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研究①
——以国内四所高校为例

2015-03-14钟勇王文蕾信晓红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4期
关键词:课余体育锻炼大学生

钟勇 王文蕾 信晓红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广东珠海 519087)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研究①
——以国内四所高校为例

钟勇 王文蕾 信晓红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广东珠海 519087)

对2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意识现状以及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喜欢课余体育锻炼并有意愿参加课余锻炼;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就是强身健体和释放压力;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知之甚少;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自发锻炼的意愿;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缺失对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较大。建议积极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教学、课外讲座以及各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向广大学生普及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通过他们引进更多的体育锻炼项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锻炼菜单;设立体育奖学金,在机制上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体育锻炼当中,提升学生体育荣誉感。

大学生 课余体育 锻炼现状 体育锻炼

1999年6月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育部为了贯彻中央决定,更好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水平,自2000年起对体育课程进行了8次课改,这个数字不仅反映了教育部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决心,同时我们也能看出这其中的艰辛和复杂程度。经过长达十年的努力,一份答卷呈现在世人的面前。2011年9月2日教育部发布了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但欣喜之余我们也看到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体质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决定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历次课改的重点大部分都是课堂教学,相比之下课余体育锻炼没有得到特别的青睐,而课外体育锻炼又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途径,该文就是想通过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了解,找到一些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促进大学生积极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对策和办法。

表1 目前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态度的分布情况

表2 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意愿程度的分布情况

表3 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动机的分布情况

表4 大学生对科学进行体育锻炼了解程度的分布情况

表5 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

表6 大学生每周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分布情况

表7 大学生每次参与体育锻炼时间的分布情况

表8 大学生每次体育锻炼强度的分布情况

表9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形式的分布情况

表10 大学生选择课余体育锻炼项目的分布情况

1 研究对象

北京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4所综合性高校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对在校大学生2300名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261,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8.3%。

2 研究方法

2.1 采用问卷调查法

问卷采用张春辉2007年学位论文《安徽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开展状况调查与研究》中所编制的问卷。

2.2 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意识现状

3.1.1 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

从表1中可以看出,喜欢和非常喜欢课余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比率达到了55.5%,仅有6.8%的人明确表示不喜欢和讨厌课余体育锻炼,有37.6%的人表示对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是一般。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喜欢课余体育锻炼的,对于持一般态度的学生要做好相关的引导工作,而对于不喜欢和讨厌课余体育锻炼的学生要究其根源,做好思想沟通工作。

3.1.2 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意愿程度

从表2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持愿意以上意愿的达到了91.7%,仅有5.7%的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这说明大学生这个群体绝大多数还是对课余体育锻炼充满了热情。

表11 大学生形成良好体育锻炼行为习惯需要条件的分布情况

表12 大学生主观上未参加体育锻炼原因的分布情况

表13 大学生主观上未参加体育锻炼原因的分布情况

3.1.3 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

从表3可以看到,大学生参加课余锻炼的动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强身健体、调整情绪、健美减肥,提高体育成绩的动机是排在倒数第四位,这说明在大学阶段应试的动机对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不大,而体育本真的价值和功能才能对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产生积极的作用。

3.1.4 对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的了解

从表4可以看到,完全知道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只占4.8%,绝大部分大学生是一知半解或是根本不知道,这个比率占到了94.8%。这说明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掌握方面亟待提高。

3.2 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

3.2.1 参加过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

从表5可以看到74.7%的大学生参加过课余体育锻炼,不过也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课余体育锻炼。

3.2.2 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情况

从表6~11可以看到,每周进行三次以上锻炼的只有31.6%,从科学锻炼的角度看,这个数字占参加锻炼人数的比率偏小,这和表4中大学生对科学锻炼的了解程度基本吻合。从每次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上看,基本符合科学锻炼的原则。在参加课余锻炼的主要形式上,自己主动参加的只有20.3%,大部分都要在同学、朋友、社团的带领或组织下参加,这说明了大学生在参加课余锻炼的主观能动性上较差。在课余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上,跑步和快步走、三大球(篮、足、排)、小球类(乒乓、羽毛球等)分别排在前三位,比率分别为50.0%、43.5%、43.4。这说明大众类体育项目在课余体育锻炼中还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丰富多样的课余体育锻炼又是别样的一种体验。在形成良好体育锻炼行为习惯需要的条件方面,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坚强的意志、对体育锻炼意义作用的认识程度分别排在选项的前三位,比率分别为65.8%、48.3%、31.7%。这说明在大学阶段,一些内生性对体育的认识是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因素。

3.2.3 未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

在表12、13中可以看到,主观上未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习惯、有惰性、没兴趣,这个比率分别占到63.6%、54.6%、32.7%,这说明习惯的养成对参加体育锻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客观上未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是缺少锻炼氛围、缺少喜欢的项目、运动场馆和器材不足,占比分别为44.5%、43.1%、35.7%,这些数据说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在调查的大学生中,大部分人喜欢课余体育锻炼并有意愿参加课余锻炼,这和体育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以及大学生的年龄状态有很大关系。

(2)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就是强身健体和释放压力,这也是体育最本真的价值和功能。

(3)在调查的大学生中,大部分人对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知之甚少,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急需普及。

(4)大学生参与的课余体育锻炼项目较为传统,一些新颖、特别的小众项目没有得到认可。

(5)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自发锻炼的意愿。

(6)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缺失对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较大。

4.2 建议

(1)积极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体育场馆建设、体育器材购置上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锦上添花,为学生创造积极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环境。

(2)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教学、课外讲座以及各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向广大学生普及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体育锻炼的原则和具体方法,为他们在体育锻炼的实践中保驾护航。

(3)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通过他们引进更多的体育锻炼项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锻炼菜单,让学生能汲取到更多的锻炼营养,进而提升学生的锻炼兴趣。

(4)设立体育奖学金,在机制上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体育锻炼当中,提升学生体育荣誉感。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6-13.

[2]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R].2011-9-2.

[3]张春辉.安徽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开展状况调查与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G807.4

:A

:2095-2813(2015)05(b)-0176-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3YJAZH141。

钟勇(1972—),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猜你喜欢

课余体育锻炼大学生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抓好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课余训练应注意的几点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