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孔不入”的科技外挂

2015-03-15/张

商业文化 2015年24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科学科技

文 /张 云

“无孔不入”的科技外挂

文 /张 云

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做比较准确的规划。

开篇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科技?你可能会说,科技就是科技,哪还用问什么是科技?地球人都知道的定义。现如今人们最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联在一起,统称为“科技”。实际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做比较准确的规划。

而哲学上对科技的定义是发现或发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各种物质通过这种联系组成特定的系统来实现特定的功能,这样的定义也直指科技的本质。

人的思维方式各有不同,对于科技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在笔者看来,什么是科技?记得在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美剧(姑且这样称之,那个时候“美剧”这个词还没流行),具体名字不记得了,只记得里面男主角有一辆无所不能的汽车,它就像伙伴一样跟随着主角一起战斗,既可以无人驾驶,又可以像装甲车一样防弹,还可以像坦克一样,开炮、扫射、碾压敌人。在当时看来,感觉这辆车简直是无所不能,笔者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也能拥有这样一辆车(小孩子的思想总是天真烂漫的,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要问什么是科技?这就是科技。既能够挑战人类的想象力,高大酷炫,又在科学的实践范围之类,具有相当大的可行性。就以这辆车为例,很多在当时看来不可能实现的功能,现在已经实现了。比如无人驾驶,如今谷歌公司推出的导航系统就可以实现汽车的无人驾驶。还有声控,远程激光控制等等功能,如今都已经实现,或者快实现了,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科技就像一个外挂,无孔不入地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幅度提高人类的发展水平。总之还是那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可否认的是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业的迅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

科学与技术

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什么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就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自己所用,为大家所用的知识。需要指出的是,因为人们研究客观事物的不同,科学与科学技术是两个可以互相转化概念,也就是科学可以说成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也可以是科学。比如汽车发动机理论相对汽车这个事物而言,这个理论就可称之为汽车发动机科学,而汽车理论就是诸如发动机科学、机械传动科学、电子科学等科学综合应用的汽车科学技术;而发动机理论也是一门科学技术,是包含材料科学、燃料科学、力学等科学综合应用的科学技术。所以,讲科学和科学技术要有针对性,否则科学和科学技术的概念就容易混淆。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因历史时期而不同,从技术领先到科学领先发展,从技术与科学分离到科学与技术精密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更加使科学的基础研究与技术的应用开发之间的时间缩短,尤其系统科学的诞生,导致了自动化、计算机、通讯技术从科技到产业化的迅速转化,而系统科学应用于生物医学又导致了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之间偶合,将迅速导致系统医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的应用,从而导致个体化医学、转化医学与医疗工程化系统的生物医学与生物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越来越凸显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了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网络等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载体。同时,它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

正如笔者认为的那样,时代前进的脚步一日千里,科技也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并且从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昔日泥泞不堪的小道已被宽阔干净的柏油马路所替代;跋山涉水的千里之行已被现代交通的方便快捷所占领;给人送信的信客已成为永远的回忆被定格在历史的那一刻,取而代之的是手机、因特网、视频系统。不知不觉,科技已在悄悄地改变着这个世界,改变着你我的生活。当我们发觉的时候会发现,许多原本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在早已司空见惯。

一、民以食为天

世界上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是农业大国。这样的一种说法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中国的粮食产量很多,国人可以完全不用为粮食问题担忧。其实并不是如此,中国是农业大国不错,但这样的农业大国并非是指粮食产量大国,而是指中国农业占GDP中的比重较高。所以,才被称之为农业大国,而农业大国并非粮食产量就一定高。

中国不仅是农业大国,更是人口大国,粮食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致力于解决的大问题。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再没有比吃饭问题更应该让人重视的了。

2011年9月19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其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创造了杂交稻世界新记录。这一农业科技上的重大问题再次为中国粮食产量问题的解决,减轻了负担。

二、条条大道通罗马

农村有一句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其实不仅仅是地方,国家要想要繁荣富强,便捷高速的交通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交通运输工具的快速变革,使得天堑变通途,原本要坐一天的火车,再坐一天的汽车,然后坐一天牛车才能到达的地方,现在可以一趟飞机,一班高铁,几个小时就能够抵达了。其实不仅仅是现实的交通网络,虚拟通讯网络现在也是快速发展,古时候要几个月才能收到的信件,现在几秒钟就可以完成。网络高速公路,让偌大的星球变成了“地球村”,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这样的改变,尤其是上一代的人们,感受颇深。闲余时间常听妈妈提起她小时候上学吃过很多苦,每天鸡叫第一遍就起床,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还要经过坟地,每次走得胆战心惊。回到家也忙着帮父母务农,没时间看书。她说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可好了,上学、工作坐几分钟车就到了,每天都有时间休息娱乐,电视电脑样样精通。

三、上天下海展国威

“天宫一号”“神州十号”相继升空,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水平已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蛟龙号”的不断下潜,不断刷新着“中国深度”。这些以前不敢想象,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极限挑战,如今都一一变成了现实,科技的力量使得不可能变成可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国威日盛,人民的自豪感也不断提升。

