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山地公园景观参与性设计初探

2015-03-16

城市地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参与性山地景观设计

兰 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5)

1.概述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如何针对山地的特点和优势,建设良好的山地公园景观是一个重要课题。山地环境既拥有先天优越的自然景观条件,也存在着相应的生态保护等问题。山地公园开发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性指导,为自然环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损失。

2.参与性设计概念

在景观设计中,由于个体的参与而使其环境发生变化,这种极力强调个人意图的行为称之为参与性设计 (participatory design)。设计的结果取决于参与者,需要给参与者充分的设计空间,可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需求和生活观念来完善设计。本文中的参与性不单单是指人,也包含植物、动物、景观环境,使人——人、人——生物、生物——生物、人——环境、生物——环境、环境——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人、动物、植物、环境和谐共生。

3.参与性设计与城市山地公园景观的关系

山地公园参与性景观建设,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分发挥山地的巨大优势,突出山地的自然生态特征以及地域景观特色,维护山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保护栖息地、防止山地及其生物多样性衰退。通过适度的人工活动的干预,促进修复或重建山地生态景观,最大限度的保留住原有的山地生态特征和自然风貌,确保山地景观的多样性。

4.影响山地公园参与性景观设计的因素

4.1 距离因素。城市山地公园存在着不同的距离带,包括亲密距离带,交往空间保持的距离,人际距离带,平时与朋友同事、同学的交往时常用的距离带,社会距离带,与周边城市居住者之间的密切距离带,公共距离带等。

4.2 周边交通因素。参与性设计可以向各类不同的民众提供方便,传递生态保护。各种弱势群体可以通过参与设计消除与其他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

4.3 大众的心理需求因素。当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审美需要、求知需要得到满足时,人们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

4.4 环境设计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设计、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需求。

4.5 地域特色因素。在城市山地公园景观建设的过程之中,由于参与性设计的改良,进而新增加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项目,激励民众创造出了新的附加价值。

5.山地公园参与性建设遵循的原则

5.1 地域性原则。每个城市都会受到其历史、地理、水文、气候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特点,一方面,地域性原则体现在城市山地公园空间设计中,要尊重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体现场所精神、地方精神,表达对人文的关怀。另一方面,地域性原则还体现在建筑形式、雕塑小品、游憩空间的素材、树木花卉等的选择上体现城市文化与地方特色。

5.2 生态性原则。生物的生存繁衍依赖于与它息息相关的栖息地,就犹如人与人居环境的关系,生物从周围的水圈、岩石圈和大气圈获得能量得以繁衍生息。山地公园是生物栖息的居所和家园。山地公园设计需要从生态的视角,规划生物觅食、繁殖、隐蔽和活动的生境,从尊重自然的原则出发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营造出适宜生物的生存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5.3 人性化原则。现在许多山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由于地理条件的制约,设计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和儿童这两个年龄段的特殊性,在道路设计和活动场所设计方面考虑不全面,给许多坐轮椅或手推车的人造成了行动上的不便,使他们感受不到公园的可参与性,因此这就要需要将无障碍化设计引入到城市山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来,轮椅等辅助设施要有足够的通畅性,使人们感受到公园温馨欢乐的氛围。

5.4 自然性原则。山地公园是人与其他生物共同生存的环境,应充分考虑其他生物的生存、生活的需要,包括植物、动物,并为其规划良好的空间环境。处理好生物与环境、人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人与生物、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

5.5 多样性原则。我国公园的建设数目每年都呈上升趋势,人们对城市公园建造也提出许多新要求,简单的植物种植和广场铺设对人们的审美也产生了疲劳性,满足不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要求。现如今公园不仅是一个舒缓紧张节奏,放松心情的游憩场所,而是一个要求提供人文关怀,享受生活品质的空间,人们参与进来能够获得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5.6 艺术性原则。城市山地公园游憩空间之所以不同于山地自然空间就是因为经过了人工的艺术化加工处理。当游人的生理需求、活动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开始向往美的、艺术的环境,艺术性原则就是对游人审美的满足,让游人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艺术性原则要求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设计要考虑空间布局的对比与协调、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艺术性原则还体现在游憩空间构成要素、游憩设施的的色彩、材质、形式的选择及处理上要具有艺术性。

6.结语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众多的山地城镇正面临着人稠地紧、环境恶化、特色丧失等诸多问题,城镇建设的活动似乎要以最快的速度抹去山地资源天赋的自然潜质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为此我们进行城市山地公园的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城市的外在表现,而且更应立足于山地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的分析,通过了解进而尊重,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建立一整套适宜于山区城市山地公园的景观设计理论和方法,使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协调持续发展。

[1](美)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王求是译.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赵鲁西.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D].齐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美)马库斯 (Marcus,C.C.),(美)弗朗西斯 (Francis,C.),俞孔坚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王霞.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参与性设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孟刚.城市公园设计 [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参与性山地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山地草甸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论可参与性景观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