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出土儒学文献研究综述
2015-03-11彭华
彭 华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四川成都 610064)
·中国文化·
2011年出土儒学文献研究综述
彭 华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四川成都 610064)
2011年,国内学术界对出土文献,尤其是出土儒学文献的研究,仍然以郭店楚墓竹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马王堆汉墓帛书为重点;其中,关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对于其他出土儒学文献的研究,本年亦有不少新成果问世。本文就2011年出土儒学文献研究的状况作一综述。
出土文献;儒学研究;2011年
综括而言,2011年国内学术界对出土文献,尤其是出土儒学文献的研究,仍然以郭店楚墓竹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马王堆汉墓帛书为重点。其中,关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除此之外,对于其他出土儒学文献的研究,本年亦有不少新成果问世。
一、郭店楚墓竹简
本年11月,《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第一辑《郭店楚墓竹书》由(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荆门市博物馆编著,陈伟、彭浩主编,李天虹、彭浩、龙永芳、刘祖信撰著。图版采用《郭店楚墓竹简》的照片,遗漏简及本次公布的简背文字照片由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荆门市博物馆协助。与《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相较,《郭店楚墓竹书》可谓更胜一筹。
王国雨《论〈诗经〉诠释在早期儒家哲学建构中的作用——以郭店简、上博简引〈诗〉论〈诗〉为中心》(《深圳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指出,简本《缁衣》、竹帛本《五行》、简本《民之父母》、简本《孔子诗论》四篇文献分别代表早期儒家《诗经》诠释的一种形式,共同表明早期儒家《诗经》诠释在其哲学建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宋立林《由新出简帛〈忠信之道〉、〈从政〉看子张与子思之师承关系》(《哲学研究》2011年第7期)推测,子张同曾子、子游一样,都曾对乃师孔子之裔孙子思有所教导,子张与子思之间应当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师承关系。只不过随着子思思想的发展,子思与子张的思想距离越来越大,分化为两个不同的学派了。谭忠诚《郭店儒简的重“情”论》(《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指出,郭店儒简《性自命出》篇的重“情”观代表了早期原始儒家关于心性思想的一大特色即“道始于情”。通过对郭店儒简“情与文相对待为义”与孔子“文质彬彬”的对照式考察,可以揭示出《性自命出》篇的“情”,实际上源自于孔子“尚质”的传统,是孔子“仁”学中侧重于人心内在真性情的流露。这样把握郭店儒简的“情”,不仅对深入揭示儒家早期心性思想的起源,而且还对正确解读先秦儒家的诸多原始文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舒也《尚情主义与审美自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一文,通过对新出土文献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上博楚简《性情论》的考察,试图揭示出一个被掩盖的尚情主义传统。文章指出,在中国古代,存在着一个高度重视人类之“心”和“情”的尚情主义传统。这一尚情主义传统,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抒情言志说有着深层的关联。