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思想品德中的情感教育

2015-03-14

学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小学生

论小学思想品德中的情感教育

冯文平 (河北省任县天口学区 055150)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受教育的启蒙阶段,重视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如何开展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工作者关心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论述了情感教学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

小学 思想品德教育 现状情感教学 应用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内容,从广义上来看,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它主要以“五爱”为具体的教育方向,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学生成为一个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当前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长过分的呵护,形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行为习惯,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不可避免地会滋生不良思想倾向。小学生正是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如果在这时教育不及时,势必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重视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小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是小学教育的关键。

但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教学的方式上,仍然重视课堂说教,忽视实践教育,仍然以教师为主导,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课外实践锻炼,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不容乐观的,也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有的学生对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产生了一种厌学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教育。因此,重视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兴趣培养,重视情感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思想品德教育中情感渗透教育的内涵

教育规律指出,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在因素,要想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学生的内因才是最主要的。而情感教育就是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教师外在的因素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情感教学中不仅仅包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重要的是重视学生的情感提升,让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意识性等情感领域都能得到充分提高,使学生逐渐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品质、良好思想意志的优秀学生。

三、情感教学在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应用

教学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教师讲授的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但是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思想品德教育则侧重于课堂理论的教学,把学生当成是机械地接受知识的个体,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不利于教学过程的开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情感教育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重视学生情感的变化,能真正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通过教师身体力行,发挥教师模范带头作用

好的教师能获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靠的不是严格的教学手段,而是高尚的师德。法国儒贝尔说过:“对孩子来说,范例之重要远胜于批评。”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他们思想意识的养成其中一个主要的渠道就是在潜在意识下模仿形成的,尤其学生道德行为的构建,教师的榜样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本身就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向灯,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广大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深化思想认识,提高道德水平。例如,在学习《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告诉学生平时怎样去遵守交通规则,而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自身也要注意自己的交通行为,决不能在课堂上教育学生,而课下却言行不一。

(二)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了教育教学的情感态度,可以说教学过程是学生愉悦生活的体验,是学生情感活跃的状态。就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来说,其本身的理论性就比较强,如果在教学中机械地照本宣科,让学生被动地背诵知识,只会让学生感到乏味,不利于教学活动的积极开展。而良好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从教学实际出发,借助提问来创设情景,通过引入和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教学场景,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快速、正确、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情感活动与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不可分割的,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将学生看成是一个充满丰富情感的个体,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通过情感的激发和渗透来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思想认识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家庭教育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它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教育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项内容。家长是小学生情感上的依靠,父母的一言一行以及对于一些问题和事物的看法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对于孩子的态度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即民主宽容型、权威独断型、放纵溺爱型。可以说不同的态度类型决定了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决定了儿童成长的目标和方向。如果过于权威或者过于溺爱,都将对儿童的思想品德产生一定的影响,让小学生对于在学校学习的良好思想品行产生一种怀疑的态度,甚至会改变学生对于学校教育的认识,改变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因此,小学思想品德中,我们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互补作用,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促进与相互提高。

总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良好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我们必须要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情感教学的运用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为培养新时期的优秀人才而不断努力。

[1]肖雪.基于情感培养的教学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1).

[2]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王峥.我国中小学情感教育探析[D].河南大学,2002.

(责编 齐真)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小学生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