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
2015-03-11桑海峰
桑海峰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加大,能否对风险进行有效地规避,直接影响到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在加强外部环境建设的同时,要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体系,促进企业的健康成长。本文就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展开讨论。
关键词: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框架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
我国对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且不同行业对风险控制管理的理论见解也有所不同。本文认为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可能遇见的风险环境里,通过对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借以基础上选择一套最恰当的风险管理办法,对风险控制后所致的后果降至最小化的管理过程。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关于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这两个概念,学术界有两种争论——风险管理包括内部控制,或者内部控制包括风险。本文则认为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条件,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升华,两者相辅相成,只是不同行业之间对两个概念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1.行业特征。金融行业,所发布的广告语都是“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可见,它所强调的一般都是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所以该行业是以风险管理主导内部控制更为方便管理。而对于制造业来说,要求企业对内部控制加强管理,所以企业以内部控制为主导更为适合。
2.企业运行周期。在企业刚起来阶段,内部结构还不够完善,所以要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而在企业成长期间,企业规模扩大,业务范围广,随之而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所以其管理模式是风险管理控制主导内部控制体系。随着企业逐渐走向成熟,盈利达到最高,有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企业会力求在内控上做到更加完善来巩固自身的防御能力。在衰退期,由于企业的规章制度多,所以内部控制成了企业领导重点关注的内容。
三、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基本内容
美国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概念有一定的标准解释,然而在经历了美国安然、施乐等企业发生的欺诈事件后,COSO所提出了内部控制框架受到了相当大的质疑,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对风险的控制,认为内部控制框架应当与风险管理相结合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缺乏普遍认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框架的定义。2004年9月,在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强烈要求下,美国COSO委员会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该框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理论依据,受到各国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一)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1.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体系。COSO认为风险管理目标有四类: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战略目标是指企业的使命。经营目标一般是指业绩指标、盈利指标等。报告目标是指企业财务报告和其他信息的可靠性。合规目标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目标的分类有助于企业在面对不同时期的不同问题时,能侧重点的管理,可以根据企业当时的需要进行分派某个具体部门进行直接负责。
2.企业风险管理的要素。企业风险管理有八个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控制。这八个要素都贯穿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当中。
3.企业风险管理目标与要素之间的联系。企业风险管理要素是为了实现其风险管理目标的,因此,两者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理论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是《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拓展和完善,新的COSO报告又新增加了一些观点、目标和要素,主要体现在:
1.风险组合观。COSO提出了一个新的观念——风险组合观,要求企业从总体控制各个部门的风险,借以统筹考虑对风险的施行措施,避免各部门分散考虑应对风险。
2.战略目标。内部控制框架的企业目标分为三个:经营目标、财务目标、合法目标。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新增加了一个新的目标——战略目标。从管理学来分析,战略目标是用来支持企业实现最终使命的,是最高层次的目标。
3.风险容量和风险容限。风险管理的框架定义:风险容量是一个主体在追求价值的过程中所愿意承受的广泛意义的风险的数量,它反映了主体的风险管理理念,进而影响了主体的文化和经营风格。风险容限是风险容量的基础,是企业实现目标所能接受的偏离限度。
4.三要素——目标设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应对。目标设定是风险管理体系的首个要素。事项识别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前提。风险应对是说针对不同风险来选择不同的对策,做到风险最小化管理来降低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四、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分析
(一)中航油的案例分析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于2001年在新上市,当时是陈久霖任董事兼总裁兼总经理职务,在任期间,陈久霖对企业的业务范围进行大力扩展,2003年,企业已经从事油品套期保值和衍生品期权交易,起初的200万桶交易获得非常大的收益,但是由于2003年到2006年之间,石油价格一路攀升,而中航油对石油价格回跌一直寄予希望,不断的增仓,致使账面价格亏损严重,最后不得不申请企业破产。
中航油的事件,引起业界一片哗然。其原因有多方面:第一,企业领导更新意识淡薄。第二,风险偏好极端。第三,缺乏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虽然中航油内部指定了《风险管理手册》,并运用了风险管理软件。但是风险管理手册上的条例有很多有争议的地方,并且对企业高层没有起到约束的作用,这也是中航油走向衰败的原因之一。
(二)我国企业风险管理问题
近年来,随着美国引发全球经济危机,国内企业开始重视对风险的管理。比如加强了对风险的预测、将内部审计部门参与到风险管理中。企业在长期的风险管理实践中取得了进步并累积了很多经验,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内部控制,必须给风险管理提供一个可靠的环境。可以将内部控制分为四个演变过程: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框架。据调查,我国企业中只有30%的企业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框架,其他大部分企业停留在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2.对风险管理的意识薄弱。企业家往往过多的关注于怎样进行经营管理来实现盈利,只有在企业遇到风险时,才能对已经到来的风险进行忙于应对,这样往往会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甚至有破产的可能。
有的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风险管理机制,却只是表面上的功夫,流于形式,面对风险的到来,无人问津或有章不循,慌乱地采取一些临时的解决措施。风险管理如同虚设,使企业的随意性过大,扭曲了风险管理的本质和初衷。
3.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运用较差。对于风险管理的各个细节应当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来实现,否则风险管理无法施行。国外企业的风险管理技术相对发达,通过先进的风险管理软件以及优秀的风险管理技术专家来支撑对风险的管理。而我国的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相对落后,也没有成熟的人员队伍,所以,企业对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的运行程度低。
五、现代企业构建风险管理框架的思路
(一)建立健全的内部治理结构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企业进行责任划分,促进股权结构的合理化,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能较好的梳理所有者、董事会和经理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组织架构,在该架构下,设立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或者指定某个职能部门来进行风险管理。该机构或部门负责处理风险管理的日常事项,包括风险管理的策划、部署、检查以及预测风险未来的导向,并向领导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二)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大力宣传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以来的共同理想、价值观、作风、道德规范、生活习惯的总称,体现出本企业的特色,对企业职工有号召力和感染力,是企业长期文化形成的反应。风险管理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其中的一项因素,对风险管理理念和行为起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可以规避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要养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塑造风险文化的氛围,对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全体职工的法律意识。其次,要对风险切入点的管理人员和职工进行培训工作,强调对风险的意识。最后,定期在企业内部宣传风险文化刊物,培养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强化员工的风险管理素质。将风险管理文化灌输于每名员工,形成一种精神状态,这样才能避免风险的发展与延伸。
(三)设立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
随着市场环境的多样性变化,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地分析、估量,是企业领导对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在事项识别后,通过对风险信息的大量收集,运用科学的办法,估测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损失的程度。风险评估一般是通过对风险的实时观察和借助以往的经验来进行风险管理。控制活动是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遍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它是通过批准、授权、验证等多项活动对企业进行控制和监督,促进企业目标的快速达成。
(四)信息路径的畅通
企业要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必须有良好的信息沟通环境,能帮助企业对运营情况进行实时掌握。建立一套风险管理的信息路径必须有一套风险管理术语,以便于员工之间的沟通,保证信息能被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
六、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风险管理框架进行叙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几点建议,力求对我国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由于我国的风险管理理论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笔者水平有限,在构建风险管理框架方面提出的建议仍需进一步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方红星,王宏泽.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郑子云,司徒永富.企业风险管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傅俊元,吴文往.企业风险管理制度如何建立[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6.
(作者单位: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