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与香港中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
2015-03-14王爱维
王爱维
(香港教育学院研究生院 香港 9990 77)
中国内地与香港中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
王爱维
(香港教育学院研究生院 香港 9990 77)
建国以来,我国中学体育课程的主导思想逐渐由“竞技中心”转向“健康第一”,但我国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却成持续下降的趋势。毋庸置疑,我国现今的体育课程设置,这其中包括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体育课程“成绩考核方式”的设置等方面逐渐走向成熟,但我们任须秉承辩证的思维,去对比去借鉴其它国家、其它地区先进的体育课程设置模式,取其精华,为我所用。香港属于中国的一部分,与内地同根同源,由于历史原因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环境均异于内地,这些因素使得其教育层面更异于内地。通过对两地中学体育课程设置相关文献的综述,发现对两地课程设置对比研究的缺失是该研究的价值所在。
内地 香港 中学 体育课程设置 文献综述
1 中国内地与香港
明晰“香港”的历史与归属问题,有助于加深对不同时期各种文献资料的理解。由于历史原因从1842年起至1997年6月30日,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其官方名称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香港”或者“香港特区”。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政治角度来看,“香港”都是属于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在“一个中国”前提下,香港仍保留资本主义制度,是国际自由贸易港。人们通常会使用“中国内地、中国大陆或中国境内”等字眼来明晰1997年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而“香港”很多时候被界定为“中国大陆境外”但又属于“中国国内”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以突出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区之别。
2 香港中学
香港中学主要分为四大类:官立中学、资助中学、直资学校及私立学校,大部分中学属于资助中学。其中官立和资助中学会向社会提供免费中学教育,而直资和私立中学则收取学费。官立中学即由教育局开办和管理的公营中学,其办学经费、教育经费等均来自政府,教职员都是公务员。全香港共有31间官立中学,约占学校总数的7%左右。值得说明的是,全部官立中学都无宗教背景,且大部分学校是男女校,只有3所男校(黄仁书院、英皇书院、观塘功乐官立书院)及2所女校(何东中学、庇理罗士女子中学)。资助中学即非营利的办学团体接受政府津贴提供免费教育,其又被称为“津贴中学”,办学经费、教育经费绝大部分来自政府,但其管理则有法团校董会负责。全香港共有359间这类中学,约占总数的79%。直资中学,全名为“直接资助计划中学”,即办学团体按学生数目接受政府补贴。与官立中学和资助中学相比,这类学校有较高的自主权,可收取学费、自定课程及入学要求。现全港有61间直资中学,约占总数的13%。私立中学,由办学团体自资经营,由校董会自行管理,没有政府补贴。这类学校收取学费较高,可自行决定中一(初一)收生办法。全港有6间私立中学,约占学校总数的1%。根据各学校的宗教背景以及学生性别制成表1。
经纵向外部比较发现资助中学有361间,占总数最多,其次为直资中学、官立中学,私立中学最少;资助中学多数有宗教背景,其次为直资中学、私立中学,官立中学均没有宗教背景;私立学校均为男女校,其它几类学校学生性别没有太大差异。经横向内部比较发现资助学校基督教背景教多,约占35%,其次为天主教、佛教及其它,且资助中学多为男女校;官立中学有26所男女校,2所女校,3所男校;直资中学52%的学校没有宗教背景,有宗教背景的学校以基督教居多,直资中学男校有4所,女校5所,其余为男女校;私立中学仅有1所学校有基督教背景,其余均没宗教背景。
表1 香港各类中学宗教背景以及学生性别统计
另外,香港历史上有少量中学叫“按位津贴”,这些学校跟普通资助学校相同,获得政府资助,区别在于“按位津贴”以实际学生人数计算资助,不是以开班数目计算。这些学校后来都演变为直资学校。值得注意的是,香港还有第5类学校叫“国际学校”,即那些拥有相当比例外国学生而所实施的学制跟香港不同的学校,香港大约有29所国际学校提供中学课程,各自开办不同国家及国际文凭组织的课程。
3 内地中学体育课程
建国初期,我国的学校体育经历了一段恢复、改造时期,一方面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了各级学校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加速了体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开办了各级体育干部训练班;另一方面在总结延安时期的学校体育经验基础上,广泛吸收和借鉴原苏联的学校体育经验,对我国旧有的体育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造,从而使新中国的学校体育课程迅速地走上了建设和发展地道路[1]。
1956年,教育部通过深入调查我国各地中学的体育教学情况,并借鉴原苏联中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布了《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这是建国后教育部颁布的第一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对今后体育课程设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1年,教育部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这套大纲逐步拜摆脱了原苏联的影响,注意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确立了学校体育要增强学生体质的中心思想,体现了民族体育的特点,增强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
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十年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强调教材的编排要打破以竞技为中心的编排体系,突出“以健康为中心”的特色。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指导思想。
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了十二年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不仅提出了体育对身体发展的作用,而且提出了体育对身心发展的影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这些对以后的体育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92年,国家体育委员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这份大纲对课程目标的描述,也是进步的地方。
1996年,在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颁布实施之后,国家体育委员会又颁布了《高中体育教学大纲》,首次以大纲的形式将高中与初中体育教学分开。这部大纲吸收了更多新的教学思想,提出了“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同时更明确提出“为终身体育打基础”这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000年,国家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两份教学大纲。前者的宗旨是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后者明确了“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全面锻炼身体,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等一系列目标。
2001年,教育部相继颁布并实施立《基础课程改革纲要(实验)》《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这几部纲领性文件。时隔51年后课程标准再次代替教学大纲,成为中学体育课程设置的纲领性文件。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内地中学体育课程常常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抓起来不要”得被动局面。国家统计局2005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有18%的学校碍于条件限制,开设不了体育课;23%的学校无法按照现行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上课;中学体育课被占用或者改上其它课程的占37.5%;有近一半的学校无法落实每天1小时锻炼政策。在我国农村60余万所小学和7.8万所中学中,12%的学校体育教学不被重视,农村中小学的学生,有19%没有得到体育教育的权利[2]。我国,更准确的说是我国内地,体育教学情况实在堪忧。
4 香港中学体育课程