尚情主义以及抒情言志说等美学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美学风尚的重要转变,标志着中国古代美学开始逐渐走向审美自觉,审美的独立价值开始日益彰显。姚春鹏、姚丹《从郭店楚简再论〈乐记〉成书年代》(《孔子研究》2011年第4期)一文依据儒家文献,结合新出土的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等资料,通过对气论、礼乐论哲学思想的发展以及对荀子《乐论》与《乐记》所反映的时代精神风貌的差异三方面的研究,指出,尚不能根据新出土的郭店楚简得出《乐记》为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的结论。蔡仲德关于《乐记》成书于汉代,作者为河间献王刘德的看法,是可取的。唐钺、刘笑敢认为,在《庄子》内篇中出现的一些单字概念,在《庄子》外、杂篇中组合成为了词,如性、命合成为“性命”,总共举出了“性命”、“情性”、“道德”、“精神”四个证据,据之认定《庄子》内篇早出。这一方法被许多学者赞赏,并为许多学者仿效。李锐对此持不同意见。他在《郭店简〈唐虞之道〉中出现的“性命”与〈庄子〉内篇早出的问题》(《人文杂志》2011年第4期)一文指出,根据新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篇出现的“性命”以及相关传世文献,以发现上述四个证据并不足以证明《庄子》内篇早出,而唐钺、刘笑敢的研究方法本身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吴礼明《从〈五行〉、〈六德〉看前期儒家和谐社会的体制保障设计》(《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第12期)认为,《五行》、《六德》是思孟学派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前提下建构的和谐人类内外秩序的两大制度创新。《五行》依《尚书·洪范》九畴“五行”之旧瓶装入思孟学派重塑人类内在精神秩序之新酒,《六德》以《周易》之六位反观人类社会君臣、父子、夫妇之六职,设六德,教六艺,以生德于中,实现儒家所愿望的秩序原则、和谐原则的统一。王中江《〈唐虞之道〉与王权转移的多重因素》(《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指出,最高政治权力如何转移,在古代传统文明的不同地域大多以世袭制为基本方式。古代中国王权的转移也是采取这种制度,但与此同时还有一种所谓的“禅让制”,这种说法不仅见之于传世的战国子学文献中,又见之于新出土的郭店楚简《唐虞之道》中。根据这一文献,并结合传世文献,发现称之为“禅让”的远古王权转移方式,同时还伴随着诸如咨询和推举、机会、退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由此来看,“禅而不传”显然是简化和理想化的说法。
本年所发表的综述、评论、反思郭店楚简研究的文章,有李华《郭店竹简研究成果及反思》(《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彭华《郭店楚简研究述评》(《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3期)等。
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本年5月,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收入《子道饿》、《颜渊问于孔子》、《成王既邦》、《命》、《王居》、《志书乃言》、《李颂》、《兰赋》、《有皇将起》、《鹠鹂》的释文和照片。
本年4月,丁四新《楚竹书与汉帛书〈周易〉校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在版本采用上,楚竹书《周易》以濮茅左的《周易》释文(载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为基础,并辅以其他学者的意见,对文字进行了较大改动。汉帛书《周易》则以《文物》1984年第3期所刊《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为底本,并依据彩版照片及其他学者的意见,对文字稍有改动。在校注方法上,该书既吸收了清人的校勘、训诂方法,同时也吸纳了现代古文字学以及古语言学的方法,对楚竹书及汉帛书《周易》进行了严谨细致的研究。该书博采众长,在楚竹简本和汉帛书本《周易》的校注方面,多有创获和推进。
