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党风廉政机制建设研究

2015-03-11刘楠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机制建设党风廉政高校

刘楠

[摘要] 新形势下,高校党风廉政机制建设存在着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突出问题,通过建立并完善监督、评价考核、防控、追责等党风廉政机制,构建起高校有效的党风廉政工作机制体系,防范党风廉政风险发生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党风廉政;机制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完善反腐败体制机制,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对于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校作为重要的社会组成,应将党风廉政机制建设作为当前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党风廉政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

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和现有的廉政机制建设,高校党风廉政机制体系按进行先后顺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监督机制、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风险防控机制、责任追究机制。作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关联,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监督机制:是指学校廉政建设管理部门(纪检部门)对督查部门及事项的跟踪监督。

评价体系:是指高校纪检部门对制定的对高校下设各部门及二级单位的廉政工作相关的一系列考核制度及量化办法。

考核机制:由高校廉政建设主管部门设立的考核办法及具体实施方法。

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在监督机制基础上,由主管部门及相应受管部门共同进行的监控、自查、教育及反馈制度,意在发现解决问题于萌芽阶段。

责任追究机制:由主管部门对于出现的问题予以且层层追责及处罚办法。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是营造和谐育人环境的需要。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是和谐氛围的催化剂。党风廉政建设能促进高校的大环境向公正平等的方向发展,减少各类矛盾的产生,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学校整体处于和谐育人的环境下。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保障。如何培养人才,培养怎样的人才,是高校的核心任务。高校思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主要在于高校教育的主体-教师的合理引导。一支廉洁自律、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高校历是先进思想的发源地,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理论研究优势,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社会导向有着重要意义。以教师为入手点,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加强自身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宣传廉政文化,致力于营造廉洁诚信、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是高等学校的神圣使命。

(四)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是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党风廉政建设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对于高校党员队伍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是党员如何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增加党员队伍的凝聚力的关键。

三、高校党风廉政机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党风廉政监督机制未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目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仍然将监督作为工作之重,但由于受各方面制约,其主导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1、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机制缺乏主动性,更多时候注重出事后治理,而鲜少提前深入了解发现问题。2、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监督管理部门管理职能未能充分发挥。高校党风廉政监督管理一直处于重监督、轻管理,重教育、轻培训的状态,应认清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应为管理部门,而不是单纯的监督部门,监督应建立在合理的管理的基础上。3、党风廉政监督机制未能充分调动校内的监督资源。除专业的监督部门,高校内存在众多的监督资源,这些监督资源未能建立长效的信息反馈机制,而使得其未能充分利用,造成监督环节缺失,监督效果不佳。

(二)高校党风廉政评价及考核机制不健全

高校党风廉政评价及考核机制是党风廉政机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包括约束和激励两个方面。当前,高校党风廉政评价及考核机制未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主要表现为:1、评价考核对象不明确。2、缺乏标准规范的考核指标。3、激励形式单一,激励结果与激励标准往往不一致,降低了激励实效。4、考核方法重定性、轻定量5、考核标准过于笼统,对不同机构、不同职位上的不同个体,缺乏有效区分。这些存在的问题,造成了整个考核机制的约束力不够的现状。

(三)高校党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党风廉政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风险防控机制把现代风险防控理论运用于党风廉政工作中,从内因入手,发挥阻断作用,形成有效预防腐败的工作新机制,也就是防腐。近年来,高校内普遍重视及推动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工作重心从原来的以治理为主,转为惩防兼并。但是,由于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1、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中的法律依据不足,适用于高校党风廉政预防性法律、法规欠缺。2、信息上收集不完整。高校内的纪检部门在廉政风险信息获得仅依靠部门的上报及群众的上访,难以充分了解及把握高校内所存在的党风廉政风险。3、权力过于集中,妨碍了党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由此可见,高校党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四)高校党风廉政责任追究机制落实力度不够

高校党风廉政责任追究机制是高校党风廉政机制建设的最后一个环节,属于后处理的范畴。能否公正合理的处理好责任追究问题,直接关系到今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在评价和考核机制的基础上,在党风廉政机制建设中开展较早,但仍存在问题,需完善。具体表现在:1、责任范围设定模糊,前期未对具体责任进行详实的分配,导致责任追究不易落实。2、高校管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够,造成出现问题后主观认定,从而导致责任追究制度执行力不足。

四、新形势下高校党风廉政机制建设改进路径研究

(一)创新监督办法,完善长效监督机制,将党风廉政监督机制建设作为工作之首

加强高校党风廉政机制建设,首先应从其监督机制入手,按照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的顺序制定长效监督机制,形成相互关联的立体防控体系。其次应创新和改进监督方法以适应高校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通过定期问责制、定期走访制及定期考核制等制度,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在现有基础上扩大监督范围,调动工会等其他相关的维权部门的参与积极性,同时,通过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促使更多的民众参与监督。

(二)加大监管力度,注重教育引导,将党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作为工作之重

首先,在监督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引导,提高党风廉政意识,,增强防腐力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实的学习计划,增设如:廉政党课等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其次,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应的法规体系,使风险防控机制有法可依。第三,应加强高校纪检监察部门的风险防控职能,设立上级监管部门与基层单位联动的风险防控小组,实时收集各类风险反馈信息。最后,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集体决策制度,弱化个人权利,从根本上起到抑制党风廉政风险的作用。

(三)发挥评价考核机制及责任追究机制的联动作用,形成合理有效的制度体系

党风廉政评价考核机制为责任的追究提供有力依据,而责任追究机制又反过来增强评价考核机制的约束力,二者相互制约,相互推动。高校党风廉政机制建设应充分发挥二者的联动作用,达到激励与约束并举。首先,完善评价考核体系,使党风廉政工作的督查结果得以量化,使问题和成果更为直观化。其次,以追责机制监督和约束评价考核机制,验证评价考核的可行性,从而对其进行合理化改进。第三,建立评价—考核—奖励—追责的联动运行制度体系,将奖励和惩罚落到实处,明确责任和权利。

[参考文献]

[1] 钟纪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1

[2]郑康.高校基层党组织廉政机制建设研究.法律与经济,2014.2

猜你喜欢

机制建设党风廉政高校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探析
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组织机制管理的建设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积极运用“黄绿红”三色管控保廉工作法,助力电力企业打造反腐倡廉生态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