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差异分析

2015-03-11丛树春

中国总会计师 2014年4期
关键词:居民消费财政支出

丛树春

摘要:本文将财政支出划分为生产性财政支出和非生产性财政支出,以1994年至2010年的数据为例,就中国不同性质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促进挤入的作用,而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则具有挤压的作用。

关键词:财政支出 居民消费 生产性财政支出 非生产性财政支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中国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概况

从1994年至2010年,中国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知道,财政支出、生产性财政支出和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几乎都是逐年上升的;生产性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增长幅度比较平缓,在2006年到2007年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在2004年至2005年有所增长。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在西方经济学中,曾普遍认为政府的财政支出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居民消费支出。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我国财政支出的性质与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的理论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中国的财政支出以投资为主,投资所占比重较大。不同性质的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差异如下:

(1)生产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生产性财政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交通事务费支出、支农支出等。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94年至2010年,生产性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支出都是逐年递增的。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生产性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曲线是缓慢上升的,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大致呈递减趋势。因此,生产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有较明显的挤压作用。

(2)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包括教育、文化、国防、社会公共支出等。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94年至2010年,非生产性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支出也都是逐年增长的。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2002年到2006年之间,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曲线出现平缓下降的态势;与此同时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也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在2004年至2005年,两者同时出现增长的态势。因此,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也有挤入的作用。

2.实际意义

政府的财政支出既会即期影响消费,也会影响就业,了解不同性质的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可以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从而达到防范经济危机和财政危机的目的。

(1)政府可以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使中国财政存有盈余;(2)增加公共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3)适当增加生产性财政支出比重,增加政府收入。

二、文献回顾

2005年的《不同类型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认为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会给居民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文化教育支出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影响比较明显,国事防御和行政管控支出相对影响较小,国事防御和行政管控的支出及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刺激了居民的消费需求,而文化教育支出与居民消费支出有代替功用,会抑制居民的消费需求。然而,因为三类财政支出会相互抵消,其效用并不显著。

2008年的《我国财政支出对民众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认为:首先,基本建设支出、挖潜改造资金、科技经费等三项费用支出、政策性补贴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不满足协整条件,长时间的均衡关系被打破,与刺激居民消费的目的相去甚远;第二,农业支出与民众消费之间没有长期平衡关系,刺激居民消费更无从谈起,但扶持农业的支出与民众消费之间拥有长期均衡关系,对居民消费需求是一种良性的刺激;第三,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支出、行政管理费、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拉动居民消费增长有着积极意义。从总量上看,财政支出对促进居民消费增长作用是正向的、积极的,且短期内对居民消费的作用程度不会有大的波动。从结构上来看,各项目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效果不同,存在调整、优化空间。

2012年的《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异质性动态关系》一文中提出一种模型:即通过构建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DSGE),并进行数值模拟,用于分析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总体来看,无论长期还是短期,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都是挤入效应。而利用我国31个省市2007-2010年度频率数据进行的面板分位数回归分析表进行统计,由此可以看出: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整体上是挤入效应,但不同区域、不同消费人群对财政支出结构的反应显示出差异化特征。

三、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简析

当前虽然我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但是国内消费水平普遍不高。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现象可谓屡见不鲜。扩大国内消费需要,利用消费拉动经济已成为当前政府努力的新方向。

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将扩大内需作为国家经济的战略制高点,并刺激居民消费是未来五年的国家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间存在互补的关系,如何利用财政支出刺激居民消费,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四、消费习惯对财政支出效应的城乡结构性差异影响解析

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对当前消费的影响要比城市居民大,这种消费习惯差异扩大了财政支出效应的城乡结构性差异。经分析和研究,城乡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参数分别为0.1868和0.4607,都达到了10%的统计水准。数据说明城乡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当前消费都受到历史消费水平的影响。然而与城乡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消费要受其消费习惯的影响。当城乡和农村上期消费增长一个单位时,当期消费分别增长0.1868和0.4607个单位,这说明城乡居民决定进行本期消费时,农村居民更倾向于往日的消费水准,而由于受到本期的外来冲击力度不够,消费比较稳定;反之,城乡民众消费策略受到历史消费水准的影响较少,更易受到外来冲击的影响,各时期的消费会产生波动。研究时,可以将财政支出看做是对农村民众消费策略的外来冲击,而城乡居民对该冲击的反应要比农村居民大,就是说,当政府实行扩张性策略时,由于消费习惯“作祟”,农村民众当期消费增长和降低的幅度比城乡居民要少很多。显而易见,消费习惯是财政支出效应城乡构造性差异产生的根源。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生产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挤入作用,而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则有挤出作用。

2.政策建议:(1)增加支农支出,增加农业支出力度,调整农业支出结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2)适当削减以投资为主的经济建设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3)加大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产业创新,刺激居民消费;(4)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行业的支出,提高社会保障性支出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备,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居民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黄耀军.不同类型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2]王丽娜.我国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2008(4).

[3]李建强.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异质影响[J].商业研究,2012(1).

[4]李广众.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替代还是互补[J].世家经济,2005(5).

[5]李春琦,唐哲一.财政支出结构变动对私人消费影响的动态分析——生命周期视角下政府支出结构需要调整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0(6).

[6]Ram R.Government size and economic growth:A new framework and some evidence from cross-section and time-seriesdata.The American Economist.1986.

[7]FC Graham.Fiscal Policy and Aggregate Demand:Comment.The American Economist.1993.

[8]T sung-wu Ho.The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Privateon Consumption:A panel Integration Analysis[J].International Review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1(10).

[9]Riccardo Fiorito,TryphonKollintzas.Public goods,Merit goods,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Privateand Government Consumtion[J].European Review,2004,48(6):1367-1398.

(作者单位:四平市财政资产管理局)

猜你喜欢

居民消费财政支出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2017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
2017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居民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