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山水文化的哲学蕴涵探究

2015-03-12张茜曹磊

高等建筑教育 2015年1期

张茜 曹磊

摘要:中国山水文化蕴藏丰富的内涵,反映了人与自然多种多样的关系,被看作民族文化的重要特质,其蕴含的哲学意义对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独特的自然观与审美观,对国内外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山水文化;哲学内涵;“道法自然”;山水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5)01000104自古以来,中国人对自然山水就有独特的体验与认知,由此衍生出山水文化,以其哲学性的内涵显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反映了随时间推移人与自然之间变化多样的关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从维系生存的物质保障逐渐上升至精神层面,在其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与文学、美学、园林等密切相关,不仅造就了诸如山水诗、山水画派、古典园林等文化领域,发展至今已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方面。

中国山水文化哲学内涵涉及古代哲人对宇宙、自然、人生的感悟与体验,中国哲学语境中的“山水”, 其本身已超越科学概念,成为道德的象征并具有本体论的涵义与方法论的意义。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思想流派诸如儒、道、阴阳学等都对山水提出各自的观点,中国古人始终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更是在精神上注重心灵与自然相通,这些优秀思想是先人留下的珍贵财富,也成为当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国际建筑大师艾里尔·沙里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深刻揭示出文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尤其在城市发展面临环境污染、城市特色危机、外来文化充斥等普遍问题情况下,独特的山水文化为我国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启发。如吴良镛先生所言“全球化的发展与所在地的文化和经济日益脱节,面对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不自觉的保护与发展,就会显得被动……”[1]。因此,研究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立足当下,立足自身,将古建筑的艺术构思应用于新时期面临的环境与城市发展问题,使其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一、 山水文化之原始崇拜

在人类文明发展初期,自然是人类维持生存的保证,人取之于自然并受制于自然,由于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知,由此对大自然产生的敬畏与感恩,也就是自然崇拜。古人认为山水具有神性,山水成为普遍的自然崇拜对象。据记载上古时期,先人依据山的形态与高度,认为山是力量与上天意志的象征。“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下之都……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2]山岳作为天神居所,也是凡间最接近天的地方,因此,历代帝王常常模仿山岳而作台,古人认为台与山岳一样具有神性,统治者只有登台才能亲承上天的意志。而具有神性的山与水总是密切联系,如《山海经·大荒西经》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2]水是维系生命的源泉,人们逐水而居,受之于水的恩泽,对水也产生了类似于山的崇拜。古代中国发展以农为本,对天地也具有特殊的感情,这也是中国古代宇宙观、人生观始终以农为上,产生一系列以天地山水为主题的思想观的重要原因。

高等建筑教育2015年第24卷第1期

张茜,等中国山水文化的哲学蕴涵探究——“山水城市”发展的核心思想

古人对山水的原始崇拜是中国山水文化发展的萌芽,对山水的感情表现为对山水的敬畏与亲和。这种原始自然观表现在城市建设当中就是顺从于自然规律的同时谋求自我发展,与自然共生,依山水而居是当时人居环境发展的特色。

二、 山水文化之哲学内涵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形成,各学派思想与文化构建,诸如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都是这一时期形成的思想学派,其中儒道两家对后世影响最大。中国古代哲学追求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宇宙观境界,其中包含了对山水文化的思想观点,如《易·系辞》提出“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象天法地”的思想,儒家“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德仁思想,道家“道法自然”的方法论与“天地有大美”的自然美学思想等,从文化源头架构了中国山水文化发展体系,成为后世山水文学、艺术及园林等发展的哲学基础。

(一)以山水“比德”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尤其强调“仁”与“义”。《论语·雍也》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聪明人乐于水,仁人乐于山,在这里以山水“比德”,人应具有像山一样孕育万物而无私欲的仁爱,像水一样顺应山脉肌理而川流不息的智慧,引导人们热爱自然山水,从中感悟宇宙万物之理,如“山水”一般,才能到达“仁”的境界。

