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派上新用场,做出乐器送乡民
2015-03-12郑永
郑永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木工,没有专业技术指导,更没有一点参考资料,凭着好奇心、凭着一对慧眼的观察和一双巧手的精雕细琢,在业余时间手工做出了100多件乐器,每件乐器都能演奏出美妙绝伦的乐曲。更奇特的是,他还能用家里种植的葫芦,制作出造型各异、音色不同的“葫芦琴”。他所制作的乐器除了自己玩,更多的“劳动成果”是送给喜欢乐器的乡亲和朋友。
姜玉征今年60岁,是房山区佛子庄乡佛子庄村的一名老木工。提起他,十里八乡几乎无人不晓,他的知名度源于他有一身好的木工手艺,而且他还可以利用各种原料,手工制作出大批的土特产乐器。
佛子庄村是个山村,姜玉征院内院外种植的植物除了瓜果外,其余的就是葫芦。这些葫芦,是他制作乐器离不开的原料。
进了他的家,就像进了一家乐器店,准确地说,他家更像一个小型乐器厂。稍微一瞥,就会有几件乐器进入你的视野,无论屋内屋外,桌上摆的、墙上挂的,举目四望随处可见他的杰作。一件件半土半洋、造型各异的乐器,它们有的已经成型,有的是半成品。冷眼相看,这些乐器多是一些板胡、二胡之类的拉弦乐器,上眼细瞧,却和乐器店出售的乐器模样大相径庭。
“用椰子壳做板胡,下面的瓢儿样忒传统,我就用各种葫芦做出形状不同的葫芦琴。横的、竖的、大的、小的。葫芦形状、大小不同,发出的音色也不同。”姜玉征说。姜玉征14岁开始自学吹笛子,那是60年代,他花1角7分钱从街上买了一支当时流行的军笛,这种适合军队行进吹奏的竹制笛子细小、音高,没有膜孔,发音较生硬,没有“水音儿”。姜玉征吹着这种笛子觉着不过瘾,于是他开始尝试在原有军笛上加开一个粘笛膜的膜孔,然后在膜孔上贴上芦苇内剥出的“笛膜”,通过这种办法来改变音色。那时他没有钻孔的工具,他就用铁丝磨个尖,一点儿一点儿手工钻出来一个孔。
没想到他的做法一举成功!粘了笛膜的笛子和没有粘笛膜的笛子吹出来的音色就是不一样!
18岁那年,他开始学木工。在姜玉征的木工生涯中,除了做家具、承揽庙宇等房屋的木工活以外,他比其他木工多了一种职业,那就是制作乐器。做木工活挣钱养家糊口那是白天的事,算职业;晚上回到家制作乐器,就算他的第二职业了。当时做木工活,锛凿斧锯全靠手工操作,是种力气活,一天下来他感到筋疲力尽,但累归累,制作乐器的兴致却一点不减。晚上制作乐器经常一干就是大半夜。
在他做的乐器里,一支用铁管制作的笛子给他留下的记忆最深:用铁管制作笛子最难的是钻孔。当时没有电钻,钻孔唯一的办法是把钢丝磨出尖,用手工在铁管上慢慢地钻,总共不到10个孔他足足钻了两个来月,他真正感受到了慢工出巧匠和铁杵磨成针的感觉,只不过他不是磨出了针,而是在铁管上钻出了孔!
姜玉征制作乐器,不发愁原料,废旧的竹竿用来做笛子;三合板做板胡的面板;一段“带皮”的细树干经过打磨就成了做板胡用的一根原生态的琴杆;建筑工地上一段段废弃的尼龙绳都成了他的宝贝,拆开后是二胡弓子的好原料,虽然效果比不上用马尾巴鬃毛做的弓子好,但这样却没有一点成本。
姜玉征制作乐器从不和外观较劲,乐器做成什么样儿是什么样儿,能奏出旋律来就行。
他做乐器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快。熟练的技巧,加上如虎添翼的现代电动工具,一天下来就能做两把月琴。他做乐器,没有图纸、没有数据,全凭眼睛观察,不少乐器就是他由电视屏幕上看到后用脑子记忆下来做成的。
为了做乐器寻找原料,他也发过愁。年轻时,他多次爬上大山去抓蛇,扒下蛇皮做二胡琴筒的蒙面。如今野生动物受到保护,抓蛇的事再也不能去干,做二胡缺少蛇皮蒙面,二胡便做不成。于是他就改做板胡。
通过摸索,他懂得了一些制作乐器的选料知识:泡桐木板做成的板胡声音洪亮,椿木板做成的板胡声音小,松木板太软不能用,尼龙绳打开后可以做拉弦乐器的弓子毛儿,自行车和山地车车闸钢丝拉线粗细不同,可以用来做不同乐器的琴弦。
过去,他做得最多的是一些常见乐器,诸如二胡、板胡、笛子、月琴之类。时间一长,他感觉做这些乐器已缺少新意。最近,模仿研究制作少数民族乐器已经列入他的制作计划,一把根据电视图像制作的马头琴即将问世。
姜玉征虽年逾花甲,但他对年轻人喜欢的爵士乐也颇感兴趣,下一步,他还想做出一套爵士乐的乐器,成立一支爵士乐队是他的梦想。
姜玉征有个贤惠的老伴,平时除了洗衣做饭干家务外,闲下来也常给他打个下手,当个“助理”。
转眼40多个春秋过去了,姜玉征做的乐器已有100多件,虽然这耗费了他不少的宝贵时间,但他觉得制作乐器给他带来的快乐远远超过了他的付出。
“那时候,每当制作出一件可心的乐器,我都高兴好一阵子,连晚上睡觉都要搂着睡。”60岁的姜玉征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我想对于人来说,能够找到自己一生挚爱的兴趣,真是一笔莫大的财富。姜玉征就拥有这样的财富,毫无疑问,他有着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