晁福林《从上博简〈武王践祚〉看战国时期的古史编撰》(《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1期)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古史编撰蔚然成风,那个时代的古史编撰不仅有对远古历史的追忆,还有对那个时代的近古史的编写。上博简第七册的《武王践祚》给我们提供了当时编撰“近古史”的一个实例,让我们可以窥知当时人们的历史观念。当时的古史编撰尽量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增补情节,丰富内容,落实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等,已经完备了述史记事的体例,将史影变为言之确凿的叙事。当时,古史编撰是采用改铸的方法进行的,这种改铸工作的重点是熔古今史影为一炉,创造出战国时人心目中的古史。晁福林《〈诗经·卷耳〉再认识——上博简〈诗论〉第29简的一个启示》(《文史哲》2011年第3期)指出,上博简《诗论》第29简简文所云“知人”,是孔子师徒的一个重要政治命题,目的在于知人善任,使贤者为官。简文之义启发我们重新认识《左传》及汉儒的相关论析,其所论《卷耳》诗旨在于写后妃助君主求贤审官,是符合被编定的《诗·周南·卷耳》篇的意蕴的。《卷耳》篇和其他不少《国风》之诗一样,都是王朝遒人“采诗”之后由专门的王朝职官予以整理加工的结果。从根本上来说,原创之诗与整编之诗的不同,乃是造成《卷耳》篇歧义迭出的主要原因。晁福林《英雄气短:春秋初期社会观念变迁之一例——上博简〈诗论〉第29号简补释》(《史学月刊》2011年第4期)指出,关于《诗经·郑风·褰裳》一诗的诗旨,或谓写春秋初年郑太子忽之事,或谓是村姑与情夫的打情骂俏之辞,自汉代以来,世有纠葛。上博简《诗论》第29号简的简文谓其写“绝附之事”,证明汉儒之说渊源有自,是比较可信的。《褰裳》诗“刺”郑忽狂傲而不能自保,反映了春秋初期社会观念开始转变的一个侧面。王春华《上博简〈君子为礼〉首章所体现的仁、礼、义之关系——以〈论语〉“颜渊问仁”章为参照》(《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1期)认为,上博简《君子为礼》首章(第1、2支简)和《论语·颜渊》篇“颜渊问仁”章两章所言仁、礼、义三者的关系是基本一致的,可以互相发明。徐正英《上博简〈孔子诗论〉第二十五简新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指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孔子诗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评论《诗经》的专文,意义重大。其中,《孔子诗论》第25简评论了《诗经》的《王风·君子阳阳》、《王风·有兔(兔爰)》、《小雅·大田》、《小雅·少(小)明》等四篇作品。孔子评论《诗经》作品往往以礼学标准评判优劣,影响了其对文学作品评价的公正性。
研究上博简的论文,还有邢文《〈诗论〉之“改”与〈周易〉之〈革〉》(《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1期)等。
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
本年4月,李学勤主编、刘国忠编著《走近清华简》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第一部向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系统介绍清华简及其整理工作现状的专书,书中详细介绍了清华简的入藏、整理保护及研究工作的历程,并对清华简中所反映的一些重大学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本年11月,李学勤《三代文明研究》由(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其中关于清华简的论文,有《从清华简谈到周代黎国》、《论清华简〈保训〉的几个问题》、《清华简中的周文王遗言〈保训〉》、《清华简〈保训〉释读补正》、《简介清华简〈旨阝夜〉》、《清华简九篇综述》、《〈程寤〉、〈保训〉“日不足”等语的读释》、《论清华简〈楚居〉中的古史传说》、《释清华简〈金縢〉通假为“穫”之字》、《清华简〈系年〉及有关古史问题》等。
