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IV/AIDS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97例临床分析

2015-03-13银春莲谢周华

传染病信息 2015年2期
关键词:肺病结核结核病

银春莲,谢周华,裴 洁,张 洁,欧 健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mycobacteria,NTM)肺病是指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NTM引起的肺部疾病。NTM属于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目前全世界已发现NTM约154种,其毒力一般较结核分枝杆菌弱,大部分为腐生菌,仅极少数为致病菌[1]。随着HIV/AIDS的流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增多,近年由NTM引起的肺部感染在许多国家呈上升趋势。广西地区AIDS和结核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都高于全国平均线,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易合并NTM肺病,而且症状常不典型,与肺结核症状相似,通常被误诊为肺结核而延误病情[2]。本文对我院97例HIV/AIDS合并NTM肺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97例为2009—2012年我院收治的HIV/AIDS合并NTM肺病患者。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经初筛HIV-AB(ELISA法)阳性后,将患者血清送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蛋白印迹试验确证,符合《艾滋病诊疗指南(2011年版)》[3]诊断标准。所有病例留取痰、胸腔积液、腹水和脓液等进行培养,均分别培养出NTM,并行药物敏感性(药敏)测定。菌型鉴定及耐药性测定按《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4]进行。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患者以男性(79.38%)为主,职业以农民工和农民(36.09%)为主,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67.01%)居多,HIV感染途径以性传播(65.98%)为主,明显高于静脉吸毒者,婚姻状况以已婚(46.39%)居多。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Table 1 General data of the patients

2.2 临床表现 患者呼吸道症状及全身中毒症状均比较明显,且难以控制,常常合并多重感染如细菌及真菌感染,通常合并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表2)。

2.3 胸部影像学 双肺病变83例(85.57%),累及多个肺叶,以双下肺多见,其中5个肺叶病变63例(64.95%),4个肺叶病变 46例(47.42%),3个肺叶病变31例(31.96%);右肺病变6例(6.19%),左肺病变8例(8.25%);双肺空洞及支扩样改变35例(36.08%),右肺空洞 24例(24.74%),左肺空洞29例(29.90%);病变形态多样化,以浸润性斑片状为主,斑片状影35例(36.08%),斑点状、纤维条索状影41例(42.27%),结节影20例(20.62%);胸膜病变 13例(13.40%),双侧 3例(3.09%),右侧 6例(6.19%),左侧 4例(4.12%),以双侧、右侧、胸膜增厚、粘连为主,自发性气胸5例(5.15%);纵隔淋巴结肿大7例(7.22%)。

表2 患者临床表现Table 2 Clinicalmanifestations of the patients

2.4 B超检查 肝大(22.68%)多见,其次是颈部淋巴结肿大(21.65%),分别为双侧(10.31%)、右侧(6.19%)及左侧(5.15%)。见表3。

表3 B超检查情况Table 3 Resultsof B-mode ultrasound exam ination

2.5 实验室检查 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24例(24.74%),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阳性 18例(18.56%),结核抗体(IgM)阳性 21例(21.65%),痰一般细菌培养阳性66例(68.04%),真菌培养阳性53例(54.64%),红细胞沉降率增快54例(55.67%),丙型肝炎抗体阳性25例(25.77%),梅毒筛查阳性5例(5.15%)。药敏试验: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对氨基水杨酸耐药率为100%,对利福喷丁耐药率均为93%,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85%,对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丁胺卡那霉素和卷曲霉素耐药率为55%。CD4+T淋巴细胞检测均值为90个/mm3,≥250个/mm3有22例(22.68%),<250个/mm3有 74例(76.29%),最低 13个/mm3(1例,占 1.03%)。

2.6 治疗及转归 因NTM耐药率高,对一线抗结核药有天然耐药性,所以对HIV/AIDS合并NTM肺病仍以联合应用敏感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吡嗪酰胺及抗生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2~8周后,开始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国家免费药物确定方案为:拉米夫定┼齐多夫定┼依非韦伦/拉米夫定┼司他夫定┼依非韦伦。经治疗临床症状好转67例(69.07%),临床症状无改善出院21例(21.65%),死亡9例(9.28%)。药物性肝损伤23例(23.71%),高尿酸血症12例(12.37%),白细胞减少8例(8.25%),血小板减少2例(2.06%),经对症治疗后治愈。

