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到灯塔去》的叙事技巧
2015-03-14潘凤梅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潘凤梅[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0]
论《到灯塔去》的叙事技巧
⊙潘凤梅[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0]
《到灯塔去》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创作手法和叙事角度上的创新之作,她摒弃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常规,而采用转换式内聚焦和多层次的时间处理方法,对后世文学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叙事学 转换式内聚焦 独特时间叙事
20世纪以来,动荡不安的世界环境,不稳定的思想及生活方式,使人们陷入“诸神争吵”的困境,找不到统一的价值观,出现了信仰危机,作家们再也不能通过从外部入手的方法来整合世界,只能依靠巨大的内部力量去化解矛盾,于是便出现了反传统的新的文学浪潮。弗吉尼亚·伍尔夫便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现代主义意识流创作的大师,她在小说理论及创作实践中对传统叙事模式的革新在世界文坛上有颇高的地位。《到灯塔去》是伍尔夫在1927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以“到灯塔去”为线索,分别以“窗”“岁月流逝”“灯塔”这三部分入手,刻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拉姆齐全家与客人的生活经历。该作品是伍尔夫小说创作理论与实践的代表作。下面,本文主要就其中所运用的转换式内聚焦的叙事模式及独特的时间叙事手法做简要分析。
一、转换式内聚焦
徐岱在其著作《小说叙事学》中曾说过,“一个相同的故事常常会因讲故事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变得面目全非,而在诸多的制约因素里,叙事视点的确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①,所谓叙事视点就是指叙述者采用的是自己的眼光还是作品中人物的眼光进行文本叙述。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用“聚焦”来代替视角,而提出了三种聚焦模式:零聚焦、内聚焦与外聚焦。所谓“零聚焦”即普通的全知叙事,叙述者具有上帝般的全知全能,读者通过他的眼光来了解事件及人物的内心情感,在文学创作中占据绝对性的统治地位。而伍尔夫《到灯塔去》则采取的是不同于传统的叙事策略,“自始至终是从主观的、内省的角度来表达的”,即“内聚焦式”,正如在此种叙事方式中,叙述者不再像上帝一般,对所有的事情一清二楚,而是受到了某种范围与程度的局限,“叙述者好像是寄居于某个人物之中,借着他的意识与感官在视、听、感、想,所知道的和人物一样多”②,作品中人物的眼光也就取代了叙述者的眼光,读者直接通过人物的眼光、意识流动及沉思感触来体味文章的主旨、人物的个性及生存面貌,甚至感受整个文本世界。如在《到灯塔去》第五章“窗”中,事件的外部框架是拉姆齐夫人就着幼子詹姆斯的腿来比较袜子的长短,然而在这个瞬间的动作下,却插入了拉姆齐夫人由所触碰的事物而引发的一系列自由联想与意识活动,如从家具陈设联想到廉价的房租;从很少有充足的时间读书联想到孩子们的才能;从大家漫不经心的生活方式联想到瑞士女佣濒临死亡的父亲等等,此时叙述者的眼光完全被人物的眼光所取代,读者跟着拉姆齐夫人在某一个瞬间的繁杂的意识流动而进行思考。
具体来说,“内聚焦”又可根据作品中人物视角的不同分为“固定式内聚焦”“转换式内聚焦”“多重式内聚焦”,所谓“固定式内聚焦”是指所采用的人物固定不变为同一个人;“转换式内聚焦”是指转用故事中的任一人物的眼光来体察世界;“多重式内聚焦”是指对同一件事情,换用几个不同人物的眼光来进行描述。而在《到灯塔去》中,所采用的正是“转换式内聚焦”的方式来进行叙事,读者得以在各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中穿梭游走,因此,一个较短的篇幅里,可能会接连出现彼此毫无联系的多个人的叙事眼光与意识流动的转换,在这里,没有主次人物之别,每一个人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并通过展现自己的内心独白或自由联想来表达自己对身边事件或人物的感受。如当拉姆齐夫人量袜子的长短时,发现袜子“实在太短了”这段温馨场景之后,文章的叙事视角由拉姆齐夫人开始进行了三次转换,首先是插入了一个完全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叙述者对拉姆齐夫人此时或往昔精神面貌的一段描述:“从没有人看上去显得如此沮丧,愁苦而阴郁……”其次是以“人们”这个集体叙事眼光,对隐藏在拉姆齐夫人美貌背后的秘密进行议论的画面描写;最后叙事聚焦点又转到了班克斯先生的身上,通过一次俩人通话的回忆,班克斯先生的意识陷入到对拉姆齐夫人神秘性的遐想之中……这三次叙事聚焦的转换,除了回忆的对象都与拉姆齐夫人相关外,我们从文本中再也找不到彼此间的其他任何的关联。又如,在第一部分“窗”的第九章中,以拉姆齐先生离开时的身影为线索,聚焦人物在班克斯先生与莉丽之间来回转换:首先,班克斯先生充当叙事者,他目送着拉姆齐的背影,内心思绪却跳动到关于友谊、鲜花、男孩女孩、妻子及自己的工作等事情之中,他渴望莉丽同意自己对拉姆齐先生“有点伪君子的味道”的评价;然后,叙事视角又随之很自然地转换到莉丽身上,她对拉姆齐充满了矛盾心态,不清楚他究竟是最好的人还是一个暴君,最后,莉丽的思绪便由对拉姆齐一家人“爱的激情”所构成的美妙生活图景的想象,转到以第三者的眼光注意到班克斯对拉姆齐夫人心醉神迷的感情的评价之中。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体会到伍尔夫所运用的转换式内聚焦的叙事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一方面,它打破传统叙事中对人物行为活动的绝对全知,将聚焦点投射到人物带有不稳定性与随时性的内心世界之中,这就为各个人物增加了一种叙事上的神秘性色彩,增强了文本可供读者阐释的空间;另一方面,这种革新的叙事方式得以捕捉到每个人物内心瞬间真实的情感波澜,这样就将人物从内在真实上刻画得栩栩如生。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在伍尔夫、乔伊斯等杰出的现代派作家那里,叙述者也不能完全放弃自己的眼光,而是在必要时以一种不落痕迹的形式出现,以更好地衔接各个聚焦人物。这种处理方式在文本中随处可见,如文章“窗”的第一章节中,“她不用回头就知道这些”“因此她叹了口气转过身来说”等都可以看出。
