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内控创新机制的若干思考

2015-03-11严明娟

中国总会计师 2014年9期
关键词:内控创新机制事业单位

严明娟

摘要:和企业相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当前还不够完善,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为此,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以内控概念及内控制度作用分析为切入点,指出了当前时期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事业单位内控创新机制。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控 创新机制

随着现代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设置专门的内部组织,只有这样方可处于不败之地。然而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正处于转型时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不仅有体制方面的问题,还有管理不善等方面的问题。出于对强化事业单位良好改革、实现预期改革效果、推动单位持续健康发展的考虑,做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工作至关重要。

一、内控概念及内控制度作用分析

(一)内控概念

内部控制指的是企业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也就是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由企业章程规定的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以下简称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内部控制有助于增强企业运营效率,促使企业依法经营,保证会计信息准确可靠。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是企业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保障的机制。

(二)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分析

事业单位主要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运行正常与否直接由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所决定,而单位内部控制则是确保单位内部一切活动有序运转的重大举措,对国家机关单位、国企事业单位等长期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突显。然而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内部环境与社会环境变化巨大,单位以往使用的内部控制制度现已达不到社会发展需求和事业单位实际要求,所以加强改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必然。

二、当前时期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差

事业单位要想成功构建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就必须注重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单位内部控制环境差具体体现在:事业单位属于国家机构的分支,单位领导大部分都由上级指派,将重心全放在了行政业绩上,而关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还缺乏必要的认识,未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与法律意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力度不足,有不少事业单位在管理员工时仅注重其职业素质,对道德素质与价值观缺乏深入细致的考查与调查。事业单位将为社会提供服务为中心,存在明显的行政色彩,在文化建设方面力度不够,也未制定高效完善的文化建设措施,这样一来,就削弱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阻碍其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的形成,致使工作效率降低。

(二)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估机制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未涉及到风险评估过程,未构建识别和应对可能对单位造成严重影响的变化的机制,一味的注重于事中控制或事后控制,而在事前风险预测方面停滞不前。除此之外,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对风险关注度不够,未安排组织专业人员成立风险分析团队加强风险评估与分析,无法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三)缺乏有效的信息系统和沟通

加强信息与沟通能够确保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的快速收集、传递,促进部门和人员间的良好合作,事业单位重视将信息传达给领导层,不过信息无论是平行还是向下流动均缺乏顺畅性,这是因为一般的事业单位的结构较为简单,缺乏行之有效的信息沟通制度,也未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信息渠道的通畅提供保障。

(四)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不够

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若没有相配套的监督机制,那么制度的作用将很难得到发挥。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具有的现实意义掌握不全,缺乏一个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内部控制部门自行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这样就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尽管有的事业单位中存在内部审计机构,但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审计资质良莠不齐,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三、事业单位内控创新机制分析

事业单位属于公共服务部门,在政府科学管理目标的实现下,单位也应不断强化自身的管理力度,根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内部控制的环境建设

一方面,要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予以充分重视,由于内部控制工作直接与单位全局密切相关,所以单位内部各部门与人员应积极配合协作,倘若未引起单位领导层的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将难以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及专业胜任能力是事业单位必须考虑的问题,应在此基础上选聘员工,同时开展专业培训活动,以使员工拥有更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与业务能力。此外,强化事业单位文化建设,事业单位应借鉴企业文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大力推广和宣传相应的价值观与道德操守,把员工思想与行为纳入到有助于发展的企业文化范畴中。

(二)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

随着经济业务呈现出复杂繁琐性,给风险的发生带来了极大的可能,为此,事业单位要加强风险识别,构建切实可行的内部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及风险定期评估机制,结合风险评估涉及的环节对事业单位经营管理风险准确合理的评估。事业单位应每年进行一次风险评估;如果单位业务环境、经营管理规模等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应开展必要的重估工作。

(三)规范内部控制活动

事业单位将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基础,根据实际存在的风险构建并执行规范的控制政策与程序。首先,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清晰划分各自的职责权限,对不相容职务应做到相分离,发挥监督制衡作用。其次,事业单位所有工作应在规定的授权范围内正常运行,从而达到事业单位管理控制的要求。比如,事业单位进行的一切经营管理业务活动都必须涵盖在授权批准范畴中;划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最后,事业单位应不断增强内部控制水平,财务部门管理人员应构建规范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单位经济业务在配套的法规下正常运行。

(四)做好采购环节把关工作,杜绝腐败现象发生

事业单位应设置专门的采购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的职责任务是进行预算申报与预审调整,积极应对采购执行中出现的重大事件。对于非政府采购项目,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应和议标小组配合协作开展评标工作,议标小组成员应由单位领导、纪委书记、采购执行人等组成,共同参与评标活动,并详细记录下评标过程。采购执行人应负责采购合同的履约和售后跟踪问效,采购需求部门、设备管理员应根据已确定的采购合同认真验收,财务部门应以验收清单与合同为基础做好款项支付。总之,各部门应发挥自身的职能,严厉杜绝腐败现象。

(五)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监督

当前,事业单位应构建完善高效的监督体系。内部审计部门和外部监管机构应积极配合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反馈。内部审计部门必须发挥独立性与权威性,同时还应聘用专业的审计工作者,唯有如此方可有效监督检查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过程。此外,外部监管部门如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等应充分展现自身的优势作用。系统综合内、外部监督,从而确保内部控制效用的全面发挥,促进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

(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对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提供了重要保障,单位应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加强管控力度,切实保障固定资产利用率,优化配置资产。单位构建内部控制制度中应涉及到固定资产购置、验收、维护、使用、报废处置等环节。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明细账及相应的卡片,对固定资产进行细致盘点,如果存在盘盈或者盘亏的固定资产,事业单位应办理齐全的清理手续,交由有关部门报批核销。及时掌握了解重大资产变动情况,系统获悉固定资产处置和转移中不合理的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降低管理风险。

四、结论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是事业单位管理经济活动的理想举措。国家在该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颁布实施了配套的规范文件进行指导。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完善的内部控制,只有做到这些,事业单位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管理效率、风险防范能力方可得到全面提升,避免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事业单位预期管理服务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傅文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09(11).

[2]葛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J].金融经济,2008(22).

[3]蒲德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问题策略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5).

[4]王桂凤.浅析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设与完善[J].财经界,2011,(12):13.

[5]聂晶.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8(22):88-89.

[6]乔成浩.探析事业单位财务内控方面存在的些许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20).

[7]蔡丽兰,镇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分析及建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69-77.

[8]付绍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导报,2013,(1):32-33.

(作者单位: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内控创新机制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创新机制研究
教育事业单位内控要稳步实施
我国信访制度缺陷与创新机制研究
县级电视台法制栏目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