3 讨 论

目前,NTM肺病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5-7]。2010年全国第5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NTM占分离株的22.9%[8],明显高于1990年的4.9%和2000年的11.1%[9]。提示NTM感染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这与我国肺结核疫情居高不下也可能相关。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是致病性NTM的主要侵犯对象,约1/3的AIDS患者可继发NTM感染,且在AIDS和免疫功能受损者中通常表现为播散性NTM肺病[10]。本组HIV/AIDS合并NTM肺病的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表现、痰涂片、PPD试验和结核抗体检查类同肺结核,在痰培养结果未回报前,临床上二者的鉴别诊断非常困难。

NTM对一线抗结核药有很高耐药性,本组药敏试验显示对大多数抗结核药耐药。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和利福喷丁耐药性均较高,对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丁胺卡那霉素和卷曲霉素耐药性相对较低。所以,如能进行菌种鉴定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可帮助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本组HIV/AIDS合并NTM肺病呼吸道症状明显,胸部影像学表现多样化,空洞型及支扩样改变比例较高,多呈播散型,与马玙和黄海荣[11]报道一致。但本组中毒症状也常见,与报道不一致[11],可能与HIV/AIDS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同时合并细菌及真菌混合感染有关;部分患者合并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与此有关。近年来HIV/AIDS新感染人数已趋于下降,主要得益于HAART在全球特别是中低收入国家广泛应用,使这种致死性传染病已可防可控[12]。但是HIV/AIDS合并NTM肺病患者可同时混合多种病原菌感染,发现感染时已进入发病阶段的比例逐年上升,2011和2012年已占新发病例的近50%,说明我国未被发现和治疗的感染者在AIDS流行一段时间后陆续进入发病期,加大了治疗难度,早期应采取经验性联合用药并积极完善病原学检查,尤其是对CD4+T淋巴细胞检测均值低下的患者[13-14]。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我国AIDS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缓慢扩散,本研究发现HIV/AIDS合并NTM肺病多见于男性,以中老年居多,HIV感染途径以性乱史为主,农民工多见。年龄大的患者免疫器官逐渐衰退,AIDS期CD4+T淋巴细胞破坏严重,所以对病原菌易感染性增加。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往往工作不稳定,对疾病缺乏全面认识和了解[15]。廖苏苏等[16]多因素分析发现,农民工AIDS知晓率相对低于农民,而农民工大多年轻力壮,处于性生活旺盛期,同时因为远离家庭,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该人群人口基数大,流动性强,已成为我国HIV感染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该人群经济相对困难,治疗不规律,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进展,致痰抗酸杆菌持续阳性。目前NTM肺病治疗尚无特效药,治疗效果差,因此应提高HIV/AIDS合并NTM肺病的诊断水平,规范治疗。

[1]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8):572-580.

[2]王喜文,刘飞鹰,董柏青.艾滋病与结核病患者双重感染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57-4458,4460.

[3]中华医学感染病学会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2011年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1,29(10):629-640.

[4]中国防痨协会基础专业委员会.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M].北京: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6:30-96.

[5]唐神结,高文.临床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00-709.

[6]贾辅忠,李兰娟.感染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45-550.

[7]Taiwo B,Glasstoth J.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 lung diseases[J].Infect Dis Clin North Am,2010,24(3):769-789.

[8]王宇.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汇编[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26.

[9]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1):3-7.

[10]肖和平.关注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危害性[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8):562-563.

[11]马玙,黄海荣.浅议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断[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8):564-566.

[12]李文刚,赵敏.AIDS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J].传染病信息,2013,26(4):247-250.

[13]赵清霞,孙燕,何云,等.河南省AIDS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分析[J].传染病信息,2009,22(6):342-344.

[14]吴昊,黄晓婕.AIDS相关肺部疾病研究进展[J].传染病信息,2012,25(6):332-335.

[15]梁碧颜,王健,张小平,等.HIV/AIDS患者死亡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3,26(4):212-215.

[16]廖苏苏,王全意,张孔来.中国发生艾滋病毒感染流行的危险因素[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8,32(6):380-382.

猜你喜欢

肺病结核结核病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脾病候”“肺病候”导引法
一度浪漫的结核
二十五味肺病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355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