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干预的个案研究

2015-03-14王凤梅李艳玮张秋月朱玲春禹东川

中国康复 2015年2期
关键词:评测理解能力对象

王凤梅,李艳玮,张秋月,朱玲春,禹东川

高功能孤独症(high functioning autism,HFA)儿童的总智力商数分数>70,相对于大多数孤独症患者,其认知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等要稍高,但其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以及社会情绪能力仍存在较大的缺陷[1-2]。研究表明,情绪理解能力缺失是HFA最基础的缺陷之一,且会影响社会技能的发展[3]。因此,对HFA儿童进行情绪理解能力的干预意义重大。目前,对HFA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干预主要集中在(面部)表情识别方面,系统地针对HFA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干预研究较少[4]。且由于HFA儿童的个性化差异较大,往往很难进行大样本量的干预实验研究[4]。因此国内外在HFA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干预研究方面尚存在很大不足[4]。本文将系统开展对HFA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干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南京某孤独症学校学生档案中选择HFA患儿3例,根据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 诊断标准确诊,该3例患儿韦氏智力测验中智商评分均>75分。本研究经学校及3例HFA患儿监护人的同意,填写知情同意书。观察对象分别命名为A、B、C,其中A,女,5岁;B,男,6岁;C,男,6岁。根据患儿母亲的陈述和观察者的行为观察得出:A言语能力发展较好,刻板行为较多,具有社交障碍。B言语能力发展较好,语言仿说能力也比较强,但是其认知加工过程较慢,刻板行为较多,且存在轻度的社会交往障碍。C言语能力发展较慢,喜欢看书、认字,学习动机较强,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且刻板行为较多,有社会交往障碍。

1.2 方法 对3例患儿进行视频和图片的学习,材料均来自剑桥大学Baron-Cohen等[5]开发的“Mind Reading”视频库,涵盖了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共20种情绪场景。干预按照由简单情绪到复杂情绪的顺序进行,如果观察对象能识别该情绪的表情图片并对其进行命名,且可以在情境故事中以及在讨论式问答交谈中可以给出正确的反馈,就视为已经理解了该情绪词。然后进行下一个情绪学习目标的学习,并且对学习过的情绪词进行及时的复习。干预采用个性化、一对一的模式。干预周期为12周,每周5次,每次30min。

1.3 评定标准 ①视频评测:课题组在电影/电视情境中截取了22段视频短片用于测试观察对象对复杂情绪的理解水平[5]。如果观察对象能够正确理解情境中人物角色的情绪状态,记1分,否则记0分。②情绪词汇理解能力问卷:采用课题组前期编制的“儿童情绪词汇理解能力问卷(父母问卷)”[6]。对每个所列的情绪词,从“不理解”、“可能理解”、“清楚理解”这3个程度中选出最能描述其孩子对该词的理解程度,对于“清楚地理解”的回答计1分,其余计0分。③家长及教师的访谈:采用开放式访谈的形式,在评估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阶段对观察对象在生活和学校课堂中的表现获得家长和教师的及时反馈,根据其反馈结果对干预方案进行调整。④情绪理解能力干预的形成性评测:该评测基于在干预实验中教师的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和反思。满分为100分,共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围绕HFA患儿核心症状指标开展的评测,共计60分;第二部分为教师对参与实验的观察对象对学习材料的掌握程度的主观评价,分值计40分。前3种评测分别于干预前、干预6周后、干预12周后进行,形成性评测每天都进行。

2 结果

干预6周及12周后,3例患儿视频评测成绩、情绪词汇理解能力均明显提高。见表1。通过父母反馈,干预后,患儿A变得喜欢跟着动画片里的人物模仿各种表情;患儿B在跟家人的互动中,可以根据情境对话,主动地表达自己的一些情绪;患儿C的语言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发音越来越清晰,能够理解父母一些表情并且给出正确的反馈。

情绪理解能力干预的形成性评测显示:每个患儿在干预过程中的形成性评测成绩呈现一些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在干预12周后趋于平稳。见图1。

表13例患儿视频评测、情绪词汇理解能力干预前后比较 分

图1 3例HFA患儿形成性评测成绩动态变化图

3 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HFA患儿的情绪理解能力是可以通过干预来提高的,干预成效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①电视/电影中人物角色情绪状态阅读理解成绩相比较之前有很大提高;②情绪词汇理解数量相比较之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③形成性评测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干预后期趋于平稳;④问题行为及刻板行为减少,语言能力相比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发展,专注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本研究结果与诸多文献报道一致,杨娜等[4]也证实了对孤独症患儿进行情绪理解能力的干预是可能的,并且还证实干预效果在2周后还能得到了很好的维持;研究证实运用计算机程序可以实现对孤独症患儿的情绪能力进行干预,具体表现在孤独 症 患 儿 在 干预后识别和预测他人情绪的能力有所提高[6];Baron-Cohen等[7]采用视频动画材料对孤独症患儿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后发现,实验组在情绪理解方面的表现显著优于控制组。

由于HFA患儿是相对比较特殊的人群,加上干预周期较长(3个月),观察对象选择困难、数量少,且流失严重。由于本文只考察追踪了3例HFA患儿,所得到的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普适性需进一步考察和研究。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开展大样本的实验研究以及开展低功能孤独症患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干预研究[8]。此外,我们还将关注干预成效的保持及其在生活中的迁移问题[9]。

[1] 顾丽萍,静进,金宇,等.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情绪理解与社会适应能力关系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1):16-19.

[2] Cohen DJ, Volkmar FR. Handbook of autism and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nd edn)[J]. New York: Wiley, 2007,26(10):172-174.

[3] Uljarevic M, Hamilton A. Recognition of emotions in autism: a formal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13,43(7):1517-1526.

[4] 杨娜,钱乐琼,肖晓,等.对孤独症儿童情绪理解干预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4):738-741.

[5] Golan O, Baron-Cohen S, Golan Y.The 'Reading the Mind in Films' Task:Complex Emotion and Mental State Recognition in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Autism Spectrum Conditions[J]. Autism development disorder,2008,38(8):1534-1541.

[6] 许承萍.中国儿童和青少年情绪词库及发展常模的建立[D].东南大学,2014,12-13.

[7] Silver M, Oakes P. Evaluation of a new computer intervention to teach people with autism or asperger syndrome to recognize and predict emotions in others[J]. Autism, 2011,5(3) : 299-316.

[8] Baron-Cohen S, Golan O, Ashwin E. Can emotion recognition be taught to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conditions[J]?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B, 2009,364(1535):3567-3574.

[9] Golan O, Ashwin E, Granader Y, et al. Enhancing emotion recognition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conditions: An intervention using animated vehicles with real emotional faces[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 2010, 40(3): 269-279.

猜你喜欢

评测理解能力对象
神秘来电
次时代主机微软XSX全方位评测(下)
次时代主机微软XSX全方位评测(上)
攻坡新利器,TOKEN VENTOUS评测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Canyon Ultimate CF SLX 8.0 DI2评测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