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2015-03-15
为保持原貌,本栏目所选考场作文中,对于漏字、错别字、错词、病句等采取如下形式处理:漏字(含标点)的补正,在“( )”内用楷体字标出;错别字(含标点)、错词、病句的更正,在“〔 〕”内用楷体字标出。
——编者
成
深入灵魂的热爱
我对书信,有一种爱恋的情结,发自灵魂的深处。
是不是觉得有些难以理解?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想要传递信息,动动手指几秒钟便可完成,而我却迷恋于白纸黑字的书信往来。在这个少有人还写信的时代,我努力地寻找笔友,每日除了在书海中遨游,便穿梭于图书馆与收发室之间,翘首企盼那来自远方的信,抑或满心愉悦地向远方寄出自己的信。每每收到来信,我必会捧着它慢慢地抚摸,嗅那漂泊的气息,然后读那字里行间的喜悦、忧伤、新奇……
凡事总有一个因缘。对于书信的爱恋,主要是受父亲的影响。小时候,父亲总会对我讲古人通信的故事。在过去,书信在古人的生活里十分重要,与朋友交往,与家人联系,总离不开书信。爸爸教我读唐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奔赴沙场的游子,一纸家书便是他在艰难生活中最大的希冀。“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道出了游子内心深处无尽的思乡苦。书信,是他们生活中的寄托,是他们与家乡、亲人间一条情感的纽带。
父亲有一箱书信。小时候,我在他的房间玩耍,摸到了床底下的木箱,正想探个究竟,却因为上面蒙着的厚厚的一层灰尘而退缩了。但我对这个木箱充满好奇,稍大些时,便缠着父亲要看里面的东西。父亲小心翼翼地搬出木箱,用布抹去上面的灰尘后打开,里面是一沓沓的书信,有来自家人的,也有来自朋友的。家信里,书写着爷爷奶奶对父亲的思念关怀与殷切教诲,那薄薄的纸上,满是沉甸甸的爱。笔友的来信里,分享了透露着伤感的文学创作,那字里行间,留下了父亲青春的印记。泛黄的信纸,透露着年代的久远,信纸醇厚的气味慢慢地散发,中间还夹杂着淡淡的墨香,仿佛远方高楼上的琴声,悠悠地传来。我轻轻地翻着这些因放得太久而有些发脆的纸,慢慢地享受着那陈年的墨香。书信,我就这样迷上了。
虽然现在信息传递的科技十分发达与便捷,但我仍觉得,书信有着不一样的韵味,它比起手机少了几分直白,无论是写信人还是收信人,都多了几分含蓄与内敛。盼信的时候,我会想起“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信的时候,我会想起“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我就爱用手写书信。一张纸,一支笔,用真情做墨,在心中慢慢地研磨,然后,一字一字地书写。
作文考题
《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爱为什么能深入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700字。
——北京卷文题二
整体评价: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意蕴深厚的考场佳作。考生叙写自己的书信情结,交代了自己与书信结缘的起因,描述了自己对书信之美的欣赏、体悟与热爱。全文情韵与理趣兼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李锡琴评价)
败
深入灵魂的热爱
当我偶然看到一位美国作家的文章时,我想起了你。
文章 《岂有此理》 中的它,用一生来陪伴、爱护、效力于它的主人。我看到后心里波涛汹涌,我想起了你与我的生活。在美国,有人花了七千美元在报纸上买了整版广告页刊登 《岂有此理》 这篇文章,故事里的它让无数人感动,也让无数人内疚。在文章的最后,它被迫平静地离开,一句“岂有此理”表达了它深深的思念。而你在一次陪我散步后,平静地离开,从我的生活中消失,留下我和家人闷闷不乐。
如今的你身在何方?我想念你,我亲爱的小狗,愿你在天涯海角安好。
记得六岁生日那天,我收到一份令我惊喜的礼物——你,一只可爱的小狗!你的傻里傻气,总是令我乐不可支,我总是唤你为“小不点儿”,就这样你成了我童年最好的伙伴。有了你的陪伴,我的童年并不孤单,我们俩一同成长。
进入初中的我,身边有了更多的朋友。每周回家一次的我,总认为你会一直陪伴着我。我知道你每天都在等着我回家,当我离开时,你也会用不停的叫声来表示不舍,于是每个假期成了你我最幸福的时光,你不用再每天等待我归来,而是默默地陪伴着我。我仍记得,晚饭后我总会陪着你疯,我们一起散步,一起奔跑,一起分享冰糕,一起在公园里游泳,而你总会在有危险时奋不顾身地冲在前面,为我挡住危险。因此,你为我受过不少大大小小的伤。你的忠诚,令我身边的人对你赞口不绝,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对我的爱。
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里,你带给我太多的欢乐。我从来没有预料到你会这样猝不及防地离开我。上初三时的一天,妈妈给在学校的我打电话说:“‘小可爱走失了!”这如同晴天霹雳一样的消息,让我瞬间泪流满面,我对妈妈说:“你们一定要继续找,我要见到它。”就这样,你离开了我,没有告别,只有我的哭泣,我不知道是因为你不愿意让我面临生离死别,还是因为你想去远方看看。现在的我已经原谅了你的不辞而别,只愿你安好。
谢谢你,我的“小可爱”,你在我的童年里,教会了我陪伴、守候和忠诚。我爱你,我的“小可爱”,谢谢你在我成长路上的付出。我亲爱的小狗,愿你在某个地方,一切安好。
题目解析:
这个命题作文题的审题难度不大,文题“深入灵魂的热爱”,指出这种爱应是深切的,热烈的,在内心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无法轻易改变或替代的,因而,在选取热爱的对象时,首先一定要符合是“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对所选的“物”有能够触及灵魂的深爱。
作文时,如以植物为对象,可以选择与梅并称“花中四君子”的兰、竹、菊,也可以选取自己比较熟悉的植物,从植物本身的特点入手,结合它所代表的精神品质、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描述自己对这种植物产生热爱的具体原因。如以动物为对象,可以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描述动物震撼人心的品格或与人之间的特殊情谊,表达对这种动物深沉的爱。如以器物为对象,可以选择自己兴趣爱好所涉及的某个物件,如钢琴、足球、围棋等;也可以选择陪伴自己成长的、凝聚了某种情感或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物品,如朋友分别时送的礼物,亲人留给自己的特殊纪念等。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写什么“物”,都不能止于状物,一定要写出其象征意义,表达富有深度的情感与思想。
这一文题,适合写成便于表情达意的记叙文或散文。
整体评价
文章失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关于《岂有此理》这篇文章的引述内容不清,令人费解,完全失去了衬托文章主题的作用;二是详略安排失当,缺乏典型的事例和生动的细节,使情感的表达缺乏有力的支撑。因此,虽然文章表达的情感比较真实,却仍被评为下等文。
(李锡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