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护理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实施及应用*

2015-03-15王友俊肖明朝赵庆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财务处信息中心胃肠外科重庆0006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11期
关键词:输液护士满意度

肖 爽,王友俊,肖明朝,赵庆华,卢 烨,刘 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2.财务处;.信息中心;.胃肠外科,重庆 0006)



移动护理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实施及应用*

肖 爽1,王友俊2△,肖明朝1,赵庆华1,卢 烨3,刘 月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护理部;2.财务处;3.信息中心;4.胃肠外科,重庆 400016)

目的 探讨移动护理系统在临床护理中的实施及应用。方法 从移动护理系统在临床的实施过程及应用2个方面分析优势及存在问题,结合临床护士实际使用情况提出改进方法。结果 临床护士对个人数字助理(PDA)使用满意度得分为(2.99±0.91)分,静脉输液扫描率维持在50%左右,2013年给药差错事件发生率比2012年下降20%。结论 PDA可正确核查患者身份,通过改变培训模式、满意度调查、品管圈活动、工作流程改造等方面能进一步提高使用率。

移动护理系统; 扫描率; 满意度

随着国外医疗系统对移动护理——个人数字助理(PDA)的广泛使用,PDA在临床工作中的独特优势被医务工作者认可。在近10年的使用过程中,国外许多研究表明PDA有利于临床工作[1-5];国内及台湾学者研究则显示护士对PDA的满意度差异较大[6-8]。本研究对该院PDA项目实施近2年时间里,发现PDA的推广工作具有很大的特异性,无论需求提出、软硬件购置、布网等工作都需结合医院具体情况进行开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编制床位3 200张,临床科室35个,2013年门诊量258.63万例次,出院患者11.12万例次,护士2 400名。2012年3月提出开展移动护理项目,2013年1月1日正式上线,7月18日全院推广。

1.2 移动护理系统实施过程

1.2.1 组建护理信息化项目小组 由分管院长牵头,护理部、信息中心主任担任组长,由临床8名护士、信息中心2名工作人员组建项目小组。根据项目进度,每月召开至少2次项目进度会议,及时跟进项目实施情况和使用情况。

1.2.2 确定医院需求 相关人员对PDA的认识,普遍集中于采用手持终端核对患者身份,在“3查7对”基础上,多了一项信息确认的防线,本组认为这只是PDA项目中1/3的需求。通过扫描步骤,实现数据收集信息共享,在护理电子病历书写、各项评估表格运用、电子体温、人员档案管理、绩效管理、不良事件上报等方面都可开展运用。因此,医院希望上线PDA达到的目标,需根据医院已有的护理信息化项目和未来需要收集的信息而决定,实现信息化产品间整合,发挥最大效用。

1.2.3 相关设施准备 PDA项目包括3个部分:软件、硬件、网络。前期工作也围绕这3部分开展。(1)软件准备:软件是整个项目的核心,选择时需根据医院护理工作需求;同时软件应不受手持终端的限制;后期修改能否跟进,也是一个重点。最后该院选择移动护理软件(临床护理、护理管理)。(2) 硬件准备:硬件包括PDA移动终端(医师/护士)、条码腕带、输液贴。移动终端选择取决于临床需求和成本核算,可选择手持式(含手机)或推车式2种。数量配置参照床机比例(8∶1)。条码腕带属于耗材,有热敏和碳带2种材质,各有优缺点,对儿科患者,腕带有更严格标准。如医院规模大,病区分散可将腕带打印机设立在每个病区,但成本会相应增加;如医院规模小,病区集中,腕带打印机可设立在入院处。输液贴需要设置一维或二维条码位置,最好置于远离护士签名处。同时随着PDA的上线,瓶签使用量增多(如静脉推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口服药等),前期应考虑储备备用瓶签。(3)网络准备:无线网络全院覆盖需要进行详细的论证,最终决定选择符合802.11 n标准,同时满足2.4G/5.8G 2个无线频段智能切换设备,频点规划结合医院建筑情况,进行合理布署。服务器配置为双机冗余,以充分保证业务的连续运行。

