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做企业的不用懂宏观
2015-03-12
2014年12月4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在一次主题演讲中,特别告诫企业家,做企业的不用懂宏观,做企业和宏观没有太大关系。一个好企业是,宏观好我可以做得好,宏观差我照样可以做得好,这才是好企业。他建议大家不要太多地关注宏观形势,聚焦自己的企业,聚焦自己的业务,聚焦自己的核心竟争力。
“旧思维”“旧做法”在回潮
经济的情况大家应该已经看到了,从2013年下半年以来,增长的速度就不断地下滑,对于这样一种下滑的趋势,各方面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这是周期性的,有人说这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不同的判断产生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在经济下滑的过程中,政府提出了“新常态”这样一个概念,我是非常支持这样一个提法的。在过去30年中,这种高速的经济增长已经不再是常态了。未来将进入一个中速或者中速偏高的增长速度。
本来“新常态”的提法是蛮好的,但进入到2014年以来,随着各方面数据不断放缓,应对“新常态”的方法似乎又变成了旧思路,到底什么是“新常态”?如果真正变成了旧思路下的“新常态”,那就比较糟糕。因为在30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后,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有经济内在的结构性原因,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想稳定地保持在中等增长速度上,都会比较困难。
为什么讲“新常态”下的旧思维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在“新常态”下,虽然经济增长速度在放慢,但这没有什么可怕的,潮涨必有潮落时,很正常,不要把经济增长速度掉到7%看成是洪水猛兽,好像天要塌下来一样,天塌不下来,你让它放慢一点,我们有时间进行结构调整,这是一件好事。但大家都能看到,老思路又出来了,各个部委又在批投资项目,银行大放水,房地产市场刚刚要调整,政府又千方百计把它托住。当然,政府的这些措施有它的难言之苦,我们都理解。但你要知道,这几十年所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如果不去解决。更大的冲击会在后面。
在“新常态”下,不能够让旧思维卷土重来。但我们看到的就是旧思维、旧做法的回潮。靠银行重新放水和政府增加开支进行所谓的拉动内需,解决不了中国经济根本性的结构问题。反而会使结构问题进一步恶化。在政策层面上,我们也没有发言权,也没有影响力,作为企业、作为研究人员,我们只能面对现实,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旧思维做法,都不可能解决结构性问题,都不可能扭转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的趋势。
回顾一下过去的经济运行,就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和政策之间的关系。政策刚开始有一定的作用,但增长速度很快就下来了。下来以后不得不再次采取刺激性政策,可是2012年“4万亿2.0”的作用就比2009年的“4万亿1.0”差远了,现在要搞“3.0”的话,效果会更差,这个现象我们把它叫作政策的边际效用递减。什么叫刺激政策边际效用递减?这和用兴奋剂是一样的,第一次用非常灵,后面一次比一次差。宏观政策的作用非常有限,各位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政策上,不要以为宏观的刺激性政策会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
一些中欧的学生不同意我的观点,他们说怎么和宏观没关系?我说如果宏观好,一个企业才好,那不就是把自己降低到了农民的水平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农民靠天吃饭。如果企业也是靠天吃饭,那你千的不就是农业吗?而且现在我们的农业都不靠天吃饭了。如果宏观好,你就好,如果宏观不好,就过不下去。这不是好企业。一个好企业是宏观好我可以做得好,宏观差我照样可以做得好。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太多地关注宏观形势,聚焦自己的企业,聚焦自己的业务,聚焦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宏观形势好,我多做一点,自然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宏观不好,我照样能够撑下去,而且有可能在宏观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企业反而能做得更好。
而从宏观面上来看,今后一段时间,政府的政策有可能会有一些作用,但长期的趋势不会因政府的政策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企业转型,迫在眉睫
对于企业来说,我们怎么办?我个人的观点,企业应该收缩战线,回收现金,宁可踩空,不要断粮。这是短期的应对措施,只是我个人的建议,并不能说每个企业都这样。每个行业都这样。行业的情况、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
在短期采取保守经营,收缩战线的同时,对企业,特别是对广大中小制造业企业来说,—个非常重要的长期任务是思考转型,努力地实现企业的转型,这是比判断宏观形势更为重要的—项工作。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思考转型?很明显,传统的经营方式、传统的商业模式无法持续下去了。传统制造业辛辛苦苦,赚不到多少钱,这跟宏观形势固然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不是宏观形势给企业带来的困难,而是因为经营模式、商业模式长期没有发生變化。