二、独特的时间叙事手法
除转换式内聚焦的叙事视角的创新外,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所运用的独特的时间叙事手法也颇值得借鉴。毫无疑问,时间在传统叙事作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说家对叙事的文本机制的把握,首先表现在对时间的有效利用上”③。法国直觉主义生命哲学家柏格森在其著作《时间与自由意志》中将时间分为“空间时间”与“心理时间”,所谓“空间时间”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所能感受到的物理时间,它被钟表所量化,具有客观性;而“心理时间”指不可重复但充满了创造力的人生心理体验,靠非理性的直觉来感知,更具有纯粹性。20世纪以前的叙事文学的创作中,作家们大多采用的是柏格森所说的“空间时间”的时间范畴进行创作,着重强调时间对人物的生活所造成的外部影响,然而,“空间时间”是有弊端的,因为在人们意识的深处,“空间时间”所起的作用受到了限制,特别是进入20世纪,传统的现实主义叙事手法已不能充分表达现代人孤独、迷惘等复杂的心理状态。因此,“心理时间”的重要性便得到了凸显,柏格森的这种时间哲学观念对20世纪意识流小说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使人们逐渐摆脱传统牛顿绝对时间的控制,而注重心理时间概念,或是在短暂的动作行为之中插入长篇的内心思绪流动,或是将原本较长的时间线索予以压缩,现实与回忆交织穿插在一起,以让读者体会其中戏剧化的场景与背后丰富的意味,而伍尔夫的《到灯塔去》正是运用了此种叙事时间模式,在物理时间之外,更加突出地强调了各个人物的内心意识流动。
在小说的第一部分中,“窗”的基本外在故事框架截取的是拉姆齐一家及其朋友在海滨度假时一个下午与晚上总共几个小时的生活场景,但篇幅却占了近乎全书的一半,作者将其余的笔墨重点放在了对拉姆齐夫人、莉丽及班克斯先生等人的内心活动与自由联想的细致刻画上。如拉姆齐夫人量袜子在“物理时间”上本属非常短暂的行为,但作者却在这个瞬间的动作之间插入了她以及无名氏、人们、班克斯先生等人物大量的内心活动;“岁月流逝”则是将十年间的战乱与家庭的变故浓缩成简短的二十多页篇幅;在最后一部分“灯塔”中,时间聚焦在一个上午即多年后的灯塔之游及拉姆齐先生及莉丽等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与感悟。由此可见,第一、三部分对时间运用了相同的处理方式,都是在一个极短暂的时间跨度里描述了众多人物纷繁复杂的意识活动。
另外,将这二者与第二部分的时间处理模式相比较,我们发现作者在叙事的重点上也发生了变化,对于20世纪以前传统小说非常注重的对外部事件及人物命运转折浓墨重彩的描述,作者选择以一种轻描淡写的写意方式将之一笔概括,而不加任何详细的阐释。如作者在描述“窗”中瑞士女仆的父亲骤然去世、“岁月流逝”中象征“灯塔”的拉姆齐夫人的逝世、普鲁的难产而死及安德鲁的战死等均是用一两句话捎带而提;与之相对应的是作者的笔触着重于刻画日常生活中的偶然情景及它对人物内心感情所造成的巨大触动,如文章中量袜子、背影等所引起的人物内心的意识流动。在这两种时间模式的对比中,我们发现“空间时间”强调了自然世界的无情变迁及生老病死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活动及人们在它面前无能为力的受挫感,而“心理时间”却又表现出人内心所具有的丰富细腻的感情与可以超越自然存在的巨大能动性。在“整部作品中,两种叙述时间时而合并,时而分离,共同呈现出一个具有三重维度的丰富世界”④,深刻表现了文章的主旨:在喧嚣纷乱的现代社会中,人类生存的价值与意义即在于人从内心与人际交往中不断地修炼自己,努力从无情的自然界与凌乱无序的社会状态中探索心灵与人生的真正归宿,发现隐藏于表象下的内在真实。正如莉丽在最终所领悟到的那样,“在一片混乱之中,存在着一定的形态”⑤,虽然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十分混乱,但只要我们用心,也能在纷乱中找到永恒的存在痕迹,最终莉丽战胜了自己,顺利地完成了画作,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伍尔夫在《到灯塔去》这部意识流经典之作中,所运用的转换式内聚焦和“空间时间”与“心理时间”并叙的多层次时间手法,是对传统叙事技巧的创新,奠定了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显著地位,对后代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①②③ 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8页,第200页,第217页。
④ 袁渊:《〈到灯塔去〉的叙事时间模式研究》,《文学教育》2012年第8期。
⑤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瞿世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页。
作 者:潘凤梅,河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阿拉伯裔美国文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2CWW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