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科学之比翼双飞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文学中的应用
2015-03-14李骁飞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李骁飞[复旦大学, 上海 200433]
文学&科学之比翼双飞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文学中的应用
⊙李骁飞[复旦大学, 上海 200433]
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丰富的知识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若仔细研究当代政治、经济甚至文化生活,就会惊讶地发现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这些不同的领域都有所应用,有所渗透,有所体现。在文学方面,尤其是研究现当代文学,可以发现很多优秀的作品均受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影响,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进行创作。基于此,文章将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文学中的应用和体现。
文学 马克思主义科学 人文关怀 统一
对于文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和解读。既可以将其视为业余消遣,用来陶冶情操,丰富内涵,提高修养;也可以对其深入研究,进行专业鉴赏,继而上升到文学理论的高度。但是很少有人会把文学与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想到一起,一个是思想文化方面,另一个是社会生活领域,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的东西又怎么会有联系呢?其实不然,事实上不少文学现象都可以用马克思的科学方法论来进行阐释,甚至在进行文学鉴赏、研究时,这些方法论也都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将进行具体地分析和探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文学中的反映。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也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取决于社会存在,并反映社会生活,马克思主义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即人的生活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①而人的生活活动是建立在关于人对对象世界的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的,有意识的,并以理性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活动的论点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启示我们,文学的出发点、联节点和归宿点是人,所以文学应是塑造“丰富的人”和“完整的人”,高尔基称文学也是一种“人学”②。
但凡好的作品,都大致符合这一点,人文关怀是古往今来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总主题。人文主义虽然肇始于公元14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但其强调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却是“与生俱来”的。从希腊诸神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是非善恶,展现了人类的自我观照,到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作家讴歌“人类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都充分表达了对人的肯定。再翻开我国文学史:从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到苏轼、陆游、辛弃疾,哪一位名垂青史的诗人没有留下他们忧国忧民的伟大诗篇?关汉卿的戏剧大多献给了社会底层弱女子,其惊天地泣鬼神的呐喊至今仍在艺术舞台上回荡。《红楼梦》的不朽魅力主要不是来自爱情故事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美好事物被摧残被毁灭的无限痛惜。在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小说的人文精神最为深厚,透过他那冷峻的笔调,从麻木的闰土、愚昧的华老栓、不幸的祥林嫂……尤其是那个寄寓着作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忧愤情感的阿Q身上,人们看到的正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炽热的人文关怀。
其次,马克思主义关于假定与真实、个别与一般、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的理论,在文学中都可找到对应的形象。
一、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文学,一方面是假定的,它不是生活本身,具有虚拟性;另一方面,它又来自生活,它会使人联想到生活,不由自主地在现实中定位。读者可以允许作者去虚构,去假定。因此在文学作品中,能够看到屈原可以上叩天庭之门,但丁可以下睹地狱之苦,读者非但不指责其无稽虚妄,反而为这满纸“荒唐言”忧喜悲欢。然而文学的虚拟性和假定性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则会不真实。这个限度就是要合乎情理,李白写“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种描写不应说是真实的,但表达的却是人生短暂的真实感受;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城堡》,叙述土地测量员K用尽了毕生精力,也没能进入城堡的故事,荒诞离奇。但他通过这个形象,揭示了生活中常有的情况:目的虽有,无路可循。这种来自生活体验的真诚意向,也能把荒诞化为真实。正如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精辟地指出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其假定性与真实性必须结合起来,在一定度上达到合情合理。
二、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马致远的《天净沙》可以说是首先表现了一幅个别的、具体的形象画面(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然而却是那个时代落魄天涯、羁旅异乡的人,特别是失意文人的心情写照。画面虽然呈现的是个别失意文人的凄苦情景,但它却概括了整个时代千千万万个知识分子前途渺茫、归宿不定的痛苦。再如被广泛赞誉为20世纪上半叶里程碑式的杰作、法国现代作家普鲁斯特的那部通过作者个人的感觉表现客体世界的长篇巨著《追忆似水年华》,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活生生的横断面的表现,其奥秘就在于它的艺术概括力达到了“通过一个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涌现在他笔下”③的高度。换而言之,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要有形象生动的人物形象,不仅仅在书中上演着人生百态,还要从个别上升到一个群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一部文学作品中若能从个别中反映一个群体,那么无疑这个作品是成功的;倘若能从个别中反映出一个国家、社会甚至整个时代的面貌,那绝对是优秀作品。如茅盾的《子夜》,以吴荪甫这个民族资本家为中心,照亮了30年代整个上海的社会生活,照亮了在这里活动的社会各阶级,展现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堪称为史诗般的大部头巨作。若能够达到最后一个程度:反映整个人类,那它必会跨越时空的界限,为世代人们所传颂。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发出“生存还是毁灭”的质疑,已经超越剧中情景的限制,追问人类生存的意义,展现了人类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的所遇到的普遍难题,因而流芳百世。
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文学作品中描写一个人物,确定性是其前提,让读者了解人物的身份、性格等等,但是还要留有一些空白,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不确定性,给读者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这种效果可以造成文学形象特有的朦胧美的神韵。可能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若把一本名著改编成电影、戏剧,即使让最好的演员来言,对于读过原著的人来讲,总觉得失落了些什么东西,这正是因为电影、戏剧把“不确定”的人物变成了确定性的活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读者的想象。《红楼梦》中众女儿神态各异、性格不同,都是通过这种辩证描写达到的,堪称文学形象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特征相统一的最好范例。曹雪芹在描写人物时通过寥寥数笔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使我们在想象和再创造中获得愉悦,欣赏领略作者有意而为的空白所带来的艺术魅力。
再次,运用马克思科学方法论来鉴赏、研读文学作品也是非常可取的。何为文学?纵观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就会发现,好的文学作品就是借助于修辞的方式来讲述现实,它并没有掩盖真相,而是以与之相联系的方式给人启示。这与马克思主义中联系的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马克思认为世界是一个统一联系的整体,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运用联系的观点,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不同联系,而作家正是要善于发现这些有着联系的不同事物,把它们巧妙地表现出来。如雪莱在《西风颂》中写道:“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里的“冬天”代表着严寒,进一步象征着一切犹如寒冬般难熬的困难、挫折,而“春天”代表着希望与生机勃勃。再如南唐后主李煜将刻骨铭心的亡国之悲与个人身世之苦凝练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寥寥数字,却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将悲苦之情熔铸在精致优美的句子中,化无形为有形,焕发出一种艺术之美。读到此时,不得不为作者绝妙的联想、神来之笔而惊讶叹服。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不但历久弥新,而且常读常新。马克思主义已经超越了时空,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可否认一些理论是马克思针对他所在的时代提出的,可能不太适用于当下,但是世界观、方法论是根基,它比某些现成的结论更为重要。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④此外,学习马克思科学方法论与社会实践生活是不可分割的。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曾说:“坐在客厅里谈谈社会主义,高雅得很,然而并不想到实行的,这种社会主义者,毫不足靠。”⑤因此,在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最重要的还是要走出“象牙之塔”,结合实际领悟其社会科学方法论并加以运用,这也是当代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意义所在。
①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③ [法]安德烈·莫洛亚:《追忆似水年华·序》,施康强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④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⑤ 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3-234页。
作 者:李骁飞,复旦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