在过去的30多年,我们企业的发展模式是成功的,但不能保证未来的成功,如果不及时转变,一批企业有可能会被市场竞争无情地淘汰掉。传统的模式有两大前提,一是低成本,二是一个巨大的需求未得到满足的市场。在这两个前提下,企业的商业模式是整合资源,尽快投入生产,尽快把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只要手上有资源,主要是政府资源和金融资源,典型的像房地产行业那样,只要有了这两类资源,房子盖起来不愁卖。所以过去企业强调的是敏锐地把握市场,要有资源整合能力,有了这些就保证能赚到钱。
2014年。这个曾经成功的商业模式碰到了一堵无法跨越的墙,成本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低了,生产出来的东西也卖不动了。制造业的销售越来越困难,连房地产销售也碰到了困难。这反映出在生产能力迅速增长的情况下。未满足的市场越来越小,乃至于现在干脆就消失了。现成的市场没有了,你生产出来那些产品卖不动,你怎么办?传统商业模式中的各个要素,比如良好的政府关系、敏锐的市场嗅觉,灵活的市场经营、严格的成本控制等等,今天依然非常重要,但已不是你成功的关键,已经不能保证企业的成功。
企业转型的两条生存之道
中国经济总体来说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性的逆转。我们早就从一个供不应求、从短缺经济,变成了一个全面过剩的经济。在短缺经济中,你的经营方式和在过剩经济中的完全不一样,不能为过去的成功所累,不要以为你过去成功的经验可以继续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然而,企业转型并不是说转行,转型未必要转行,你还可以在你的行业里继续经营,但必须改变商业模式。商业模式要从制造转向创新。
创新和制造有什么区别?制造是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而创新是制造新的市场需求。市场没有了,或者已经都饱和了,怎么办?你只有两个办法,一是用新的产品、新的服务和新的技术创造出新自由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你是唯一的,或者说你是少数的供应商。你自己画—个圈,摆—个摊,自己来玩,这就是苹果的思路。智能手机推出之前,手机市场已经饱和,那个时候的市场巨无霸是诺基亚、摩托罗拉,没有你的分,怎么办?你必须玩一个新东西,开辟出自己的市场来,再跟它们在传统手机上竞争,那是自讨苦吃。所以,在现有市场基本饱和的情况下,企业要想继续发展,必须要自己创造市场,拿什么创造市场?用你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来创造新的市场。这是第一个生存之道。
第二个生存之道,你可以继续生产现有的产品,但必须有新的技术、新的方法,从而实现比别人更低的成本。国内东部的劳动力成本高了,你转移到中西部甚至东南亚,虽然可以降低成本,这不是转型,只是转移,因为别人也会转移,也会工厂搬家。你的成本降低必须是通过创新实现的。新的生产组织方式,新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法,是别人不会的新打法。是建立在核心竞争力上的成本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即使你还在做同样的产品,还在同一个行业中,转型意味着商业模式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企业家缺少个性
我们的很多企业之所以趋同,特别是在传统制造业,深究下去,可以找到几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市场足够大,还没有饱和,做同样的产品都能卖出去。第二个原因是企业家没有个性,产品、技术也没有特性,看上去全一样,因为企业家看上去一个样。
欧洲有很多中小企业,动辄百年以上的历史,甚至几百年以上的历史。为什么这些中小企业它可以持续地经营下去,而且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绝活?在市场上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关键技术就他那里有,别人那里没有。技术靠多年积累的形成,而多年的积累要求专注的精神,专注的精神又来自于对个人价值的追求,而不在乎外界的评价。这样的精神在中国比较少,我们的一些企业家不懂得顺从自己的内心来追求个人的价值,他们也有个人的价值追求,但价值是用外界的客观尺度来衡量的。外界的统一尺度,那就是企业做多大,钱赚了多少。房地产赚钱,大家就都去做房地产,互联网赚钱,就都去做互联网。希望大家思考如何建立自己的内心世界,树立自己的个人价值。独特的企业家才能开发出独特的产品和技术。
没有创造价值,赚钱就无法持续
企业要想赚钱,首先要创造价值。很多企业家搞不清楚价值创造和赚钱之间的关系,他总是喜欢机会主义的方法。机会主义可以赚到钱,但由于没有创造价值,这样的赚钱是无法持续的。你如果创造了价值,迟早会赚钱。如果没有创造价值,哪怕你现在赚得再多,也无法持续。这就是赚钱和价值创造的关系。
举一个例子,大家都希望用互联网改造自己的行业,改造自己的企业。这个想法没错。但我认为不存在什么互联网思维,即使存在互联网思维,也没有像市场上讲得那样神乎其神。
因为互联网只不过是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无数创新中的一项。读一下历史,就知道这个思维、那个思维都是文人自己造出来的新名词,故作高深,让你们听不明白,才显得他有学问,其实他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像我今天也不明白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意思。越模糊的名词,越具有诱惑力,越说不清的概念,越是有广阔的市场。
互联网是一项新的技术,我们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去提高企业的效率,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思考,如何用互联网进行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但不要把主语和宾语搞反了。例如“互联网金融”,我们是用互联网来修饰“金融”的,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实质是金融业,而不是互联网业。如果你不懂金融,贸然去搞互联网金融,你不失败才怪。要搞互联网金融,首先必须搞清楚金融业的基本规律是什么,然后再来思考,如何用互联网去解决金融业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如果把金融业搬到网上。把金融公司改造成为一个互联网公司,那你就本末倒置了。
