建忠想砍伐古樟做根雕的想法。经过慎重考虑,叶建忠终于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决定在库区蓄水之前,把古樟树移到龙泉自己的苗木基地,让古樟继续存活下来。
我们偶然获悉园艺家武家余救树的故事,随即寻访原渤海村干部村民、龙泉市绿谷园艺工程公司等多家单位10多人。此外,我们还联系了请求叶建忠“刀下留树”的支持者——时任龙泉市市委书记赵建林。赵建林认为:树饱吸日月精华,饱览历史风云,是值得尊敬的“长者”。于是他对叶建忠说:“把树移植来,我们龙泉又多了一宝”。
一株古樟和一位园艺家、书记的“萍水”情缘,会习惯性地被采写成名人的掌故轶事,但却大大降低了题材所包含的科学精神。在武家余、赵建林看来,人和树以及自然万物都有生命。尊重每个生命形态其实就是尊重人类自身。特地选取3月12日植树节,我们播出《专家、书记说情救古树 更将绿意播人间》的新闻专题,还配发了记者述评:人有不幸,树也有不幸;人有真情,树也有真义。中国之声、浙江之声、《钱江晚报》、浙江林业、《中国绿色时报》等媒体用大量时段和版面采用了这篇报道。
(作者单位:丽水市广播电视台)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