1.2.4 确定上线步骤 该院病区大楼共有4栋,因此采用分楼栋上线模式,共4批。上线步骤均为4步:网络/硬件准备阶段、培训阶段、上线运行阶段、巡查整改阶段。第1栋楼开始第3阶段时,第2栋楼做第2阶段,第3栋楼做第1阶段,如此循环,共2个月完成4栋楼PDA扫描上线工作。

1.2.5 有序开展上线工作 项目组成员中信息中心人员负责硬件、网络和分发设备;护理部负责临床培训,使用情况反馈等工作,并及时沟通,有序开展上线工作。

1.3 移动护理系统的临床应用

1.3.1 核查患者身份 护士执行给药或护士操作前,“3查7对”后使用PDA进行患者腕带和瓶签扫描,以进一步核查患者身份。

1.3.2 完成输液巡视、病区巡视记录 护士巡视输液和病区时,可扫描液体瓶签或患者腕带来完成,并将记录通过勾选方式直接录入电脑,巡视记录单可不做打印。

1.3.3 护士部分工作移至患者床旁 护士可通过PDA在患者床旁进行各项评估,通过点选相关指标,评估分数可自动计算并保存电脑。

2 结 果

2.1 PDA临床使用满意度调查结果 本组通过德尔菲法自行设计问卷,各维度Cronbach′s系数为0.748~0.863,2013年3~4月对该院已使用PDA半年以内的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1份,有效回收率为98.1%[9]。结果显示护士对PDA临床运用的评价,平均得分为(2.99±0.91)分,其中年龄越大、工作时间越长、使用PDA 时间越长的护士评价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对PDA操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2.88±0.91)分,其中护士的年龄、职称、工作时间、使用PDA时间与满意度呈正相关(P<0.05);且护士对PDA的评价与满意度也呈正相关。与有关研究结果较一致[10-11]。

2.2 PDA在输液治疗中的扫描率 2013日7月18日全院上线后,8月份开始统计PDA在输液治疗中的扫描率呈增长保持平稳状态,维持在50.%左右。见图1。

图1 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PDA的静脉输液扫描率

2.3 给药差错率结果 2013年使用PDA后,给药差错事件比2012年下降20%。

3 讨 论

3.1 移动护理系统在临床工作应用中的优势

3.1.1 PDA可保障患者身份核查正确性 PDA作为临床核对增加的一道防线,在确保患者身份信息方面有显著效果,因此可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但是当人为贴错瓶签,PDA的辨认工作将无法发挥作用,因此PDA的核对步骤是在护士执行完“3查7对”以后。

3.1.2 移动护理系统节约部分护理书写工作量 移动护理系统改变护士输液巡视和病区巡视记录模式,通过扫描,勾选的形式完成,减轻护士书写工作量。

3.2 移动护理系统在临床工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2.1 网络信号存在断续 PDA使用中临床反映最大的困难是网络信号问题,该问题不仅与信息中心的布网有关,也与病房结构、硬件网卡的配备、病区部分射频设备有关。因此,需要各部门合作协调网络信号问题,通过加装信号接收器,或者在病房中布置AP等方式来解决。

3.2.2 PDA数量配置问题 该院对PDA配置数量为床机比8∶1,但ICU(重症监护室)配置明显不足。PDA使用高峰主要出现在上午和下午的集中治疗时间段,而其余时间段会出现PDA空闲;此外PDA主要作用还是作为扫描设备,建议增配PC机完成护理文书的录入工作。

3.2.3 护士满意度不高,扫描率有待提升 该院上线半年后,通过制定问卷对医院981名护士进行PDA使用满意度调查,满分5分,平均分为(2.99±0.91)分,满意度不高的原因:软件流程不合理,终端产品不方便输入,电池蓄电能力不足等,直接影响扫描率。同时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有不可预计的突发事件,不能立刻扫描,如抢救患者时执行口头医嘱,无法扫描;条码打印机出现问题,打印的二维条码无法扫描,医师临时停止或更改医嘱,原医嘱仍在系统中。针对这些问题,台湾部分医院采取补扫描模式。

