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獒·藏鼓·神山圣湖

2015-03-15赵红继编辑柳向阳

中国三峡 2015年10期
关键词:圣湖纳木错藏獒

文/赵红继 编辑/柳向阳

藏獒·藏鼓·神山圣湖

文/赵红继 编辑/柳向阳

西藏旅游沿途,地理风光美轮美奂。 摄影/赵红继

藏 獒

早就听说西藏有一种名犬叫藏獒,传说这种犬威猛无比,很是厉害。

见到纯种藏獒是在2007年夏天,地点是在西藏海拔5000米的那拉山口。关于它的形象之前我看过一些文字介绍,也看到过一些图片,还听人讲过有关它的一些故事,我的头脑里是有过一个形象轮廓的。但是,当真的藏獒突然立在我面前时,它的威猛程度还是颠覆了我原有的想象。它身上射出一股寒气,让我下意识后退了两三步。

海拔5000米的那拉山口,风特别大,气温低,氧也稀薄,人从车里下来,遭遇山风寒流袭击,呼吸也跟不上平时的节奏,身体是飘忽的。那家伙套着锁链,被一藏族汉子牵着。它不是站着而是坐着,两条后腿压在屁股下面,两条前腿直立着,头颅高昂着。突然发现,这种坐姿甚至比立姿更有名犬范儿。

这是一只纯黑的藏獒,没有一丝杂毛。它的眼是三角型的,被长长的毛发遮掩着,眼球为黄褐色的,像在毛发深处里藏着的两把利刃。这双眼睛深邃且神秘,那眼神除了凶猛,似乎还有一种天生的对陌生人的敌意。

藏族汉子一开始不允许我们和藏獒合影,我说我不合影,只想给它拍几张照片。藏族兄弟同意了,把锁链“哗啦哗啦”抖动几下,示意藏獒精神点。那家伙像接了命令,忽地一下站了起来,随即打了个抖颤,鼻子“呼哧呼哧”响了两闷声,果然更加威风凛凛。

上:2014年5月,西藏,藏獒。 摄影/刘文/CFP

下:2012年10月4日,经幡下的藏獒。 摄影/彭华/东方IC

一阵劲风从藏獒的背面扫过,又密又长又黑的毛发瞬间改变了走向,像一团黑色的火焰在风中燃烧,模样极其怪异与恐怖。我壮了胆,朝藏獒跟前挪了两小步,想靠近些又不敢太近,怕数码相机的镜片反光会给它带来不适,还担心相机的“咔嚓”声会引起它的反感。好在我按动了好几下快门,那威猛的“哥们儿”并没有动静。

藏獒实际上是一种狗,是雪域高原的特产,人们俗称藏狗、羌狗、蕃狗、天狗。狗的种类很多很杂,算起来可能有数百种。依我看,驯化的狗类对人类的依赖性很强,因此我想人类喜欢狗也可能就是看上了狗的这一特点。

据说狼和狗原先是一对兄弟,狼是兄,狗是弟。一天上帝对兄弟俩说,你们想要自由还是想要安逸?兄选择了自由,弟选择了安逸。兄追逐自由之梦进了深山大漠,但为了生存下去,一生都疲于奔命,猎取食物,躲避猎人的枪弹,演变成了凶残的狼。弟想要安逸的生活,匍伏在人们的脚下,温顺地去讨好人类,这就是现在狗。狗类的命运比其它家畜类的命运好得多,它一旦成了人类的宠物,这些狗享受了与人相差无几的待遇,比一般人还殷实富贵甚至是过着奢华的生活。这是狗的能耐,也是狗的悲哀。

但是我要说的藏獒却很不同。它虽然属狗类,但却大不一样。藏獒不是以巴结讨好主人谋口饭吃的,它是有实力有担当的。据说,狗一般是打不过狼的,藏獒却不同,别说藏獒遇上狼群没有丝毫怯懦,就是老虎、猎豹闯入主人的羊圈,藏獒也会舍生不顾,迅猛发起凌厉攻势,与比自己个头大几倍的老虎、猎豹一拼高下。藏獒威猛、勇敢但不凶残,它忠诚于自己的主人。据说它一生只效忠一个主人,如果主人临终前把藏獒托付给另外一个主人,这富有灵性的藏獒就会为新的主人效力,否则,宁死不从。虽然藏獒也是狗,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狗。藏獒所独有的天性和品质是一般狗所不具备的。