孔子多次将山水比拟人的精神品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论语·子罕》)孔子将流水比喻人生消逝的时光,日月不息。“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3](《论语·子罕》)以堆土为山比喻人的成败与意志。“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以松柏比喻人的坚毅品格。这些以德行的眼光看待山、水、松柏,体现自然与人的亲和性,并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进行了总结性概括,明确表达了儒家精神,从自然万物生机之理中感悟人生而达“仁”。儒家“比德”于自然山水的思想,得到后世的发展与继承,广泛影响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如中国的山水诗人常寄情于山水,以描写自然山水来表达自身意志与品格,曹操《观沧海》被誉为中国山水诗的开山之作,以高山大海的形象表达自己胸怀天下的气概,宋代周敦颐以《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来比拟自己的孤傲品格。儒家思想中将自然人格化的 “比德”理论,显示出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自然美的价值,从对山水的物质依赖逐渐上升为精神感悟,寄情于山水之中,这些也为后世以山水为素材进行文学、艺术、园林创作奠定基础。

(二)道法自然

道家学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追求自然,以天为法。老子提出“道”的观念,《道德经》开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4] “道”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无以命名,“道”是世间万物发展的规律,无以名状。老子主张自然而然,人们要遵循“道”的规律做事,遵循自然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 (《道德经二十五章》)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中国的山水文化发展始终以顺乎自然为本,其中,中国古代园林以浓缩自然的形式出现,其发展的最高境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哲学根基也源自“道法自然”的理念。《道德经》阐释了老子的宇宙观、自然观、空间观,其中包涵老子以自然山水来喻道,表达自己在处事、政治方面的观点。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4]全文以水喻道,言水滋养万物而居卑下与世不争,流动不息而又变幻莫测,是最接近于“道”的事物,以水居于下、平静深渊、随机而变的性质暗示人也应像水一样。老子也常以水的这些特性表达处世之道:“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4](《道德经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纳百川,是因为它出于低洼处,以此来比喻王者要想成就伟业,必先以民为先,处民之下,才能统治人民。这些思想始终表达了老子“道”本源的理论,主张从自然山水中感悟“道”的规律,依照自然规律行事,始终以“无为”的顺乎自然态度与自然相融共生,这种自然观与方法论延伸至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成为后世仁人志士寄情山水,隐逸于山水间、发展文艺与苑园的文化基础。

受道家山水观的影响,“道法自然”、“无为”的思想也影响到当时的城市建设,强调返璞归真,反对过多的人工雕琢与修饰,遵循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中范山摹水的“一池三山”式自然山水园林成为理想环境的代名词,指导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三)天地有大美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传承与老子的山水观而提出“天地有大美”的自然美思想,明确了以自然山水为对象的审美思想。

《庄子·知北游》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天地之谓也。”[5]从中可以看出庄子主张人们应在自然中寻求美,又主张人们学习自然之美做到“不言”“不议”“不说”以“达万物之理”,按照自然法则行事。庄子的自然美思想明确地将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这种审美心理也就直接促使以山水为题材的文学艺术创作及园林建造,在诗、画、园林中塑造一个人为的自然供人玩味,达到足不出户就可亲近自然的审美需求。如中国古典园林,其实是一种“集景文化”, 它将山、水、建筑、花木作为造园的四大要素,以山水自然风景为中心,“楼阁亭宇,乃山水之眉目也”,古典园林无论从构成要素或空间布局无不体现了“师法自然”的原则。离开了山水景观就没有中国园林,这使中国园林有别于以建筑为中心的欧洲古典园林 。

综上所述,中国山水文化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始终以遵循自然法则为中心,尤其道家的“道法自然”,它涵盖了中国人自然观中最核心的精神,那就是“天人合一”与自然共生。自然山水中孕育了哲学思想,哲学理念又赋予山水更深层的涵义,两者相互依存。山水文化的丰富也预示了古人从山水崇拜到山水审美的转变,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觉醒,以山水为题材的文学、艺术应运而生。在山水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城市、建筑布局往往注重与外部环境,包括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协调相依,同时讲究返璞归真,反对过多的人工雕琢,而古典园林更是范山摹水,在构造中追求“宛若天开“的境界。山水文化的内涵愈加丰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向一个新的时代,也使人们对今天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反思。

