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豆引种品比试验
2015-03-15王彦琪乔娜
王彦琪,乔娜
(1.宁夏原种场,银川,750021;2.宁夏农业学校)
大豆营养全面、含量丰富,其中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含有多种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中国是大豆的故乡,而东北是最适宜种植大豆的地区之一,随着国外大豆对我国大豆市场的冲击,大豆的种植面积大幅度降低,我国已经从大豆主要出口国变成了大豆进口国,而一味的依靠进口来满足我国大豆市场的需求,一方面不利于我国对大豆市场的宏观调控,无法保障豆农的利益;另一方面无法保证我国大豆的质量安全,最终将导致我国大豆种质资源缺失。因此,我国大豆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宁夏地区种植大豆的历史悠久,近年来多以小麦套种大豆、玉米套种大豆以及单种大豆等方式广泛种植[1],虽然宁夏引黄灌区的大豆生产水平较低,但单产表现在我国名列前茅。引种是品种改良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解决品种问题的一个多快好省的途径[2]。为促进本地区的大豆种植和产业发展,丰富育种资源,保障豆农利益,特从国内的科研院所引进一批大豆品种在宁夏种植,进行生态适应性、丰产性和农艺性状的鉴定,以期从中筛选出适合宁夏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为宁夏种植大豆品种筛选研究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3 年4~10 月在宁夏原种场区试验站科技示范园区杂粮示范区进行。试验地土壤为灌淤土,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力水平较好,该田块3 a 内未种过豆科作物。
1.2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8 个,分别是铁01090(辽宁省铁岭大豆科学研究所)、辽豆24(辽宁省农科院)、深农99-882(深圳农科院)、K 丰70-1(宁夏原种场)、辽豆18(辽宁省农科院)、晋遗42(山西省农科院)、K 丰73-2(宁夏原种场)、、承豆6 号(宁夏原种场,CK)。
1.3 试验设计与实施
每1 个大豆品种为1 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 次,小区面积20 m,行长8 m,每区5 行,行距0.5 m,株距0.1 m,密度19.95 万株/hm2,3 月中旬重耙地1 遍,镇压保墒后4 月下旬采用小圆轻带耙轻耙2 遍后耱平待播,后期每1 hm2播基肥磷酸二铵150 kg,硫酸锌75 kg,复合肥150 kg,硫酸钾镁75 kg。4 月底人工开沟点播,每穴播种3~5 粒。5月下旬第1 次人工中耕除草,6 月中旬间苗1 次,6月下旬第2 次人工中耕除草并灌1 次水,追施尿素105 kg/hm2;5 月20 日用高效氯氟菊酯防治菜青虫;6 月12 日用吡虫啉防治蚜虫,7 月1 日、8 月4 日用
劲彪(高文氯氟氰菊酯)、阿维·哒螨灵防治蚜虫和红蜘蛛;9 月3~24 日分5 次收获完毕,分批用棒槌人工敲打脱粒。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 可知,参试品种生育期为124~146 d,其中铁01090 和K 丰73-2 熟期最短,为124 d(较CK 短21 d),辽豆18 和承豆6 号熟期最长,为146 d,其余品种介于124~146 d,总体上,2013 年参试的品种熟期差异较小。
表3 不同品种产量性状及产量表现
2.2 农艺性状
由表2 可知,所有参试品种株高为87.6 ~135.1 cm,K 丰73-2 最低,为87.6 cm;承豆6 号最高,为135.1 cm。K 丰73-2、辽豆18、K 丰70-1、深农99-882 叶形为卵圆形,承豆6 号为披针形,其余均为椭圆形。除深农99-882、辽豆18、承豆6 号花色为白色外,其他参试品种均为紫色。除K 丰70-1、晋遗42 茸毛为棕色外,其他品种均为灰色。除深农99-882、辽豆18 为亚有限结荚习性,其他均为无限结荚习性。除深农99-882 株型为收敛形外,铁01090、K 丰70-1、K 丰73-2 为半开张形,其余均为开张形。 深农99-882、K 丰73-2 表现易裂荚,其余为不易裂荚型。 除铁01090 和承豆6 号外,其余参试品种易落叶,落叶均为95%以上。
2.3 产量性状及产量表现
由表3 看出,所有参试品种的低荚高度在13.5~40.4 cm,深农99-882 最高,为40.4 cm;K 丰73-2最矮,为13.5 cm。主茎节数范围在16.8~21.3 节,其中K 丰73-2 最少,为16.8 节;深农99-882 最多,为21.3 节。有效分枝范围在0.5~2.2 个,其中承豆6号最少,为0.5 个;K 丰73-2 最多,为2.2 个。单株有效荚数范围在30.9~51.3 个;深农99-882 最少,为30.9 个;晋遗42 最多,为51.3 个;辽豆18 次之,为43.1 个。单株粒质量在13.3~24.4 g,晋遗42 最高,为24.4 g;其次承豆6 号,为19.8 g;深农99-882 最低。单株粒数范围在64.7~121 粒,最高的是晋遗42,为121 粒;铁01090 次之,为92.2 粒;深农99-882 最低。 百粒质量在20.3~22.9 g,K 丰73-2最低,为20.3 g;承豆6 号最高,为22.9 g。
所有参试品种产量为188.45~292.24 kg/667 m2,其中晋遗42 最高,为292.24 kg/667 m2;深农99-882 最低,为188.45 kg/667 m2,较对照减产26.6%,产量排列在前3 位的品种分别是晋遗42、承豆6号、铁01090。
3 讨论与结论
通过对来自各省的8 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产量为2 638.3~4 091.36 kg/hm2,排列第1 位的品种是晋遗42,较对照承豆6 号增产13.8%;其余品种产量均低于对照。且该品种低荚高度为18 cm,主茎节数20 节,有效分枝2 个,百粒质量20.4 g,均排名所有品种第2位;有效荚数最多,单株粒质量最大,为24.4 g,单株粒数最多,为121 粒,667 m2产量最高,为292.24 kg。
综上所述,晋遗42 农艺性状表现较好,产量性状排在参试品种第1 位,且适宜本地种植,有引种改良当地品种的前景,可在后续几年继续进行试验。
[1]李瑞莲,杨建忠,黄玉峰.大豆评比试验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9):7-8,10.
[2]张子金.中国大豆育种与栽培[M].长春:吉林农业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