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引导初中学生做好语文阅读理解

2015-03-12岳睿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6期
关键词:读法题型答题

岳睿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了解天下、发展思惟、得到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充分表达了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近年来语文阅读理解试题甚至占到了语文试卷总分数的30%左右,毫不夸张的说,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成绩。阅读理解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语文能力的训练,语文考试后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学生在互相讨论成绩时,都觉得自己本次语文考试成绩应该会不错,但是当成绩下来时,却发现成绩并不理想,导致这一情形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阅读理解上丢失了分数。如何提高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理解成为学生和老师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引导学生通读文章

语文阅读理解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内容广泛且灵活,特别是现代文阅读题多是由最近的报刊杂志中的美文变化而来,在文章结构上,是严谨,规范的,在语言表达上是简明,联贯得体的。为了能够优质高效的做好阅读理解题,要引导学生认真反复的阅读原文,阅读是理解和正确回答问题的基础,只有反复认真的阅读文章,才能将文章读懂读透。为了提升阅读效果,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引导学生在回答阅读理解题目时要静下心来,逐字逐句的阅读,切忌心浮气躁,对文章只草草看过一遍就简单的答题。在阅读文章时,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说明文还是议论文,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顺读法”和“倒读法”是阅读中常用的两种方法,所谓“顺读法”即依照文章的书写顺序,先读标题,后读短文,最后在看题目,从文中寻找正确答案。而“倒读法”则相反,是先读题目然后带着问题去读原文,寻找正确答案。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使用顺读法,学生首先会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印象,这样再次阅读回答问题时会对文章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答题的准确率也会大幅度提升,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而考试的时间则是有限的;使用倒读法,是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这样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学生可能会有先入为主的想法,导致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理解出现偏差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对于表层理解的题目,如时间、地点、原因等题目,使用“倒读法”的效果最好。

二、引导学生提取信息

阅读理解能力考察的是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概括和赏析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分析出文章主旨。任何文章都有着特定的中心,有着写作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提取文章中的信息来找出写作思路。这些信息往往藏匿于文章中,有的藏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有的藏在段落的衔接、过渡中。阅读理解题目的设置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问题只需要认真阅读原文,就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第二层次问题难度稍大,需要反复感知原文,认真思考,对原文高度概括才能得出正确答案;第三层次问题难度最大,需要在高度领会文意、作者思路和文章实质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答案。

读文章时要善于抓住关键词,从文章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要边读边想,首先总体看一篇文章大体讲述内容是什么,然后逐段钻研每段的主旨和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弄懂文章的中心思想,要站在作者的高度,有机结合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主观意识,积极、高效、缜密地运行思维,每看一段就想一想,在全文读完之后,再串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找到各段之间的联系,以便从整体上理解文章。

三、指导学生基本的方法

阅读理解题型有着一定的回答技巧,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些技巧,就可以轻松自如的回答问题并使答案更加合理。教师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类型的题目,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初中常考的阅读理解的题材多为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其中记叙文又分为散文和小说。记叙文多是记录某件事情,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感;议论文的本质是向读者传递作者的个人观点、看法的文体;而说明文则是向读者传递新信息的。以散文为例,初中常考的散文题型多为人物、事件、景物以及历史文化现象,常考题型为阅读全文,概括文章写了关于谁的几件事/一件事,或者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回答这种类型的问题时学生要在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话,找依据,采用“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什么结果”这一模式来回答这种类型的问题。议论文常考的题型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或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针对这类题型,学生要抓论点,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而不是疑问句或者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五自己归纳。一般而言,论点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

学生在回答问题是要谨记以原文为根据,不能脱离原材料,否则就会出现回答错误、不全面等问题,要把题目要求内容要点理解透彻,对原文中选定的相关内容进行摘取、压缩、重组结构,同时要注意组织规范语言,对已经理解的内容要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做到言之有据,持之有理,切忌重复罗嗦,回答问题不得要领。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充满信心地进行复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携带阅读理解的成果回归原文,检查答题有无疏漏,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照各题目推测判断,确保无误。

[1]谷玉娟.基于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初探[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12)

[2]王国炎.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02期

[3]黄之海.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指导[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1)

猜你喜欢

读法题型答题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答题、拍照、必微博、求关注…… 减了老负担,又练“新技能”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0”的读法和要领
挑战答题
答案大放送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熊孩子爆笑答题集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