西藏风光。 摄影/赵红继

出于对藏獒的敬重,我这个从不与宠物狗逗乐的人,居然突然生岀与藏獒套套近乎的冲动。拍照之后,我大着胆子走近它,想用手抚一把它那长而飘逸的毛发。我用眼神征求主人可否,藏族汉子可能觉察出我对藏獒的敬意,点了下头。我便蹲下身子,用右手从它的脑门往后抚慰,那毛发浓密而厚重,能感觉到毛发下面结实而健硕的体魄。那威猛的主儿并没回应我的抚慰,依然保持着原有站姿,不卑不亢,我观察它的眼睛,它的眼睛半天都没眨一下,凝视着远方的雪山,神秘而深沉。

我告别藏獒,却一直在想,藏獒兴许代表着一种精神,代表着一种文化,代表着一种哲学。我们不妨换一双藏獒之眼去看世界,用藏獒一样的品质去面对社会,用藏獒一样的良好心态和强健体魄去搏击人生。我敬佩藏獒,我觉得它的身上有一种人要学习的东西。

藏 鼓

藏鼓不是鼓,是一块石头。

这石头比拳头略大一点,形状如同那种敦实的鼓,这块石头是在西藏神湖纳木错附近发现的,玩石的朋友老汪当即给它取名藏鼓。细看倒也形似,也就认同了。

我不是玩石之人,对石头既不痴迷也无考究,当然也常听玩石的朋友们谈论石头,偶尔到石市上转转,饱一饱眼福,仅此而已。

藏鼓是西藏之行的一大收获。

同行中有几个是“石痴”,无论在哪儿,见到河滩里花花绿绿的石头就走不动了。那是我们一行从纳木错观光返回的途中,汽车沿着一条峡谷行驶,这峡谷里有一条河。河不大,水也不深,但河床有点宽,满河床的石头,自然吸引了“石痴”们的眼球,于是车停了下来,便在那河滩里寻宝了。

西藏神山圣湖。 摄影/赵红继

起初我没有下车,因为那里是海拔5000米的地儿,后来被同行之人的精神感动,也下车就近转悠。西藏的天很怪,头顶上一块厚云飘过,便噼里啪啦地下起雨来。我想这雨一下,捡石头的朋友便会上车躲雨,殊不知这雨水洒在石头上使原来灰蒙蒙的色彩绚丽起来,雨水反而给石友们注入了巨大的激情。我想高声呼喊他们不要淋雨,以防感冒,高原缺氧的地儿最怕感冒的。可我用了很大的力气,喊出的声音并不大,我感到胸闷、气短,准备上车避雨,不再与什么石头较劲,就在我欲转身之际,眼前被一道亮光所吸引,定神一看,在一丛草缝里,一个白纸团样的东西,我走过去蹲下来,把草分开,把那个白色的东西抠出来,原来是一块石头,一块圆滚滚的白色石头。那石头三分之一露在外面,三分之二埋在泥土中。

后来在车上,石友们虽然湿透了衣服,但瞅着自己捡来的石头,个个兴奋无比,不经意间,“石痴”老汪突然发现了我这个后来被他们称之为“藏鼓”的石头,大为惊讶,于是满车的人都在惊讶之中说这才是个好东西,这真是个好东西!便夸我“老赵”是“慧眼识珠”,是“无心插柳”啊。其实那个石头当时满身泥巴,并无看相,我也并不当真。

老汪是个爱石如命的汉子,把“藏鼓”放在掌心啧啧了半天,见我无动于衷,便动起了心思,于是要我开个价,他要买去收藏,且非常诚恳。我哪能如此见钱眼开,但见老汪的确心爱,我便说,你喜欢我就送予你了。老汪满心欢喜,但突然意识到有夺人之爱的嫌疑,便恋恋不舍地又放到我手上,说:“那怎么可以,那怎么可以。”

