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渗透:非连续性文本给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启示
2015-03-13潘红
摘 要:“非连续性文本”进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引发了语文学科对非连续性文本学习的关注。文章借鉴PISA阅读中“非连续性文本”题型设计理念,结合我国语文学科特点,提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提倡主题单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非连续性文本的表达意识,强调关注学生反思和评价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 语文课堂教学 PISA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5~6年级)的阅读中提到:“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1]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中提到:“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2]新课标首次引入了“非连续性文本”一词,并将其列为语文阅读中的一个下属概念。
“非连续性文本”来源于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由OECD发起的PISA测试旨在检测即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获得了多少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迎接未来社会的竞争,与此相关,PISA项目中阅读、数学和科学三大领域是基于学生作为认识主体认识客观世界、参与社会生活这一层面划分出来的三个维度,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关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定义,PISA给出的解释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由列表构成的文本,是与连续文本形式不同的、不是以句子为最小单位的、需要不同于连续文本的阅读策略的文本,包括:清单、表格、图表、图示、广告、时间表、目录、索引等。”[3]虽然“非连续性文本”尚未形成直接而准确的内涵定义,但是从以上表述中可以看出,解答非连续性文本需涉及数学学科关于各类图表的认知、信息技术领域关于信息文本的使用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不是单靠语文学科知识就能一劳永逸的。
PISA项目中的“阅读”内涵比我国语文学科中的“阅读”丰富得多,既不能将阅读、数学和科学这三大领域简单粗暴地与我国的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甚至是尚未独立成科的科学学科一一对应,也不能将“非连续性文本”直接拿来,生搬硬套给语文学科,仅凭一科教学完成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我们能做的是学习借鉴PISA项目传递的教育教学理念与精神,思考探索语文学科在“非连续性文本”学习中如何发挥有效作用。
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PISA阅读理念?如何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进行非连续性文本学习?结合PISA阅读中“非连续性文本”题型设计与语文学科特点,从完善教学设计、落实课堂实施和改善课堂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完善教学设计,提倡主题单元教学
非连续性文本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表单、图画等与文字构成的图文结合的非连续性文本;一类是汇集不同文字材料以说明某一主题的纯文字类非连续性文本。我国的语文教材大多是由一篇篇选文组合而成的,属于纯文字类连续性文本,缺乏现成的非连续性文本。事实上,从宏观角度看,教材也是依据某个或某几个主题汇编而成的纯文字类非连续性文本,因此,可以通过教材内容筛选与整合,开展主题单元教学来学习非连续性文本。
主题单元教学是在教材文本基础上,对教材内容和课内外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从而确定教学主题,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它凭借整合课内外课程资源的方式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间建立起有效联系,既强调了学生的整体发展,又突出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这一点与非连续性文本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学生未来社会发展不谋而合。不同的是,PISA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更多取材于生活,是关于社会现实问题的认识与评价。因为教材是以文学类文本为主,和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主题单元时在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丰富社会生活内容。我国部分语文教材是以主题为单元编排的,主题单元可以直接按照教材本身的教学单元设置,如苏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二中的“珍爱生命”主题。另外,主题单元也可以是教师依据教学需要进行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如关于“小人物”的主题教学,可以结合苏教版高中必修二中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和必修三中的《老王》,配合鲁迅的《一件小事》、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新闻报道中小人物的事迹进行教学设计。
二、落实课堂实施,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表达意识
非连续性文本将阅读过程划分为多个维度。首先,依据文本后面的问题确定所需信息,并与文本中的原始信息相联系,查找、筛选原始信息;其次,浏览多个文本中的相关原始信息,对其进行比较、综合;最后,结合问题所需信息、原始文本信息以及自己原有的知识信息,给出判断或评价,得出自己的观点或结论。在这一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维度下都有具体问题引领读者主动搜集、反思、评价信息的过程,问题意识贯穿始终,并且问题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层次。
问题意识本质上是一种思考与探究的意识,其必然结果是读者阅读主动性的激发。这与语文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相契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从优化问题设计入手,通过设置一系列循序渐进又环环相扣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在保证学生思维连续性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一步步探索得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非连续性文本一改连续性文本的繁复啰嗦,在将最核心的信息一目了然地呈献给读者的同时,彰显了作者清晰的逻辑思维与独特的个人创意。非连续性文本凭借其直观明确、方便快捷的特点在信息纷繁复杂的数字时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成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文本形式。可惜的是,这样的文本形式尚未在写作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对此类文本接触甚少。考虑到学生未来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非连续性文本的极大优越性,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表达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使用图表等形式辅助表现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用非连续性文本表情达意的范例,如《祝福》中用表格的形式对比呈现祥林嫂三次到鲁镇的变化。另外,鼓励学生在总结所学内容时用图文并茂的非连续性文本表达,通过建构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实现有效记忆。
三、改善课堂评价,关注学生的反思和评价能力
PISA阅读素养测评中包含三个认知要素,即访问和检索信息、整合和解释文本、反思和评价文章,其中最高级的是读者“能在较之于所阅读文本更高概括水平上给予反思和评价,面对新信息是能克服先入为主的看法,并利用超越文本的额深刻理解,以批判的观点看待其中的问题”[4]。由此可见,反思和评价能力是非连续性文本关注的焦点。在语文课堂评价中,我们应把评价的内容由重视知识技能的接受与理解向关注学生对信息的反思与评价转变。预设答案以及任何引导学生进入预设答案的行为将被大大削弱。因为答案预设的出发点在于考察学生对某种知识技能是否接受或理解,其结果在于强制学生接受理解,它将评价局限于正误之间,缺乏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关注。课堂评价时应留意学生有没有对阅读信息形成自己的理解与评价,这种理解与评价是如何形成的,并就其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或闪光点给予适当评价和指导。
PISA阅读中非连续性文本的设计理念以及非连续性文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实践基础都预示了非连续性文本将是未来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非连续性文本有效融入语文课堂,克服直接拿来引发的水土不服病症?如何发挥语文学科在非连续性文本学习中的作用,做到发挥学科优势又不为一科所蔽?路漫漫其修远,上下求索才是正道。
注释: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102年版,第13页,第15页。
[3]陆璟:《PISA测试的理论和实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5-16页。
[4]陆璟:《PISA如何测评阅读能力》,中国教育报,2011年03月17日。
(潘红 江苏扬州 扬州大学文学院 2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