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0个非洲人与12个法国人

2015-03-12杨晋

世界知识 2015年3期
关键词:神迹淋巴结核拉特

杨晋

法国《查理周刊》杂志社遭恐怖袭击导致12人死亡,引发欧洲人游行抗议,国际社会和舆论表示强烈谴责。几乎与此同时,1月15日,据“德国之声”报道,尼日利亚东北部博尔诺州遭到恐怖组织“博科圣地”“令人震惊的血洗”,巴加镇几乎被极端组织“从地图上抹平”。尼驻美大使承认“博科圣地”屠杀了2000人。

英国《独立报》注意到,尼日利亚发生的事件是一场“被遗忘的屠杀”。2014年5月,“博科圣地”绑架了200多名女孩而震惊世界。然而自此之后,该组织从大部分西方世界的舆论中销声匿迹。如今,主流媒体被《查理周刊》事件占据,而忽略了非洲死亡2000人的惨案。

从新闻学角度看,公众只关心不同寻常的事情,而对司空见惯的事情选择忽略。这不由得使人想起1994年发生的卢旺达大屠杀,当时针对图西族人的种族大屠杀导致80多万人被杀害。但由于西方对卢旺达漠不关心,未能及时派驻维和部队制止屠杀。

这种漠不关心部分来自于在非洲已经司空见惯的死亡。在美国政治学者亨廷顿看来,暴力手段能给人带来一种不熟悉或不寻常的震惊和新奇感,因此会引发关注,但是,重复使用这种手段就会使它贬值。

1967年,尼日利亚东南部信仰基督教的伊博族自行宣布独立,成立“比亚法拉共和国”,结果引发内战和大饥荒,造成100万人死亡。在西方人的印象里,非洲就是死亡和动荡的代名词,当屠杀已经成为每日上演的悲剧时,就难以引起共鸣。正如伊拉克战争期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小布什宣布:“我们准备枪杀四千万伊拉克人和一个修自行车的。”CNN记者连忙问:“为什么要杀死一个修自行车的?”布什转身拍拍鲍威尔的肩膀:“看吧,我就说没有人会关心那四千万伊拉克人。”

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克曾经写了一本书叫《国王的触摸》。公元5世纪起,欧洲很多国家都宣称自己掌握了神奇的“触摸术”,能治疗淋巴结核。臣民们对此也深信不疑。1688年,有科学头脑的威廉三世认为触摸能治病过于荒诞,于是停止了仪式,但病人们不干,威廉三世只好又恢复触摸仪式。不可思议的是,国王的触摸确实有效果。据史料记载,查理二世一生中触摸过的淋巴结核患者多达九万多人。英国外科之父,查理二世的御医韦斯曼在一篇医学论文中写道:“查理二世无论哪一年所治愈的淋巴结核,都要比我们全伦敦所有的外科医生一辈子治愈的还要多。”触摸仪式无疑提高了国王的威望。其实现代医学证明,20%的淋巴结核病是可以自愈的,而国王的触摸无非是起到安慰剂的作用。于是,基于“神迹”的个人崇拜就产生了,而“神迹”其实隐含着尚不能被当时人所理解的科学道理。

而在今天,“神迹”式的崇拜或貌似“乌托邦”式的信仰能否被理解和宽容?其实,早在上世纪初,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就在西方资本主义里发现了中世纪以来的宗教“基因”。虔诚的清教徒把自己的工作看做是展示上帝荣光的“天职”,所以他们并不满足于自给自足,更要通过营利来显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而作为犹太人的卡尔·马克思多少受到德国新教伦理的影响,他在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人类的最终解放是“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这其实也是对旧宗教哲学的“批判的继承”。

2015年1月2日,奥巴马下令对朝鲜实施新一轮制裁,作为对索尼影业的新片《采访》“被黑”一事的回应。但朝鲜否认曾经动用黑客对索尼进行网络攻击。耐人寻味的是,索尼公司拍摄的《采访》从八卦新闻节目《今日胡闹秀》试图学习严肃新闻节目,去探寻新闻“真相”开始,对朝鲜领导人进行了恶搞。这部电影与法国漫画杂志《查理周刊》刊登讽刺伊斯兰先知的行为类似,只不过前者引来了不明身份的黑客攻击,而后者则遭遇了恐怖袭击的悲剧。与之相似的文艺作品还有2006年引起争议的美国电影《波拉特》。它讲述了哈萨克斯坦电视节目主持人波拉特在美国访问的奇遇,电影以“伪纪录片”的形式拍摄,其中波拉特用美国国歌的曲调演唱哈萨克斯坦国歌的恶搞桥段,不仅激怒了美国观众,还引起哈萨克斯坦人的不满。

由此看来,无论是2000名非洲人还是12名法国人,都不应被遗忘。但正如格言所比喻的:如果用邪恶的方式表明自己的善良,那么善良肯定要因此付出代价。

猜你喜欢

神迹淋巴结核拉特
消淋巴结核的外用有情方
淋巴结核怎么回事?如何治疗
穿 梭
民族志诗歌的跨文明写作——由阿库乌雾的《凯欧蒂神迹》引起的访谈
《凯欧蒂神迹——阿库乌雾旅美诗歌选》的翻译策略研究
淋巴结核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以及血浆IFN-γ和IL-1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斯宾诺莎的神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