本年12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由(上海)中西书局出版。收入该辑的是《系年》。竹简共计138枚,全篇共约4000字,简背原有简序编号,基本上保存完好,没有大的缺损。原无标题,整理时拟题为《系年》。全书分为23章,各为起讫。简文讲述周初武王伐纣至战国初期史事,是目前已知战国竹简文献中最长的一篇。
李学勤《〈系年〉出版的重要意义》(《邯郸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说,清华简《系年》是一部周代的断代史,是一部前所未见的十分珍贵的史书,也是近现代以前史书绝无仅有的重要发现,对于补充传世文献、纠正古书记载、解决经学和古史上的一系列疑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系年》作于战国时期,应该是楚国人写的一部史书(写作年代早于《竹书纪年》)。李学勤《清华简〈系年〉及有关古史问题》(《文物》2011年第3期)指出,清华简《系年》是一种史书,分23章,体裁接近《竹书纪年》。所记史事始于周初,下至战国前期,其写作当在楚肃王时。《系年》与传世史籍比较,有很多新的内容,十分珍贵重要。有的可与金文互证,如周武王死,商邑反,立“录子耿”,同大保簋一致;有的可与诸子合看,如周成王杀飞廉,合于《孟子》而不同《史记》;有的可和楚简联系,如楚莫敖阳为与晋师战于长城,也见于葛陵简。李学勤《清华简关于秦人始源的重要发现》(《光明日报》2011年9月8日第11版)指出,关于秦人的始源,长期以来的主流意见是秦人出自西方(如司马迁、蒙文通),部分学者认为秦人出自东方(如钱穆、林剑鸣)。李学勤在绎读清华简《系年》第三章后指出,秦人本来是自东方迁来的商奄之民,最早的秦文化应该具有一定的东方色彩,并与商文化有较密切的关系,希望这一点今后会得到考古研究的验证。
除此之外,李守奎《清华简〈系年〉与吴人入郢》(《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24日第241期)、袁金平《利用清华简〈系年〉校正〈国语〉韦注一例》(《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12期),都对《系年》做了专题研究。李文指出,清华简《系年》所依据的史料与《左传》显然有很大的不同。就这场入郢之战而言,《系年》显然比《左传》更可信。袁文指出,《国语·吴语》“以间陈、蔡”一句中的“间”应读作“县”,即以陈、蔡为县,韦昭的注将之释为“假”,理解有误。
针对《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上海:中西书局,2010年),也有多篇专题研究论文发表。下文大致以专篇为例,略做叙述。
(1)《楚居》。李学勤《清华简〈楚居〉与楚徙鄩郢》(《江汉考古》2011年第2期)指出,清华简《楚居》载有楚悼王时徙居鄩郢一事,是该简所记楚的最后一次迁徙,可知其写作在楚肃王时。楚徙鄩郢又见于葛陵简,据其历日推定为悼王四年,即公元前398年。高崇文《清华简〈楚居〉所载楚早期居地辨析》(《江汉考古》2011年第4期)指出,楚人最初活动于丹江流域,周初归附于周,常居宗周佐事周王,鬻熊等所居“京宗”即指西周都邑镐京宗周之地。周成王时,因楚先祖佐周王有功,封熊绎居丹水之阳的“夷屯”,楚正式建国立都。熊渠之后又沿汉水数次东迁,至西周末熊仪徙居丹淅之会的“鄀”地。春秋初,楚进入宜城平原之诸郢,开启了东周时期在江汉地区的大发展。过风楼类型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轨迹,与《楚居》所载的楚先祖居地迁徙路径正好相吻合。
(2)《耆夜》。陈民镇、江林昌《“西伯戡黎”新证——从清华简〈耆夜〉看周人伐黎的史事》(《东岳论丛》2011年第10期)指出,清华简《耆夜》记载了武王八年征伐耆国的史事。《尚书·西伯戡黎》的“黎”又作“耆”等,地望当在上党,即今山西长治西南,子姓,与殷商王朝关系密切。周王朝后来又分封了一个黎国,地望在山西黎城东北,姬姓,系毕公之后。“西伯戡黎”自宋代以来,成为一个著名的公案,主要有“文王戡黎说”、“武王戡黎说”、“各戡耆、黎说”、“两个黎(耆)国说”、“阙疑说”诸说。其文认为,《尚书·西伯戡黎》的“西伯”正是周武王,“黎”正是《耆夜》所载武王征伐的“耆”,“武王戡黎说”得之。鉴于上博简《容成氏》相关字的误读以及今本《竹书纪年》的争议性,“各戡耆、黎说”或者“两个黎(耆)国说”目前而言难以成立。