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女性人格独立的思考
2015-03-15
1 前言
伊丽莎白出生在一个村子里的小地主大家庭,家里有四个姐妹,姐妹们一天天的长大,父母就开始张罗女儿们的婚事。在一次偶然的舞会上,富家公子达西爱上了我们的女主人伊丽莎白,想要和她缔结连理,然而伊丽莎白这时候对达西有着深深的误解,于是断然拒绝了他的求婚。后来的时候伊丽莎白有听了同村的一个军官的危言耸听,更加认为达西是个彻头彻尾的傲慢的败家子。后来伊丽莎白去了达西的村子才了解到他其实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大家都很尊重,于是和达西从新开始相处,在这个过程中,伊丽莎白断然拒绝了旁人的威胁,坚定要和达西相处,在这段相处的过程中,达西多次求婚,伊丽莎白的不同态度无不在彰显她的深思熟虑,一次比一次的态度更好,这其实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也和书中伊丽莎白的其他姐妹进行了对比,其他的姐妹都选择了金钱或者地位,亦或是外形等,只有伊丽莎白明白自己的内心,认真的考虑这段婚姻,体现了女性也可以追求自己所想,保持思想上的独立性。这也是伊丽莎白这一形象塑造成功的原因。
2 浅谈伊丽莎白进步的特征
2.1 不被世俗所影响
在文中,村里大多数的女子包括伊丽莎白的姐妹们在内,都是听从父母的安排,选择村里有钱的抑或是有权力地位的,更有甚者说是有一门手艺活的,大多数的女性都选择了走这些所谓的捷径。方面是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这样的,另一方面是女性的本质惰性,想要选择一种不太费力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伊丽莎白还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保持对爱和真理的追求是很可贵的,伊丽莎白这种不被世俗影响,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并且可以付诸于行动的作法是难能可贵的。塑造文中这个形象的作者,终生未嫁,相信也和文中的伊丽莎白一样,坚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愿意将就,不愿意被生活和周围的环境所同化,这个个性在当时的社会形态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这也是对女权的追求的一种体现,作者把所有内心的声音都寄托在了伊丽莎白这一形象上,我们从阅读这本书也可深深体会到女性独立的思想对于自身的发展来说是多么重要的。
2.2 敢爱敢恨
刚刚开始的时候伊丽莎白对达西是有很多偏见的,但是这些偏见消除后,她又能从新投入到这份感情中,最终和达西缔结连理。这也体现了主人公敢爱敢恨的特质。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都不可能是百依百顺的,有时候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并非都是看到的听到的那样,这就造成了彼此之间的误会,这有可能是生活对我们的考验,每一段真挚的感情都要值得其推敲。当误会解除后,我们应该做的事放下之前的感受,既然觉得这份感情里还有值得继续走下去的理由,就应该选择相信,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相信是开始,只有内心从新开始接纳,才能如期继续,否则就不应该继续,我们在这段感情里可以选择继续考验,当到了极限,内心的喜悦已经予以言表,这个时候就可以放下所有防备,放心把彼此交给对方。书中写的是达西和伊丽莎白的情感,实则是在讲述一个追求真理和自我的过程中,可以有心堵的时候,但是当选择继续赶路,继续朝着既定的目标赶路,那么就应该大胆往前,无论是荆棘还是玫瑰。
3 对感情观的影响
通过这本书我们应该积极的思考,通过这本书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3.1 每个人都有在追求自己理想生活和理想的权利,我们应该誓死捍卫我们的这份珍贵的权利,并将其付诸于行动。
3.2 如果对方的某些缺点是自己所不能容忍的、而且也是自己所无法改变的话,就应该果断选择放弃;当然也应该要珍视彼此,不要由于别人的一些话就改变自己的决定,幸福要自己去经营。
3.3 在追求爱情的路上,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明确自己的想法,切身将自己的想法付出行动,不要被社会同化,有时候的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千万不要因为贪图金钱、名利、美色等其他原因而草草决定自己的一生,不要将自己托付给自己所鄙视的人,要坚持寻找真爱,爱自己所爱,想自己所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应该激发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3.4 千万不要在失去后才知道珍惜,因为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人生在世,我没有必要为了为了谁而委屈了自己,幸福是靠自己追求的,为了幸福我们应该要勇往直前,因为遇到真爱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4 总结
通过阅读傲慢与偏见,我们要学会思考。对于人生和我们周遭的生活。通过这篇论文,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独立的人格对于我们追求理想的路上是多么的重要,有时候我们可以抛开一切,遵从内心的想法,做我们真正想要做的事情,追求我们真正喜爱的男人(女人),拥有独立的人格是非常有魅力的。有时候在屈服和崛起奋斗一次之间只是一念之差,我们应该为自己而活,金钱和地位等外在的时间迟早都会回报给我们,然而独立的人格是需要我们自己选择的并且这些是金钱和地位永远抵不来的。
[1]赵振寰.真正幸福的婚姻——谈〈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M].哈尔滨出版社.黑龙江哈尔滨,2006.
[2]谢秋花.婚姻是一种生存联盟——透视〈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实质[M].郑州出版社,2005.
[3]朱虹.张中载英国文学论文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
[4]李银河.女性权利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