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图书馆读者知识交流行为调查分析*

2015-03-13蔡惠霞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动因医学交流

蔡惠霞

(广东医学院 东莞 524023)



医学院校图书馆读者知识交流行为调查分析*

蔡惠霞

(广东医学院 东莞 524023)

概述自我决定理论的内涵、主要内容,具体分析医科院校图书馆读者QQ群聊天的内部动机,同时对内部动机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提示应重视知识共享和获取中的交流。

自我决定理论; 内部动机; QQ群使用

1 引言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对信息进行检索、接收、交流、反馈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QQ是最常见的一种社会性软件。起初,人们利用QQ只用到了聊天、娱乐等功能,却未曾意识到QQ也能像博客、论坛那样应用于教学与科研,直到QQ群服务开通以后,QQ群在教学和科研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QQ群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对不同学科间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也可引导学生对大学阶段的专业进行选择,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多帮助[1]。201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我国使用互联网的用户中图书馆读者占据了相当的比例,数量已接近2 000万。因此对图书馆读者人群运用QQ群的现状加以统计、分析,可以协助学校、家长以及其他部门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帮助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人们在进行某项行动时,一般会有外界动因和内在动因。外界动因是指大家不是从自己的兴趣或者好奇心出发来进行某一行为,而是期望通过这一行为可以获取一种可区分的结果;而内在动因是指人们不是为了某一结果而从事某一行动,其行动的真正目的是源于自己的兴致[2]。为了能够对影响图书馆读者在QQ群使用过程中的内部动因做出详细研究,本文以多所医学院校的学生为研究样本进行了资料收集,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对QQ群知识交流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总结参与者的动因,分析自主内在动因的结果。

2 自我决定理论概述

2.1 内涵

20世纪80年代Deei和Ryan最先进行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这为相关的动因探究做出了贡献。从这一理论出发,坚信人都是主动的,有强烈的自我成功和成长的愿望。每一个人都与生俱来地发自内心地想要完善自我,找到自我整合的契机点[3]。

外部处境会影响个体自我天性的顺利成长,这是自我决定理论更深层次的内涵。个体往往以充分了解自身需求和外界环境讯息为出发点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即外界环境可能有利于个人的自我发展,也可能是限制个人的自我发展,它们之间以辩证的关系存在。

2.2 内容

自我决定理论的内容主要由4部分构成:其一,内心需要理论,致力于解释人内心最基础的需求;其二,因果关系取向理论,致力于探讨个体在对主动性行动与支持主动性行动的境况的适应能力的差别;其三,有机重组理论,致力于怎样将外部的动力转化为内在;其四,认识评论理论,致力于探讨外部环境的影响怎样作用于内在动力。在这4部分内容中,第1个理论是其他3个理论进行研究的根基,为其他3个理论提供逻辑构架。将这一理论运用于教学,可以专注于学生自主学习兴致的增强、学习效果的提升并使学生充满自信[4]。

2.3 3种心理需求

从自我决定理论出发,认为人们在各自的处境中总是有3种根基性的需求:一是能力技能需求,也就是人们希望能掌控自己的处境;二是自我需求,主要是指人们希望进行自我抉择,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抉择的期望。前两个需求都是源于人的内部,然而人们并不是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他们有时也需要得到朋友、同事、家人的认可、了解和关心,这也就是第3种需求——交际需求。人们的动因与本能能够得到长远发展,个人能够顺利前进主要就是来源于以上需求得到满足[4]。同时自我决定理论与主动心理学是相互促进的,后者吸引着前者,而前者又为后者奠定研究基础。

3 读者信息交流行为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对象及模型

3.1.1 调查对象 主要以广东7所医学院、医科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着重就影响医学院校图书馆读者使用QQ群时的内部动机因素、感知的乐趣和好奇心等各种因素进行调查。

3.1.2 调查模型 图1是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及文献调查研究因素建立的简单模型,从图中能够更加简单明了地了解自我决定理论的相关因素及关系。该模型是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核心的3种心理需求建立的。模型展示了3种需求的关键要素:对于自我需求是教育鼓励;对于交际需求是同学、同事、家人的理解鼓励;对于技能需求是互联网的自我效应。以上需求都会对图书馆读者使用QQ群时的内在动因发挥积极作用,会使图书馆读者产生对于认知的兴致与好奇。与此同时,身临其境的体验受到内在动因的刺激而产生,二者一同作用于QQ群读者,对QQ群使用中的尝试性行动发挥正向作用[5]。

图1 研究模型

3.2 调查方法及效度分析

3.2.1 调查方法 测量量表中的测量项多选择已有研究中的测量项,以此来保障研究的可信性与有效性。同时对于英文的初始的测度项,先采用英译汉,再反过来汉译英,防止在双向翻译的过程中产生影响信度和效度的因素。量表的测度项如表1所示。互联网自我效应分别从互联网运用和操作、信息交流、网页浏览和查找3个角度进行研究[6]。在调查中会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效度分析。

表1 互联网自我效能二阶因子分析

3.2.2 效度分析 效度是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文章主要借助于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量表效度实证研究[7]。