的确,大到国家科技,小到生活中的小零件,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科学技术的身影。举国欢腾的神舟火箭是千千万万科学家默默付出,呕心沥血历尽挑战研发出的。一张张写满演算的白纸,一次次富有挑战的实验,一章章费力得到的总结,一个个螺丝零件都承载了科学家们的艰辛,技术工人的辛勤。手机、电脑,人离开了它们几乎寸步难行,它们实现了通讯的便捷,资源的共享,也供人们消遣娱乐,广泛交友。甚至连小小的书,也蕴含着很多科技。从纸张的制造到刻板印刷,再经过修订,然后进行书芯、书封、套合加工,才能制成一本书。发达的科技点亮了我们生活的光彩,丰富了无聊时光,带来了方便快捷的生活。生活一天天美好,一天天灿烂。

四、科技、环保总相宜

但是,当我们沉浸在科技的进步带给我们的惊喜时,科技也带给我们惨痛的教训。西部大开发,昔日宁静的小镇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街道处处在施工,灰尘肆无忌惮地飘散在空中,青葱的小树套上一件灰色的大衣,一阵风吹过,惹得行人捂住脸赶紧逃离;雨天街道成了一片泥泞,稍不留意,就溅起满身污泥。笔者曾听见一个笑话:一个外地人去旅游,对着长江感叹“黄河啊!你的水果然那么黄!“我却一点也笑不起来,由于长江上游植被逐渐的消失,水土流失严重,泥沙随着雨水大量卷入江中,长江就有可能成为第二条黄河了。此外长江两岸一些重工业工厂排放污水,许多鸟类鱼类的尸体被冲到江岸边。江面上粼粼水波不再动人,不再洁净,青黄的水面上荡起一阵又一阵伤痛。不仅是长江、嘉陵江遭受污染,梁滩河、跳蹬河等还散发一阵阵恶臭。我们不禁痛心,科技的迅猛发展竟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我们不禁怀疑一些科技的崛起是灾还是福?

五、网络陷阱要警惕

人类发展着科技,科技改变着世界,同时也在渐渐改变着我们。网络中的陷阱使自我保护意识低下的青少年误入歧途——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开放的聊天,我们遗忘了中华民族的美德:礼仪,没有了问候,没有了关心,一切都随心所欲;知识的索取变得简单,但掉以轻心的我们难辨真伪,不能再将知识铭记于心……每天的光芒愈加黯淡,充斥着阴霾。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的是人,推动人创造的是科学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敢于怀疑,才能不断完善技术。三峡大坝的修建带给了我们福音,但长江水位下降,淤沙堆积,下暴雨容易导致山体滑坡,河道阻塞等问题不能忽视。我们也要不断创新,《我爱发明》的一档节目深深吸引笔者:一位女孩发明了鉴别假干洗的纽扣,有力地打击了不守诚信的干洗店的虚伪行为。科技本没有错,错的是人类盲目的心。我们只要在发展技术的时候,满怀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不做出破坏环境、自掘坟墓的事,我们的生活质量就会不断提高,就不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坚信,明天的光芒会更加灿烂!

带着对科学浓厚的兴趣,我们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发现生活的不便,做出有趣的小发明解决。不过要实事求是,不能纸上谈兵,凭空猜测。生活中的小事常常能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要知道,一颗苹果,就引出了万有引力。一步步努力,科技就能一步步发展,我们憧憬着,明日之光更炫目!

日本本田公司的“读心”机器人

未来科技大盘点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从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人类科技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同时这也为我们这颗美丽的星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依然在发展,科技依然在进步,未来10年、20年、100年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谁也说不好。但就像几十年前科幻电影里预言的那样,谁又能保证如今我们看似不可能实现,甚至只存于想象中的东西,未来不能变成现实呢?下面笔者就来盘点一下,现在未能实现,未来可能实现的高科技。

一、隐形眼镜能上网

预计出现时间:2030年前

你能想象有一天上网只有眨一下眼睛那么简单吗? 目前正在研究的一款隐形眼镜或许会让你明白一切皆有可能。这种新式的隐形眼镜上排列着一个LED集合,这些LED组合可以在眼前形成各种图像。这种眼镜的大部分材料半透明,人们可以戴着它自由活动。

这种眼镜还将识别人的面部特征,并显示所见者的生平,还能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这样人们就可以看懂镜片上显示的字幕。 也许准备参加期末考试的学生们会是这种隐形眼镜的首批顾客,相信它也同样会受到科幻迷们的喜爱。

二、人体器官商店

预计出现时间:2030年前

若不幸遭遇车祸或疾病,人们可以从“人体器官商店”订购用自身细胞培育的备用器官。

科学家现在已经可以培育软骨、鼻子、耳朵、骨骼、皮肤、血管和心脏瓣膜。可以预见的是今后将能够提供现成的器官,人们只需取出受损的器官,然后按照需要植入培育的新器官。

三、读心术

预计出现时间:2030年前

目前的技术可以实现往中风瘫痪的患者的大脑中植入芯片,并将这个芯片同笔记本电脑连接。这些患者最终将学会如何利用意念编辑电子邮件、玩视频游戏和上网。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编订一本“意念词典”,而且已经研发出了一个可以破解脑电波信号的电脑程序。这使得从一大堆影像中识别出患者看到的特定影像将成为可能,而且仅仅通过检测其大脑的活动,就能够将这一影像还原。

日本的本田公司曾制造了一个机器人,戴着头盔的员工可通过意念控制机器人的活动。

四、灭绝动物复活

预计出现时间:2070年前

未来人类将能够拥有饲养灭绝动物的动物园。目前研究人员能够从已死亡25年的动物尸体上提取可用的DNA,将这些DNA植入到母牛卵细胞内,9个月后,一只克隆动物就诞生了,这样,这个物种就算是复活了。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科学科技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