刘光胜《清华简〈耆夜〉考论》(《中州学刊》2011年第1期)指出,“二次戡黎说”只注意到今本《竹书纪年》有文王、武王都曾戡黎的记载,却忽视了今本《竹书纪年》与清华简《耆夜》武王戡黎时间的不同,清华简《耆夜》与《史记》、《逸周书》、今本《竹书纪年》在纪年问题上仍存在尖锐矛盾。清华简《耆夜》“作”字不能理解为创作,而是指演奏,周公见蟋蟀闯进来,演奏《蟋蟀》三章,不能因此断定周公是《诗经·蟋蟀》诗的作者。清华简《耆夜》并非周初文献,与《尚书》、金文等文献对比,可知它很可能成书于西周中晚期至春秋前段。刘光胜、李亚光《清华简〈耆夜〉与周公酒政的思想意蕴》(《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12期)指出,清华简《耆夜》和《尚书·酒诰》都是研究周公思想的重要资料,二者都涉及到周公与酒的文化关联,但主旨颇有不同。清华简《耆夜》可能是周公去世后尊崇周公思潮的反映,展现的是灭商之前周公的思想面貌,其目的在于称颂周公康乐毋荒的盛德;而《尚书·酒诰》则作于周公摄政时期,阐述的是周公禁酒的举措。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可以展现周公酒政的推行难度及思想深度。西周初年的周公酒政,不仅是一种带有政治意义的治国举措,而更深层的是一次由殷人嗜酒崇饮到周人以礼治酒的文化转型。曹建国《论清华简中的〈蟋蟀〉》(《江汉考古》2011年第2期)指出,清华简《耆夜》记载周公作《蟋蟀》,有人以为它与《诗经·唐风·蟋蟀》是同一首诗。其实,简本《蟋蟀》当系战国时人仿《唐风·蟋蟀》而托名于周公,与《唐风·蟋蟀》旨趣不同,也不能因此否定《毛诗序》对《唐风·蟋蟀》的解读。不仅如此,《耆夜》记载武王等作诗也不可信,传世文献记载的周公作诗问题也需要重新审视。
(3)《保训》。廖名春《清华简〈保训〉篇“中”字释义及其他》(《孔子研究》2011年第2期)指出,从清华简《保训》篇所载虞舜、上甲微、成汤的事迹看,从小徐本、大徐本《说文》的训释看,清华简《保训》篇里的“中”,其义涵当为“和”。周文王临终嘱托给周武王的“中”道,实质就是和谐政治之道。《保训》篇“中”的内涵与《论语·尧曰》之“中”、与中庸哲学里的“中”颇有不同,但在政治理念上,《保训》篇的“中”论与孔、孟的德治思想则是一致的。因此,将其归之于和谐之道,应不为过。郭伟川《武王遵遗训伐纣取中土——再论清华简〈保训〉》(《光明日报》2011年4月25日第15版)指出,清华简《保训》有两个关键词:一为“中”,一为“命”。而“中”指“中土”,是讲述“得中土者得天下”;“命”指“天命”,则言“得天命者得天下”。而文王遗训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姬发以汤伐桀的商革夏命为榜样,伐暴纣,取中土,吊民伐罪,武装夺取政权。故遗训既以周革殷命为主旨,因此所涉及之“中”,便很难以“中道”释之。而历史事实证明,武王及后完全遵照文王的遗训,伐纣取中土;继之周公东征平中土之叛乱,然后营洛邑,众建诸侯,屏藩于周,奠定姬周王朝八百年之基业。以遗书与史实相证,丝毫不爽。邢文《〈保训〉之“中”与天数“五”》(《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指出,清华简《保训》所描述的“中”,符合河图所见天数之“五”。在河图之中,其数字的排列以数字5为中心;通过对这些数字组合的数学分析可见,数字5是河图之数的核心奥秘所在。作为一个数字,数字5是天数之中;但数字5并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是一种遍布于河图之数、贯穿于河图之数的数理原则。这种原则,就是一种道,一种具有中心地位的道,即“中道”。清华简《保训》所言之“中”,是以数字5为“中”的河图之数。《保训》所记之“中”与舜帝相关,正合于“舜得河图”的传说。河图之数是《周易》的重要来源之一,天数“五”也在《周易》中占据重要地位。王志平《清华简〈保训〉“叚中”臆解》(《孔子研究》2011年第2期)指出,清华简《保训》所云“叚中于河”,“叚”当读为“格”,“中”是指天地阴阳中和之气,“河”就是“黄河”。“格中于河”、“追中于河”都是圣人感格瑞征、应运受命的一种体现,与我国古代宗教与思想中的“格物”说有着密切关系。李锐《清华简〈保训〉与中国古代“中”的思想》《孔子研究》2011年第2期)指出,清华简《保训》所谈的“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观念,与后世的“中庸”、“中和”等思想有关联。过去因为种种原因,对于“中庸”、“中和”思想的来源并不清楚,往往将之看作一种哲学的突破。现在根据清华简《保训》,我们可以知道这种思想的来源很早。但是由“中”到“中庸”、“中和”之间的思想传承,还值得认真探索。