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缅北战事的虚与实

2015-03-12李晨阳

世界知识 2015年3期
关键词:伐木工人缅北缅甸政府

李晨阳

克钦独立军曾与缅政府军在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期间有过长达一年半的武装冲突,2014年11月16、17日,双方又发生交火。2015年1月14日以来,双方在克钦邦帕敢地区再次冲突。图为2013年2月2日,一名女兵在降旗后收起克钦旗帜。供图/东方IC

自2015年1月14日以来,沉寂了将近两年的缅北局势又骤然紧张起来。截至20日发稿,克钦独立军与缅政府军在克钦邦帕敢地区的冲突尚未平息。尽管发生冲突的范围并不大,双方投入的兵力也有限,并且主战场距离中缅边境有上百公里,但是在中国的周边有武装冲突发生,就已经足够吸引国内民众和媒体的眼球了。再加上部分媒体把冲突的发生与美国高级军官到达克钦邦首府密支那和数百名中国伐木工人被抓相联系,并渲染有数百名中国公民被围困在交战区,克钦邦的冲突就成为牵动中国上下神经的大事了。那么这次冲突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冲突的真正起因

冲突的直接起因是克钦邦政府交通运输部部长卡曼杜瑙(Kaman Du Naw)1月14日没有通报就进入克钦独立军在缅北最主要玉石产地帕敢的防区。虽然被抓的卡曼杜瑙很快被释放了,但陪同他考察的三名警察却被克钦独立军继续扣留。而实际上克钦邦冲突再起还有更复杂的缘由。

吴登盛政府自2011年3月上台执政以来,一直把真正实现民族和解作为其任内的重大目标,他还放下身段与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进行各种谈判。缅政府和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简称“民地武”)也都做出了一些让步,双方就全国性和平协议文本的绝大部分条款达成了一致。然而,签署全国性和平协议的目标看似就在眼前,却又似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协议始终未能达成。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缅甸军方坚持和平协议条款不能违背2008年宪法和现行法律,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部分民地武仍存各种顾虑,要价过高。

眼看着缅甸各方政治力量将要全力投入2015年10月底举行的全国大选,缅甸政府更加急切地希望尽快签署全国性和平协议。最新的计划是预计在2015年2月12日的联邦节签署,为了表示诚意,吴登盛政府还邀请14支民地武参加了1月4日的独立节活动。1月10日,吴登盛亲自率领包括多名政府高官和军队将领在内的高级代表团赴密支那参加第67个克钦邦日庆典,这是缅甸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克钦邦的邦庆活动。1月12日,在首都内比都举行的有少数民族政党领袖和各省/邦少数民族事务部部长参加的政治峰会上,吴登盛再次呼吁各派政治力量加强合作,共建民主国家。不过尽管吴登盛政府做出了这样的姿态,但从目前各方的情况来看,仍然很难在2月12日签署全国性和平协议的目标。而消除民地武“占地自管、拥军自立”和“一国多军”现象是缅甸政府军始终坚持的目标,“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是缅政府军发动进攻的基本动机。

克钦独立军曾与政府军在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期间有过长达一年半的武装冲突,而且在与缅政府的和谈过程中,克钦军的态度一直比较强硬,因而也成为缅政府军的重点打击对象。另外,这次克钦独立军在帕敢与政府军发生较大规模的冲突其实也早有端倪,早在2014年11月16、17日,克钦独立军与政府军就发生过交火。之后的11月19日,政府军多发炮弹落入克钦独立军军校,造成20多人死亡和20多人重伤。12月中旬,隐居多年的彭家声(原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政府主席)公开声称,他领导下的果敢同盟军再度复出,伏击了缅政府军。因此,缅政府军此次发动对部分民地武的围剿并非完全出人意料。

有很多分析认为,缅政府军此次进攻帕敢,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切断克钦独立军的财政收入来源。笔者认为,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直接参与玉石贸易以及对在帕敢的玉石商人征税是该支武装力量目前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缅北战事背后的美国、中国因素

在近期关于缅北战事的报道中,不少媒体都把冲突与美国、中国以及缅甸的三角关系联系在一起。

如有的媒体称,美国和缅甸已于2015年1月11~15日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举行人权对话会,其中美国代表团成员中包括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副司令安东尼·克拉奇菲尔德、美国国防部副助理部长托马斯·哈维等几名军方将领。在会议开始之前的1月9日,这些美军将领低调地访问了密支那。因此,部分媒体就认定这是美国插手缅北事务的铁证,并认为缅甸政府与美国达成了默契和交易,即“美国默认缅军解决缅北民地武问题,而缅甸将就2015年大选问题与美国达成妥协”。我们知道,目前美国政府对缅甸的民主化进程总体上比较满意,但是美国国会和部分民众对缅甸政府军镇压民地武、不给予罗兴伽人(是缅甸的一个少数族裔)公民权、佛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等与人权相关的问题很不满,如果美国代表团纵容缅甸政府军进攻民地武,那么它还有必要与缅甸政府举行人权对话吗?回国之后又如何面对国会等方面的责难呢?

还有的媒体把这一轮缅北冲突与莱比塘铜矿、中国公民在缅北伐木被抓等事件联系起来,尤其是帕敢冲突升级之后,一些媒体渲染有数百名伐木工人、玉石商人(有的甚至说有上千名)被围困在交战区多日,粮食和饮水紧缺,人身安全堪忧。这样的报道使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和国内有关部门十分紧张。由于交战区域既不是在帕敢镇,也不是在玉石矿区,因而一时之间无法确认是否有中国公民被困在战斗发生区域。1月19日,我驻缅使馆领事保护联合工作组抵达克钦邦首付密支那,经过查实,所谓的中国公民被困属于虚假消息,缅方确认前段时间被抓的中国伐木工人只有100多人,而且是发生在密支那以东的歪莫镇区,距离帕敢有上百公里的路程。即便是还有部分失联的伐木工人,分析人士认为,这些人不会继续深入缅甸境内,而是应该正在往中缅边境中方一侧撤离。

这些媒体为何要这样报道,其真实目的值得探究。

缅北局势何处去

近日,国内的部分媒体还报道说,除了帕敢,在克钦邦的葡萄、掸邦的登尼和贵概等地也发生了冲突;除克钦独立军之外,德昂、果敢、若开联军也在缅北地区与政府军发生日趋激烈且频繁的冲突。1月20日,《环球时报》报道,缅甸三军总司令敏昂莱大将发布战争动员令,要求缅甸三军举全军之力从当地时间20日起对克钦独立军发动“毁灭性”的进攻。现在看来,这应该是一个假新闻。实际情况是帕敢前线的缅政府军已于1月19日向克钦独立军提出停火。在笔者看来,历史已经证明,武力解决不了缅甸的民族问题,缅甸中央政府和各民地武只有秉持互谅互让的态度,通过和谈才能解决分歧。笔者也认为,缅甸政府军这次的进攻,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迫使克钦独立军按照政府军的要求来签署和平协议,并不是为了在缅北挑起全面内战,客观上即将于今年10月底举行的大选也不允许缅政府军这样干。

但无论如何,在我们家门口发生的武装冲突都会对我国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我们应为前段时间被抓的伐木工人提供领事保护,同时进行有效的调停,以推动缅北局势向和平的方向发展。

(作者为云南大学缅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猜你喜欢

伐木工人缅北缅甸政府
后来改名字啦
缅甸将打击若开武装
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孟加拉国对罗兴亚人涌入“严重关切”
海角小诗(2首)
缅甸勒令国际组织离开若开邦
闲趣一刻
缅北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