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交通组织规划

2015-03-12霍苗苗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年1期
关键词:交通设施流线换乘

王 宇 霍苗苗 姬 海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京沪高铁西客站站前综合体是依托京沪高铁建设的大型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同时结合区域开发配套建设商业、酒店、办公等功能,形成区域商业、商务中心。项目总占地约50 公顷。建设内容包括高铁站房、站前广场、高架进站平台、轨道交通1、6#线土建预留、地下停车及商业设施、长运枢纽、公交枢纽、出租及社会车停放系统及南北商业综合体等。

交通功能是其主导功能,快速疏解高铁带来的大量客流是交通组织的关键。该项目的交通组织规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合理布局提高换乘效率

站前综合体集中了高速铁路、长途汽车、城市公交、出租车、小汽车以及规划的轨道交通线等众多交通设施。其中高速铁路和长途汽车为该地区的核心交通设施,也是区域对外交通设施,同时高速铁路和长途汽车之间还有相对大量的换乘客流。城市公交、出租车、小汽车以及规划的轨道线路主要都是为高速铁路和长途汽车进行集散服务。根据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特征,合理确定各种交通方式的布局及规模,在站前采用分散与集中、平面与垂直相结合的组团型布局模式。

2 妥善分流过境交通

依据区域条件与功能定位,该地区未来的过境交通、集散交通与内部交通的流量都很大。妥善处理三种交通的关系,是规划区构建和谐交通系统的关键,也是综合体区域长久发展的保障。原规划南北向大金快速路和北园大街形成城市东西向快速通道,未来东西向与南北向的过境交通流量都将比较大。

根据对区域路网的重新调整,原来枢纽地区大金路快速路功能已被调整至站西路高架,整个枢纽地区的过境交通通过北园大街、站西路、张庄路和腊山河西路经过枢纽地区,无需进入枢纽核心地区。

3 快捷疏散集散交通

片区优越的区位条件必然带动该地区土地的高强度开发,再加上高铁站、长途汽车站等设施的建设,未来车站周边地区的集散交通量将会非常大。保证地区集散交通的便捷,既是构建和谐交通系统的需要,也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客流疏散主要依靠轨道1、6 号 线 形 成的“十”字网络承担26%以上的集散客流,近期轨道交通尚未建成时主要依靠快速公交与普通公交集散客流。机动车进出枢纽核心区主要通过北园大街、站西路、大金路、站前路和济西东路。其中站前路和济西东路主要为公交车和旅游大巴车的进出综合体的道路,其余道路为社会车辆和出租车的进出枢纽核心区的道路。

4 合理组织内部交通

综合体高强度的土地开发与多功能的土地使用,必然产生大量的内部交通。构建舒适安全的内部交通系统既可以提高地区的发展活力还可以降低内部交通对集散交通及过境交通的干扰。

交通设施布局分东西两个广场进行布置,其中东广场为公共交通换乘设施,西广场为机动车交通换乘设施。东广场分南北两个设施组团,其中南组团为整个枢纽地区最为复杂的地区,地面层布置有长途汽车站、公交车,地下一层布置有轨道交通换乘厅,地下二层布置社会车停车场;北组团地面层布置有大巴停车场,地下二层布置社会车停车场(如图1 所示)。

5 以人为本的行人交通组织

根据城市设计及地下空间规划,范围内的行人系统由地下、地面2 个空间层面构成,2 个层面人行交通的功能各有侧重,通过垂直交通相互联系。地下行人交通设施主要由:人行廊道、换乘廊道、地下商业廊道构成,功能上主要侧重于枢纽换乘,行人组织由枢纽换乘流线和地块人行流线构成;地面层行人交通设施主要由:路段人行道、交叉口人行横道、商业步行街构成,功能上地面层侧重于区域范围的慢行交通方式以及公交换乘,行人组织由路段行人流线、人行过街流线、枢纽换乘流线、步行街行人流线构成。

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建成通车4 年以来,功能已基本完善,目前高峰日旅客发送量已达6 万人次,各种交通方式换乘最短时间3 分钟,最长换乘时间7分钟,为高铁枢纽开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1]揭蓓蕾.建筑与城市的融合——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J].新建筑,2013 (02).

猜你喜欢

交通设施流线换乘
几何映射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不同时期换乘客流组织方案研究
T.Russell Shields:利用车辆数据和交通设施支撑新商业模式
重庆轨道交通换乘站大客流组织探索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流线组织设计
北京地铁最复杂换乘点——军博站启用
CO2混相驱五点井网流线模拟
“十二五”期间,北京镇乡交通设施发展思路研究
上海轨道交通宜山路站实现三线站内换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