由传世文献以及出土文献可知,早期的“中”既有实在意义,又有抽象意义,其传流有迹可寻,一直是中国古人所珍视的一个重要思想。由《保训》还可知,“中”与阴阳学说有关,而后世对此已经所知甚少。于振波、车今花《关于周文王的即位与称王——读清华简〈保训〉札记》(《湖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指出,根据传世文献,至迟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号发生变化,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改元。是否改元,并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可寻。清华简《保训》如果确为周文王遗嘱,其中“惟王五十年”一语,可以证明周文王生前已经称王,但不足以证明他从即位之年就已经称王了。王瑞雪《清华简“保训”之“中”的思想含义与价值取向论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指出,结合“中”在相关历史文献中的字义考察,“保训”之“中”应为一种与刑罚、权力有关的判词,体现了后世“中道”思想在前期的发展、演变。
(4)《尹诰》。廖名春《清华简〈尹诰〉研究》(《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2期)指出,清华大学藏简《尹诰》篇是失传了的《咸有一德》,但不是古文《尚书》中的《咸有一德》,非常重要,其内容目前可以基本疏通。由其内容来看,其中已经有建立在“君权天授”、“天人合一”基础上的民本思想,这是孟子思想的源头。从其内容上也可以说明清华简《尹诰》篇不伪,其史料价值非常珍贵,古文《尚书》中的《咸有一德》则确系伪书。虞万里《清华简〈尹诰〉“隹尹旣﨤汤咸又一悳”解读》(《史林》2011年第2期)指出,“惟尹躬曁汤咸有一德”在《古文尚书·咸有一德》的伊尹诰太甲语中,而清华简《尹诰》则在首句作“隹尹旣﨤汤咸又一悳”。二者文字差异不多但位置不同,显示出丰富而迥异的历史内涵。《咸有一德》文句,自宋儒至清儒提出种种疑问,归纳起来有君臣并列、先己后君、君前称名称字和称谥以及本篇到底应在《汤诰》后还是《太甲》后等问题,凡此均无法在传世文献中获得圆融周至的解释。清华简《尹诰》公布,“躬”字作“旣”,使文句可解读为:惟伊尹既(然)以(为)成汤具备一德,从而使历史上种种疑问迎刃而解。而“旣”之为“躬(躳)”,很可能是相似字形在简牍残泐模糊情况下造成的误认和误抄。
(5)《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廖名春《清华简〈金縢〉篇补释》(《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一文,对《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之《金縢》篇的释文、注释做了六条补释。黄怀信《清华简〈金縢〉校读》(《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3期)谈到,对读清华简《金縢》与今本《尚书·金縢》,可知简书总体上较今本晚出。简书对原作有节略、压缩与改写,今本则更多地保留了原始面貌。但简书又不全本于今本,今本也有增有脱,不是原始之作。说明古书流传、传抄者多可改易增删文字,乃至移动句子,改变句式。这种现象,对于重新认识《古文尚书》当有帮助。刘国忠《从清华简〈金縢〉看传世本〈金縢〉的文本问题》(《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指出,从清华简《金縢》来看,虽然其内容与传世本《金縢》存在一些出入,但是却首尾完整,从其所叙的内容来看,所谓的《金縢》简有错简说的理由并不存在。至于《金縢》篇的不同部分完成于不同时代的观点可能也并不正确,清华简《金縢》只记载了周公替武王祷告的内容,并没有提到武王因此而痊愈,而是说此后不久武王即已病故。两者之间并没有相隔很长时间。至于天降灾异一事,清华简《金縢》中说明为“是岁也”,点明是周公平定三监叛乱之后当年即已发生的事实,全篇文章叙述紧密,应为一人所完成。当然,该篇简书未必是出自周公的手笔,而应该是周代史官的记录,因而才能详细记载了周公与金縢故事的前后历程。