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波加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2015-03-11廖卫东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尖锐湿疣干扰素微波

廖卫东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微波加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 方法 将83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8)单独采用微波加热治疗,观察组(n=45)采用微波加干扰素联合治疗,连续用药治疗6周,停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随访观察,统计复发情况,待出现疣体后,进行二次微波治疗,观察二次治疗后复发情况。 结果 观察组首次及二次治疗后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治疗尖锐湿疣时,采用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疾病复发,用药方便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微波;干扰素;尖锐湿疣

[中图分类号] R75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1(b)-0022-03

Efficacy evaluation of microwave combined with 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ndyloma acuminata

LIAO Wei-dong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Jian 34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effect of microwave combined with 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ndyloma acuminata. Methods 83 patients with condyloma acuminata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microwave heating was used in control group(n=38),while microwave combined with interferon were applied in observation group(n=45).Both groups were provided with therapy for 6 consecutive weeks.After that,3-month follow-up visits were carried on participants.The conditions of recurrence were calculated and second-time microwave therapy was continued after appearance of wart body.The recurrence of second treatment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recurrence rate after first and second treatment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n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in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ndyloma acuminata in clinic,combination of microwave and interferon can obtain a remarkable effect and greatly reduce the recurrence.It is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in medication,and is worthy of expans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Microwave;Interferon;Condyloma acuminata

尖锐湿疣为一种常见的皮肤性疾病,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经性接触传播,且疾病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水平[1]。本研究主要观察微波加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皮肤性病科门诊2012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83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为18~50岁,平均(34±1.1)岁,病史为1周~8个月,平均为2.7个月;观察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为19~55岁,平均(37±1.0)岁,病史为2周~9个月,平均为2.9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疣体分布部位:女性为大小阴唇、阴蒂、尿道口;男性为阴茎体、包皮系带、冠状沟、龟头、尿道口;男女均有个别病例发生于肛周以及会阴部。疣体数目3~12个,大小不等,主要为针尖、黄豆或花生米大小的赘生物,多数色鲜红、质柔软,上述皮损醋酸白试验显示为阳性。

1.2 选取标准

所选取的患者均未接受过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均为初诊患者。排除合并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妊娠或其他免疫功能异常及接受过其他治疗的患者[2-3]。

1.3 方法

在治疗前均详细了解尖锐湿疣患者的病史,检查皮损部位情况、疣体数目以及体积。所有尖锐湿疣患者在微波治疗前先将5%醋酸溶液涂抹在皮损处或皮损周围皮肤、黏膜,约5 min,将尖锐湿疣以及其亚临床感染显露出。亚临床感染是尖锐湿疣传染以及复发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应对无疣体但出现皮损变白的临床感染部位同时进行治疗。常规方法对阳性皮损进行消毒处理,采用1%利多卡因注射液实施局部麻醉,采用微波治疗仪对疣体以及亚临床感染皮损部位实施微波凝固治疗,轻度糜烂以及水肿不影响临床治疗,若有明显糜烂水肿,可采用3%硼酸溶液湿敷2 d左右。对照组局部不采用任何药物处理,观察组则在皮损基底部位注射重组人α-2b干扰素3 000 000 IU与2%利多卡因2~5 ml进行均匀混合,2次/周,连续用药治疗6周。治疗后,随访观察3个月,统计患者疾病复发情况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针对新发疣体以及感染情况实施二次微波治疗,比较分析二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效果。

1.4 疗效判定

治愈:原皮损治疗部位以及其周围均无任何疣体;复发:原发皮损部位以及周围有新疣体出现[4-5]。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初次治疗后复发率的比较

观察组初次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二次治疗后复发率的比较

观察组二次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用药7 d内局部皮肤轻度灼痛2例,局部轻度瘙痒感3例,持续3 d左右自行消失,均未采用特殊的处理方法,不影响继续用药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局部疼痛4例,停止治疗后疼痛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尖锐湿疣为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极易复发,病情迁延难愈,治疗比较困难。尤其是在亚临床感染以及潜伏感染期,尖锐湿疣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已成为皮肤性病科治疗的重要难题[4]。临床公认的光动力疗法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因其治疗价格偏高,且对操作要求较高,并不适宜于广泛开展。采用一种方便有效,便于广泛推广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当前临床治疗的重点[5-6]。当前国内常用的的物理疗法包括激光、微波、冷冻、化学及免疫疗法等,均有快速消除疣体的效果,但因不能彻底根除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故不能抑制尖锐湿疣的复发。微波为一种高频电磁波,在振动中生成的热效应以及非热效应,导致局部组织凝固以及脱落,实现治疗目的[7]。微波治疗具有无刺激性气味、无烟尘、止血效果好以及安全高效的特点,当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研究表明,单纯采用微波治疗,3个月随访复发率为68.4%,在此基础上采用干扰素治疗,可有效减少疾病复发率,观察组3个月随访复发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人α-2b干扰素为一种基因重组干扰素,主要作用表现为免疫调剂、广谱抗病毒,在刺激作用下生成抗病毒蛋白,发挥其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为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可有效防止尖锐湿疣复发,其用药方法多样,其中采用皮损基底部注射效果最佳[8-13]。用药后,对照组有局部疼痛4例,观察组局部皮肤轻度灼痛2例,局部轻度瘙痒感3例,会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从安全经济角度考虑,临床治疗尖锐湿疣时,可首先考虑微波治疗,尽快去除疣体。同时加用干扰素联合治疗,最好采用疣体基底部注射治疗。该方法直接作用于尖锐湿疣病灶处,药效显著,应用方便。

综上所述,微波加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应用方便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粉香.微波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11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111-112.

[2] 曹海鹏,朱桢,乔国煜,等.微波联合干扰素外用治疗尖锐湿疣295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0,5(4):365-367.

[3] 杨尧,严军,冯帆.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60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2):182-184.

[4] 高琼,李乐,陈文革.CO2激光联合甘露聚糖肽注射液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2):225-226.

[5] 陈娇梅.CO2激光联合磷甲酸钠对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8):119-120.

[6] 韩淑琴,刘俊霞,李晓兵,等.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联合甘露聚糖肽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4,36(13):1952-1953.

[7] 陈慧,陈静.派特灵与CO2激光治疗男性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性科学,2014,23(6):61-63.

[8] 张黎峰,叶静,杨光艳,等.利多卡因局麻对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疗效的影响[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4,23(3):155-159.

[9] 李晓华,满洁,陈伟俊,等.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与尖锐湿疣复发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12(7):100-101.

[10] 伍健华,李常兴,韩春雷.外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CO2激光治疗肛管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19):4152-4153.

[11] 代志彬,常欣,张国锋.HBD-2在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2014,16(7):1104-1105.

[12] 黄志勇.尖锐湿疣患者HPV基因分型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7):89.

[13] 吴绍芳,裴立红,陈欢,等.丽水地区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基因分型[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10(6):461.

(收稿日期:2014-09-18 本文编辑:李亚聪)

猜你喜欢

尖锐湿疣干扰素微波
干扰素 你了解吗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尖锐湿疣的治疗误区和注意事项
治疗尖锐湿疣要注意哪些问题
为什么
仲夏夜之梦
“危险”的微波炉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香菇能预防尖锐疣复发吗?等
我们的尖锐湿疣算治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