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

2015-03-11吴茶萍

中国总会计师 2014年6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事业单位

吴茶萍

摘要: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制度也在逐渐完善,由于市场竞争力在不断剧烈化,如果要保障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就必须掌握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本文针对目前的市场经济走向,通过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控制现状了解之后,对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控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为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风险 制度控制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内涵

(一)财务风险控制的含义

财务风险就是指在财务活动过程中,随着一些不可抗因素的出现,造成财务的收益与预期的收益有偏差,出现亏损的现象。各事业单位的职责是提供服务及公共产品,并不包括资金的筹集、负债和盈利等事务,因此,这样的非营利性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核心是对财务资源的获取与运用。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是一些无法预期的因素造成事业单位不能合理有效的获得使用财务资金,最终导致其无法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能,在最大的限度上达到提供产品及服务的目标。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特点

在财务活动中,总会有一些人力无法避免的因素出现,所以财务风险的发生就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及客观必然性。对于财务风险的发生,会不会发生、何时发生、发生的严重性等都是不确定的。随着财务活动逐渐变得复杂多样,财务的管理者还无法全面的了解并掌握财务风险。因此就造成了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的出现以及夸大是有一定的规则的,由于相应的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方法都在不断的进步,财务风险发生的时间、范围、程度都可以进行比较科学的判断,并通过及时的方案来避免风险的发生。

二、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事业单位部门的责权利意识模糊

事业单位的职责并不是提高自身的资金,更不是产生利益,这造成许多管理人员在目标的重要性上难以达成相同意见,在相应投入上,有多大比例上可以使组织达到既定的目标也无法保持一致,因此分权管理的体制难以施行,各部门的职责的评判难以做到客观正确。最终导致一定的风险,例如预算的执行不合理,预算资金的支出差异,事业单位公信力普遍降低,资金没有有效使用等。

(二)内部控制缺位

最近几年,事业单位虽然在内部控制管理的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但是还有个别的事业单位在面临大额资金投资支付的重大项目的审批以及外部融资的问题上,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或是缺乏严格的按制度执行的自我管理能力,内控制度就变为一个摆设,出现了财务风险存在潜在的问题。

(三)预算管理缺位

现在的事业单位的预算只是年度的收入预算及支出情况的预算,银行的贷款对外投资的经济行为的预算管理机制并不明确,造成主管与财政等部门不能由预算管理制度上,对上述经济行为缺乏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对有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不能做到有效的预测和及时的避免。

(四)事业单位财务决策不科学,监管力度不严

现在的很多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的决策工作严重脱离实际,没有科学性,一些领导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决定事务,在决策中没有做到全员参与的形式,通常会出现一人决策或是领导层决定的情况,导致决策出现错误或漏洞。此外,有些单位就完全忽视监管程序,严重缺乏监督管理力度,造成内部人员工作懈怠和敷衍,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的抵抗力大打折扣。

三、防范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一)合理确定风险控制目标

事业单位风险控制必须达到三个目标:首先是操作性目标,也就是财务活动资金核算中,内部监督、项目实施、资产管理队伍的设立,使工作在运行的过程中做到有序性和规范性。然后就是信息性目标,就是在财务管理的活动中,逐渐使全部的财务信息都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真实性和可靠性,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最后就是合规性目标,即财务活动的各方面不能仅仅重视服务部门的事业发展需求,还应该按照法律与规章制度的制定,保证财务工作实施的合法性。

(二)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加强财务人员对风险的控制力,提高财务人员对风险的预测意识以及责任感。第一,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及时发现管理活动中还没有表现出来的风险以及将会带来的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要对财务人员在专业技术以及现代化管理技术的运用上的培养,做到可以从数量上预测并衡量风险的能力;第三,要提高财务人员对一般的风险以及意外风险的控制和应变能力,并熟练掌握对各种风险控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风险所采取的措施进行细化。

(三)正确处理风险管理与事业发展的关系

增加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力度,提高对财务行为的规范化,不可以将规范误认为会是事业发展的阻碍。在实际操作中,对财务管理行为进行规范不仅是我国依法理财的基础,同时也是对财务风险的避免,有利于事业的快速的发展。事业的发展是财务工作中的重点与目标。如果只追求眼前的利益,忽略了法律法规的限制,纵然事业有了短暂的发展,但终究会因为财务风险的不断增加,造成财务秩序出现严重混乱,这最终会造成业务工作秩序缺乏规律性,而对事业的发展造成阻碍。

(四)建立财务状况预警机制

通过对国际的经验的借鉴,采用现代的科技手段,设立风险监控的评估与预警体系。对一系列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预测出财务运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把有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及时的改正避免。根据《预算法》的要求,当进行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审批、监督以及管理的权限上要严格的制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起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对预算的测定,将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增加对财政资金的有效性的使用。

四、总结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应该将收支内容作为基础,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降低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限制,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管理,严格遵守财政拨款的管理制度。同时要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简明化,明确管理的内容,加强管理的制度,单一管理的权限,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赵瑜.浅析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风险控制[J].商场现代化,2010.

[2]林春花.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

[3]高秀娥.浅议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与防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

[4]徐梅.关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的探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

(作者单位:陆良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