三、酌古御今——“山水文化”在“山水城市”中的应用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中国城市的发展也必然根植于本土文化,古代中国城市与建筑就是在尊重天地自然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在选址及布局上注重 “相土”、“形胜”,因地制宜并注重对周遭环境的考察与融合。而近现代中国城市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已发生巨大变化,尤其在当下城市化过程中,中西方文化的根本性差异决定了中国城市建设不能盲目跟从西方的发展模式、设计手法,尤其近些年环境破坏严重,城市文化缺失,交通拥堵难以解决等问题都亟待中国城市立足于自身文化重新审视城市发展的方向。众所周知,城市的发展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向一个新的局面,面对城市化带来的种种问题,作为山水文化又会对中国城市与环境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山水文化实为人们在城市中对自然的精神回归。20世纪末钱学森先生提出“山水城市”的概念,将山水文化融于城市发展,钱老在给吴良镛先生的信中提到:“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建造山水城市的居民区。”也就是以古人山水文化为鉴,将其观念精髓融入城市发展与建设中,在设计理念、空间布局、材料选用等方面借鉴古人山水文化中的理念,创造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特别是在自然认知上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两种文化在各自文学艺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山水文化孕育了我国 “天地有大美”的审美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因此,山水文化不仅体现了一种人、自然、社会发展的可持续理念,更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文化回归。

如今,城市建设中反映出的一系列问题开始让人们反思城市发展的方向。山水城市的提出成为立足传统文化探索城市发展模式的共识,“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化,尊重科学技术,面向未来发展” [6]山水城市的这一核心精神,传承了我国山水文化的思想内涵。在山水城市发展探索的道路上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案例。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象山校区是开放式的校园,在象山校区柔美的自然环境基础上,使整个校区建筑的布局与自然环境和谐相依,另外,设计者基于象山原有的、自发性的山地建筑聚落形态,建立一个以“回”字为基点的场所模式。“回”即合院,从此出发将所有校园建筑以“回”字的某种削减作为平面布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空间布局。在材料使用上返璞归真,以当地材料为基础,朴素的砖墙、石墙、夯土墙、水泥抹灰本色墙,采用简单的砌筑方式,体现人们在长期与山水的共存中,发展出一种与自然共生的基本智慧与当地的人文精神。对建筑细节与建筑材料可再生的运用更是体现了“道法自然”的理念,使中国传统的建筑思想具有了新的生命力,成为将山水文化融入本土建筑设计,又不失现代感的优秀典范。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深刻感悟,作品中表现了山水画的意境、人文与大自然的对话、传统手工艺与建筑的巧妙融合。

四、结语

中国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国山水画同源同理,又相互关联。它们共同源于对大自然的钟爱与表达,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追求源于自然并高于自然的艺术境界。山水诗、山水画与古典园林中蕴含的意境——感悟自然、与山水为友,同万物共生的宇宙自然观、审美法则、构造章法、空间组合等是建设山水城市应借鉴的。可以说,和谐自然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哲学理念,也是城市发展的理想方向。如吴良镛先生所说,现代城市规划学、地景学和建筑学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创造宜人的人居环境。所谓宜人,不仅要求物质环境舒适,还应注重生态健全,即回归自然秩序,‘走出樊笼,复返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7]。可见山水城市的核心精神与山水文化一脉相承,因此明确山水文化的哲学内涵是建设山水城市的重要前提,而对如何建设“山水城市”的讨论甚多,面对现实中追求经济效益的快节奏城市发展,建设“山水城市”的理想也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铎.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 山海经[M].方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

[3] 论语[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

[4] 老子道德经注[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

[5] 庄子注疏[M].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

[6] 龙彬.山水文化与山水城市[J].规划师,2000,16(5):120-122.

[7]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