后来回到家里,我在老汪的指导下,把这块石头先洗去泥巴,晾干了放在兑了水的盐酸里浸泡,又拿牙刷轻轻刷之,果然这白石上的污渍斑点也就不见踪迹了,再把这块石头放到开水里煮,煮得石头发烫,便用凡士林涂沫,凡士林在滚烫的石头上立刻融化了,一遍一遍地涂抹,十数遍,那石头也就变得油泽光润起来,完了再拿一透明塑料布把石头包裹好,置于阳台通风透光处晾晒了半月,打开塑料布,擦净石头上的凡士林,这石头不但一下子好看起来,而且便有了灵气。

我给这藏鼓精心觅了一座子,这藏鼓就立在这褐色实木座上。座子颜色深沉而古朴,石头光亮而鲜泽,形成了一定的反差,搭配得很好。这藏鼓就置于我家博古架的最显眼处,我每天从外面回来,第一眼便看见藏鼓。很多时候,我会站在藏鼓前面仔细打量,也有时候我会把藏鼓从木座上取下,站在阳台的亮处反复端详,越发觉得这个不经意捡来的石头越看越有味道。它个头不大,不足一公斤,或放在掌上,或置于案头,或随意把玩;它有模有样,有棱有形,虽纯属天然,但仿佛按了人的意志形成;它润滑有光,通体透明。原先埋在泥土中的一面,经洗浸之后颜色变成了桔红,桔红色面积不大,向外拓展,逐而淡之,成了鹅黄,这鹅黄面积亦不大,没入了纯白之中,在光的作用下,这藏鼓红中透着白,白中透着橙,橙中透着晶,煞是美好。

在藏人心目中,山为神山,湖是圣湖,石头也有佛光灵气。这石头来自海拔五千多米的神山念青唐古拉雪山的脚下,来自被称为天湖、圣湖的纳木错湖之滨,因而我相信这藏鼓是有灵气的。

神山圣湖

西藏被称作世界屋脊,离天最近的地方。想象之中,缺氧缺水,其实不然,缺氧但不缺水,不但不缺水,我还忽略了这世界屋脊有一美誉——“世界水塔”。

荆楚版图,被称为“千湖之省”,可到西藏跑了一圈,发现这雪域高原的湖泊或许压根并不比荆楚的少。在祖国大地上众多的湖泊中,有些名气的,我也拜见过一些,比如杭州的西湖、江汉平原的洪湖、武汉的东湖、无锡的太湖、安徽的巢湖、江西的鄱阳湖、湖南的洞庭湖等等。这些湖大都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赋中占有一席之地,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事件和现代中国革命大事记中也都有过光荣记载,如今都是旅游胜地。但是自从见了雪域的圣湖,我就觉得上述等等湖泊仿佛也就算不得什么名湖美湖了。

要进藏观高原圣湖,自然离不开观高原的神山,要赞美这高原圣湖,自然也少不了要夸夸这高原神山,因为,这圣湖总是相伴神山而生,神山是圣湖的生命之源。凡到过西藏的人,回来后少不了带上厚厚一叠照片,印在照片上的画面除了寺庙僧侣、藏族服饰、转经筒、耗牛和绵羊之外,就是大量的湖泊、雪山、蓝天和白云了。

圣湖和神山是一对恩爱夫妻,圣湖是妻子,淑静温婉美丽;丈夫是神山,挺拔而坚强,身披白色盔甲,直刺苍穹。

高原湖泊众多,各有各的芳名,没有哪一个湖叫圣湖,但藏人长期以来由于对湖的顶礼膜拜,湖便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圣湖;高原名山遍布,同样各有各的威名,没有哪一座山叫神山,但藏人几千年形成的对名山的崇拜,山就成了他们心目中的神山。

念青唐古拉山,这座主峰海拔7000多米的神山坐落在青藏高原的中部,自西向东600公里,它西接岗库卡耻,东南延伸与横断山脉的舒拉岭相接,她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的两条分水岭,同时将西藏分为藏北、藏南、藏东南3大地域。“念青唐古拉”,藏语意为“灵应草原神”,由此可见藏民对他的崇敬和希望。青藏公路两侧的草原上,西北——东南走向排列着念青唐古拉山脉的4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在其周围还聚集着30多座6000米以上的雪峰。这4座山峰及其周边地区曾受到强烈的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了如今陡峭的山岭,尤其西北坡更是陡峭异常。山势笔直,险要壮观。主峰顶部形似鹰嘴,多断岩峭壁,白天云雾缭绕,常年为冰雪覆盖。