金融的核心问题是信用,有人到你这来申请一笔贷款,你不知道他的违约风险有多高,因为信息不对称,你不了解他企业的经营状况,特别是现金流的情况。金融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每个客户的信用评级、风险评级,也就是他违约的概率。这是做金融的最大难点,你没有信息,他来申请贷款,把三张财务报表给你看,你看了财务报表,觉得不错,你就贷款给他吗?你不敢,为什么?因为在咱们这儿假账遍地都是,有些企业连像样的财务报表都没有。
你怎么样去判断风险呢?金融机构要投入很多的资源,花费成本,搜集信息,预测企业的现金流,了解它的投資计划和经营计划,这笔钱贷出去之后,能不能还给我,这是金融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信用评级和风险评估。中小企业融资难,难在什么地方?并不是说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比大企业还严重,而是小企业缺乏克服信息不对称的资源和手段。才能够对这个客户做出准确的信用评级。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很难给出准确的信用评级,银行就要求借贷人拿出抵押品。抵押品的目的是防止借贷方的恶意违约,是为了克服经济学上讲的道德风险。他跟你借500万,过了三个月他跑路了,你怎么办?如果他有抵押品在这里,你不怕,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你手里有他的财产,就能够控制他违约的风险。只要大企业愿意承诺把资产抵押在我这儿,我就敢放款,而中小企业融资难,恰恰因为它没有抵押品。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天生的,和什么“嫌贫爱富”没有关系,别把经济学原理扯到道德上去。
没有抵押品怎么办?怎么控制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金融机构必须搜集更多的信息,做出更准确的信用评级,才能够降低贷款风险。所以金融业的核心问题是风险评级,是信用评估。
能做互联网金融的只有少数几家
互联网为什么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解决信用评级问题?阿里金融是怎么做的?利用大数据。大数据从哪里来?在网上交易所留下的信息,对阿里来说,这些交易数据就是一座金矿。但仅有这座金矿还不行,你要把金矿提炼成黄金。你要有提炼技术。这个提炼技术是高科技。如何从这些看上去散乱无章、没有规律的交易数据中提炼出有用信息,使你能准确评估客户的现金流,在这个基础上,准确评估客户的信用,这是阿里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坐拥金矿,也炼不出金子来。
阿里金融的价值创造就是用互联网的手段,以更低的成本解决了金融业的核心问题,也就是信用评级问题。信用评级的困难在于信息的不对称,互联网可以帮助你降低信息不对称。但是你那个行业最头疼的问题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消失,只是说你可以用新的技术手段,更好地解决让人头疼的核心问题。所以不要把主次搞颠倒了。不要想象着把传统行业、传统公司都变成互联网公司,你一变就死,因为你不了解互联网,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不用互联网。
如果认同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在众多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中,能够做下去的只有少数的几家,因为它们没有大数据支持,没有把大数据转换成为所需要信息的技术手段。这两个关键条件都不具备,怎么能成功呢?所以他今天赚钱,明天就有可能倒掉。
赚钱,不等于创造价值。阿里金融创造的价值在什么地方?它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给出信用评级,而且阿里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别人难以模仿的,大数据要有长时间的积累,数据提炼技术是高科技。所以阿里创造价值,大多数P2P不创造价值,虽然他们也赚钱,但是持续不下去,不创造价值的企业是持续不下去的。
建立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要去做摔在地上的“猪”
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只要站到风口上,猪都会飞到天上去”。我的一个学生就问我,“教授,我怎么去找风口,风口在什么地方?”我给他的回答是:如果你把自己降低到猪的水平上,我跟你就没什么好谈的。这是一句非常误导人的机会主义说法,使企业偏离了它应该研究的问题,偏离了它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天天去找风口,结果风一停,猪全摔在地上。为什么要去当这只猪呢?我真的是搞不清楚,企业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找风口。而是要培育和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不断地为你的客户、为市场创造价值。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企业得到发展,你可以赚取利润。
讲到这里,我们又回到刚开始的宏观题目上,把握宏观趋势创造价值吗?尽管把握宏观趋势、踩准市场的点可以赚钱,但它不创造价值,别把它当饭吃。踩准了点捞一把,未尝不可,但不要因为这个点踩准了,就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猜市场波动,猜经济趋势,力争每一步都踩准点,这是不可能的。在市场上下波动的过程中。你踩准点的概率最多50%,踩錯的概率也是50%,平均下来等于零。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过多地关注宏观经济形势,不仅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乱了心性,偏离了自己的主业。偏离了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来源:正和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