基于历史和社会因素,在1991年之前,香港中学体育课程就等于活动课,即每周两节的游戏堂。自1991年香港教育局增设了体育科中学会考后,体育课程又可指为中学会考的课程内容。自此,香港不同人士对中学体育课程的定义有了不同的观点,对于参与体育科中学会考的学校来说体育课程是一个会考科目;对没有参与体育科中学会考的学校来说这是每周两节体育课堂,这也是香港人对体育课程的主流看法;也有人认为体育课程应包括了学校安排下的所有体育活动,这是狭义与广义的不同走向。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2009年起,教育部实行新高中学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体育的途径有四种:第一种,“其他学习经历”中的“体育发展”,即每个循环周内有组织的体育课和联课活动;第二种,与体育相关的用学习课程,即康乐管理、舞蹈、健体等;第三种,“通识教育”课程中的“独立专题探究”之“体育运动”,其中包括运动与商业的关系、利用药物提升运动表现的问题以及科技对运动表现的影响;第四种,体育选修科,这是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科目,分别以“强身健体、提升自我和关心社群”作为九个理论部分的主题,再加上“体验”部分组成,理论与实践并重。2009年体育课程正式成为文凭考试科目,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5 对体育课程的理解
综合根据课程的相关界定以及体育课程的特点,我们认为体育课程是指在学校中,学生通过各种体育知识的习得以及体育精神的传承,逐渐将体育融为生活一部分的一门课程。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的正式,同其他课程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注重,将体育课当作游戏堂、活动课的年代已经一去不返。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各种体育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综合性必修课程[3]。
5.1 对体育课程目标的理解
在整个体育课程设置中,无论是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还是课程考核方式的设置均是以体育课程目标为中心。众多学者认为,整个学校体育目标分为上下两级,上级目标为体育课程目标,而下级目标则包含体育教学目标、课外体育活动目标以及课外体育训练目标。而课程目标则是本研究的重点。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体育课程目标的分类以及我国体育教育的传统,我们将体育课程目标分为身体发展目标、动作发展目标、品德发展目标、认知发展目标等。陆作生在《学校体育改革思考》一文中指出,为课程编制提供依据和参考是体育课程目标的首要任务,其次才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参考。
5.2 对体育课程内容的理解
体育课程内容指,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而选用的体育卫生保健基本知识和各项运动技能等[4],它随着科技、体育运动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而不断发展。其是以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的形式展现。体育课程内容是学校体育课程顺利实施的载体,同时规范了教师教的内容以及学生学的内容。
5.3 对体育课程成绩考核的理解
体育课程考核是在正面价值观的指导下,用一定的方式对学生各个方面作出客观评价。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要想了解教学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就必须针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而正确的考核,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向前发展。通常考核的内容包括,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以及合作精神等。目前国内外学校体育的考核方式趋于以教师考核为主,学生自评以及同卑间互评为辅。
6 结语
前人关于各名词概念的表述非常准确,对于由于历史原因形成地内地与香港两地中学体育特点的研究比较深入,由远及近,这有利于本论文写作时合理地引用其相关表述,合情合理,泾渭分明;关于国内体育课程发展的文献,阐明了体育课程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并未说明每次改革的特点,或者创新点是什么;前人关于国外体育课程发展的文献阐明多国十分重视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最后能够达成体能、体育知识与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态度和人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但是如何达成这些方面的目标、具体采用了哪些手段?我们不得而知。
因此,两地中学体育课程各自阶段性发展的特点以及香港中学体育课程的具体设置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成绩考核方式的解读在该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
[1]朱伟强.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26.
[2]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转发《当前中小学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意见》的通知[Z].教体厅(1991)3号.
[3]朱启货.可持续发展评价[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5.
[4]杨货仁.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
[5]张学飞.国家崛起的体育战略价值研究[J].体育科学,2014(1):58-65.
High School Sports Curriculum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Hong Kong and the Literature Review
Wang Aiwei
(Graduate school of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Hong Kong,999077,China)
After reviewing the revolutions of the PE curriculum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our country,we have found out that the main aim of Chinese secondary PE curriculum has transformed from “putting competition above everything else”to“healthy first”,which is a positive development.But the health status of our country’s secondary students keeps decreasing.No doubted,the settings of our secondary schools’PE curriculum which include the setting of “aim”,“teaching materials”and “system of assessment”etc.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mature.But we still need to be in accordance with dialectical thought,that is,to compare ours with the advanced PE curriculum setting modes in the other countries or districts and absorb the best of them for our usage.Hong Kong is one part of China with the same origin.But because of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its political system,economic system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ll differ from those of mainland.These factors lead to its greater difference in education field from that of the mainland.We can take Hong Kong as a best starting point in doing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outside world.We found that the loss of comparis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high school between HK and mainland was the value of the research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Mainland;Hong Kong;Secondary Schools;Settings in PE Curriculum;literature Review
G807
:A
:2095-2813(2015)05(b)-02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