3.3 测量表结果与分析

3.3.1 测量表结果 通过样本分析可知:交际需求因素的研究,在同学和家人的作用中,同学对于大学生操作QQ群的内在动因作用显著,家人的影响并不显著。即使在考虑性别的基础上,家人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仅仅是在女性大学生中较为明显。因此,同事、同学等同龄人对于大学生个人的影响力要远大于家人或者长辈。究其原因与年龄差距、受教育背景、时代文化等有关,家长或者长辈并不倾向于其子女或年轻人上网,导致大学生的不认同。即使研究结果表示不显著,但是家长对于QQ群的支持程度与内在动因呈现了负的相关关系。这一结果表明,在家长极力反对的情况下,一些男青年反而会产生更强的内在动因,这或许就是逆反心理导致的内在心理动因,但是还需要通过研究进一步确定。

3.3.2 互联网影响分析 通过研究及数据支持可以发现,互联网本身的效能对大学生个体的内在动因影响作用较为重要。尤其是当某个大学生个体在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活动过程中比较明显地意识到自己能力上存在的欠缺,此时单单地依靠兴趣、爱好就难以完成这些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就必须对自己的能力做更多的提升,互联网也因此成为引导大学生内在动因的正面激励因素。鉴于此,提高图书馆读者的自我感知QQ群使用能力能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

4 调查结果与建议

4.1 调查结果

培训支持产生的效应有待考究,对于大学生上网的内在动因并没有受到教育支持的正向作用,反而二者是呈现负向的关系,但它们的负向关系并不强。由于学校对于QQ群相关课程教育内容的单调与局限,不但没有激发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兴致,反而出现了副作用。性别对比的研究数据显示,女性学生更为明显一些。

4.2 培训支持对内在动因影响不足

为了更好的了解培训支持对内在动因能否产生积极的影响,笔者固定其他变量只对性格变量进行改变时,可以看出只有长辈对于大学生内在动因的作用发生发生了变化。性别变量的变化仅对长辈在对性别变量进行调节作用分析时,发现性别主要调节学校以及长辈对内部动机的影响。

4.3 建议

此次调查分析是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开展的,在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传统观念中的因素与调查结果并不相同。医学高校互联网使用群里紧密相连的两个内在动因——认知的快乐和好奇心,对QQ群使用者的影响效果并不相同[8]。认知的快乐和好奇心都能激发身临其境的体验,然而仅好奇心能促使尝试性行为的发生,尝试性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和认知的快乐是呈现消极的作用。从这一观点来看,在行动中感受到的快乐并不能促使其进行尝试性的行动。因此,调查者认为如果要有效地激发QQ群参与者的积极性,需要有效地借助自我决定理论的影响因素,对能力需求、自我需求、交际需求3个因素进行分析。在实际的医学图书馆读者中,他们能够通过QQ群管理者的管理及要求,在医学知识查询、疑问解答、病例分析等各方面形成强有力的帮扶,进而增强成员的能力和个人需求动力[9]。借助利他动机和自我发展动机的正向影响,鼓励成员之间的彼此交流,避免仅仅依靠好奇心因素影响大学生对QQ群的参与。要有效地树立内部目标,通过提高成员能力、奉献意识、积极挑战自我等对自我决定理论有正向影响的因素,对大学生产生正面和积极的引导。

5 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确定了作用于医学类图书馆读者运用QQ群内在动因的关键元素。可以看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与学校的教学支持呈现反向关系,通过学习的教学学习并不能产生对于学习的兴致,反而会限制学生的内在动因。然而,能够对内在动因产生积极作用的是个人压力与互联网自身的效能。认知的快乐和好奇心能够激发身临其境的体验,然而对于QQ群使用过程中的尝试性行动,产生正向作用的仅有好奇心和身临其境的体验,认知的快乐相对来说是呈现负向影响。数据可能存在误差,但是医学类院校及医科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医学图书馆的读者通过QQ群能够有效地进行知识交流和讨论。

1 王朋.网络社区信息交流模式刍议[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5):23-24.

2 吴明智,高硕.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2):28-29.

3 刘丽虹,张积家.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及其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3-59.

4 方向辉,辛昌茂.对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服务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8):82-85.

5 颜建华.刘亚民.网络的舆情分析系统及其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4):9-10.

6 张文举,巩怀俊.图书馆读者信息化服务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30(5):18-19.

7 倪素云,李越.国内医学信息资源需求与利用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30(4):21-22.

8 贺青,于丽.微博客与医学图书馆服务[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11):25-26.

9 袁留亮.QQ群成员知识交流意愿的实证研究基于自主动机理论[J].图书馆学研究, 2013,(10):35-38.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Reader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Behavior in Medi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

CAIHui-xia,

GuangdongMedicalCollege,Dongguan524023,China

The paper overviews the connotation and main contents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alyzes the internal motivation of QQ group chat of medi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y library readers as well as the results brought by internal motiv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mmunication in knowledge sharing and access.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Internal motivation;QQ Utilization

2014-01-05

蔡惠霞,馆员,硕士,发表论文5篇。

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QQ群成员知识交流行为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3B01061);广东医学院面上培育项目(项目编号:M2013073)。

R-058

A 〔DOI〕10.3969/j.issn.1673-6036.2015.03.019

猜你喜欢

动因医学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医学的进步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