3.3 移动护理系统在临床工作应用中的解决方案

3.3.1 合理开展培训 该院在实施过程中经历2种培训模式,一是工程师向该院护士进行大课培训;二是护理部先培训10名护士,再由科护士长协助10名护士分片区在每个科室进行培训操作演示,工程师协助培训现场答疑。2种培训模式,护士反映第2种方式较好。

3.3.2 持续开展护士满意度调查 医院护士满意度调查,可以真实反映出护士对移动护理系统使用的接受程度,针对护士不满意的方面做进一步改进。因此,前期调查对象为使用半年以内的护士,后期将对使用1年的护士再进行调查,并做比较分析。

3.3.3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升PDA扫描率 护理部通过在部分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科室扫描率有一定成效,说明护士态度对PDA的使用率有直接联系。

3.3.4 提升护士使用移动护理系统的积极性 可以通过绩效考核、数据统计、保障患者安全等方式,让护士体会到移动护理系统能给临床工作带来便利,从而增加护士使用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移动护理系统作为近年来一种新系统已逐渐进入临床工作中,其优缺点也比较明显,从最初一致好评到现在优缺参半,对其发挥的作用和使用范围更加清晰。PDA在确保患者安全方面有突出作用,通过改变培训模式、满意度调查、品管圈活动、工作流程改造等方面可进一步提高使用率。

[1]SauserGD.TheuseofPDAsinhealthcareposesrisksandrewards[J].JournalofHealthcareFinancial Management Association,2002,5(2):86-87.

[2]Bosma L,Balen RM,Davidson E,et al.Point of care use of 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for patient consultation man-agement:experience of an intravenous resource nurse team in a major Canadian teaching hospital[J].Computers Informatics Nursing,2003,21(8):179-185.

[3]McCord L.Using 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to streamline the OR workload[J].AORN Journal,2003,78(34):996-1001.

[4]Chang P,Su YS,Zeng YM,et al.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triage-based,mass-gathering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PDA support systems[J].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2004,12(11):227-235.

[5]Rodriguez NJ,Borges JA,Crespo G,et al.Users can do better with PDAs than paper:a usability study of PDA-based vs paper-based nursing documentation systems[J].Lect Notes Coput Sci,2009,56(16):395-403.

[6]Lee TT.Adoptiong 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system:application ofLewin′s change theory[J].J Adv Nurs,2006,55(4):487-496.

[7]Lee TT.Nursing administrators experiences in managing PDA use for inpatients units[J].Copput Inform Nurs,2006,24(5):280-287.

[8]刘立捷,李莼,严静冬.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1,18(5):49-50.

[9]肖爽,赵庆华,肖明朝,等.护士对临床使用个人数字助理的评价与满意度调查[J].重庆医学,2014,43(31):4136-4139.

[10]李森,王冷,吴晓英,等.护士对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的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69-71.

[11]李森,吴晓英,王冷,等.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3,28(5):218-220.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e of mobile 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 in nursing work*

XIAOShuang1,WANGYou-jun2△,XIAOMing-zhao1,ZHAOQing-hua1,LUYe3,LIUYue4

(1.DepartmentofNursing;2.DepartmentofFinancial;3.DeptmentofNet-Center;4.DepartmentofGastrointestinalSurger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Chongqing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16,China)

Objective To assay the implemen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obile nursing system in clinical nuring Methods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obile nursing system,and propose improved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usage of clinical nurse,.Results The clinical nurse satisfaction scores for PDA was 2.99±0.91,intravenous infusion scan rate remained at 50.00%,the administration error event rate decreased by 20% in 2013 compared to 2012.Conclusion PDA have impacted on the protection of patients′ identity verification accuracy, changing the training model、doing satisfaction survey、impling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and reconstructing work flow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mobile 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 scan rate; satisfaction

2010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专科护理基金资助项目(财社[2010]305号);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计划项目基金资助(2013-2-001);2011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科研基金资助(HLJJ2011-05)。

肖爽,女,硕士,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师管理、信息化研究。

△通讯作者,E-mail:5431984@qq.com。

10.3969/j.issn.1672-9455.2015.11.010

A

1672-9455(2015)11-1520-02

2014-12-15

2015-02-10)

猜你喜欢

输液护士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