圣湖纳木错,就是雄伟念青唐古拉山美丽的妻子。纳木错,藏语意誉为“天湖”,是我国第二大的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是第三世纪末和第四世纪初,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峭盆,后因西藏高原气候逐渐干燥,纳木错面积大为缩减,现存的古湖岩线有3道,最高一道距现在的湖面约80米,湖滨平原牧草茂密,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好地方。圣湖纳木错象一面巨大的宝镜子,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湛蓝的天,碧蓝的湖,白雪、绿草、牧民的帐蓬和五颜六色的山花,交相辉映,组成一幅自然美丽动人的画面。清晨,湖面雾霭茫茫,周围群山若隐若现,太阳升起,云消雾散,清风拂面,浩瀚无际的湖面荡起涟漪,真似美丽的妇人,手挥素巾的注视着来人。这时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格外清晰,牧场一片浅绿,山体红黑间杂,峰顶白雪皑皑,主峰如一个威武的藏巴汉子守护着情人纳木错湖。5000米海拔气候瞬息万变,时而狂风大作,时而乌云盖天,风雨过后,湖面依然波光粼粼。到了傍晚,湖水被夕阳的余晖照得霞光闪烁,煞是好看。

阿里,别说在内地人看来她很遥远,就是在藏人眼里,也是“天际”。距离圣地拉萨2000多公里的阿里,被称为“西藏的西藏”,“世界屋脊的屋脊”。

藏族老人。 摄影/赵红继

《大藏经·俱舍论》中记载有,印度往北过九座大山,有一大雪山,雪山下有四大江水之源。佛经说的大雪山就是神山冈仁波齐,而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圣湖玛旁壅错和“鬼湖”拉昂错。

要说神山,岗仁波齐峰在藏人心目中的地位可谓第一神山。他高6600多米,是被藏人称之为雪山之王的冈底斯山的主峰。这里发育了250多条冰川,面积达150平方公里,这些冰川带来了大量的水源,不仅使得冈仁波齐成为恒河、印度河和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同时还源源不断地为圣湖玛旁壅错和“鬼湖”拉昂错提供水源。岗仁波齐外形如巨大的水晶钻石,四周有八瓣莲花状的群峦护绕,雪峰洁白晶莹,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圣、鬼两湖不仅相隔不远而且两湖有水路相通。鬼斧神工,这姊妹两湖并肩而立,水质完全不同:圣湖的水清洌甘爽,鬼湖的水苦涩难咽,这两极的对立让我不禁想到本尊与佛母的相拥的大象征。站立在两湖之间会看到,圣湖和鬼湖同样在一阵柔风中轻轻起伏,没有炫耀没有悲戚,只有千年的守候。

神山圣湖被藏传佛教、喇嘛教、印度教等教派信徒看作是圣地和“世界中心”。西藏的神山圣湖周围各教派的寺庙林立,古迹众多。

无论是念青唐古拉山还是岗仁波齐山,无论是天湖纳木错还是圣湖玛房雍错、拉昂错,还有众多的神山和圣湖,每年都有大批信徒不远千里来神山圣湖朝圣,特别是藏历新年,朝圣者更是云集神山和圣湖四周,成群结队的信教徒一步一叩,转山围湖,蔚为壮观,那虔诚的朝拜和五体投地的叩拜更增加了山湖的神圣。

神山圣湖,青藏高原绝好的景色,与神山圣湖终身相伴的牧场,碧空、圣水、白雪、蓝天,使神山圣湖的景色达到了极致,浓郁的藏民族文化又使这神山圣湖更加地莫测与神秘。

猜你喜欢

圣湖纳木错藏獒
轻轻松松聊汉语 纳木错湖
狼与藏獒(长篇节选)
《自行车妙用》
雪山圣湖与气候关系的若干探讨
想变成藏獒的兔子
纳木错湖的蓝色魅力
诺米亚暗影之病毒危机(大结局)
想成为藏獒的兔子
圣湖 信仰的延续
转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