总之,结合清华简《金縢》篇来考察传世本《金縢》,可以对传世本《金縢》篇的文本有许多新认识:首先,《金縢》篇是先秦时期一篇真正的《尚书》,而并非出自后世的伪造,宋代以来一些学者对它的怀疑被证明是不正确的;其次,《金縢》篇的叙述清晰,内容完整,不存在一些学者所说的错简问题;第三,《金縢》篇全篇应是同时完成,不存在有些段落出自后人增附的问题;第四,《金縢》篇在先秦时期还有其他的篇名存在,证明《书序》的问题非常复杂,有可能在战国中期存在不同传本的《金縢》文本,或者是当时还没有出现《书序》;第五,传世本《金縢》的文本存在一些不足,并与清华简《金縢》篇存在一些重要的异文,二者应该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揭示《金縢》篇的原貌。李锐《〈金縢〉初探》(《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2期)指出,传世的《金縢》篇虽然是经,但是后来有学者对于其内容、年代、解释等有不同的意见,乃至认为它是伪书或写定时代很晚。最近公布的清华大学藏简中,有内容与之相应的篇章,为解决有关的问题提供了新材料。将两者进行细致的比较可以发现,传世本和竹简本《金縢》是同源异流的关系,二者在流传过程中可能都经过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一点,对于认识《金縢》的一些问题是有帮助的。
就总体研究而言,李学勤《清华简与〈尚书〉、〈逸周书〉的研究》(《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2期)指出,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中,有《尚书》、《逸周书》和佚书20多篇,其中清华简《金縢》能和伏生所传今文《尚书》直接联系。从清华简来看,现在不能证明,也不能反对孔子编百篇《尚书》之说。但是清华简足以说明东晋以后的古文《尚书》没有历史根据。在清华简中,《尹诰》、《尹至》篇有很多的用词和语法同今文《尚书》中的《夏书》和《商书》是一样的。清华简里没有《尚书》和《逸周书》的差别,因此我们对《逸周书》里面若干篇书的估价,还应该提高。
四、马王堆汉墓帛书
本年1月,《张政烺论易丛稿》(李零等整理)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已刊稿,选收了张政烺六篇已发表过的文章,三篇和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有关,三篇与商周数字卦有关;下编是张政烺未曾发表过的遗稿,即《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校读》的排印本。
2010年,刘伟《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性质论略》(《古代文明》2010年第2期)指出,学界一般认为马王堆帛书本《春秋事语》与《左传》接近;但种种迹象表明,帛书《春秋事语》与《国语》编撰主旨和撰构手法不惟形似,亦具有神似之处。帛书本《春秋事语》极有可能是古本《国语》的一种选本。这样的推断,除了二者之间的相似性以外,还有史学史上的案例可以参考;其他出土材料的发现,也为此提供了旁证。考察这一问题,对重新认识作为一种体裁的“语”及其流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此,赵争《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性质再议——兼与刘伟先生商榷》(《古代文明》2011年第1期)针锋相对地指出,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诚然与《左传》存在关联,但帛书《春秋事语》很可能既非简化《左传》而成的《左传》系统古书,也非《左传》成书所参考的底本,而应是一种颇受《左传》影响的“语”类古佚书;虽然帛书《春秋事语》形式特征与《国语》接近,但帛书《春秋事语》是《国语》选本的有关推测尚缺乏充分依据。
刘大钧结合今本《易传》及其他传世文献,运用文字学、训诂学的方法,对马王堆帛书《二厽子》的疑难文字、词句进行了训释,对《二厽子》中今文易旨及其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解决先秦及汉初易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读帛书〈二厽子〉》,《周易研究》2011年第1期;《续读帛书〈二厽子〉》,《周易研究》2011年第2期;《今、帛、竹书〈周易〉卦爻辞补释》,《周易研究》2011年第5期)。刘彬《从帛书〈要〉篇看孔子“好〈易〉”的实质和意义》(《孔子研究》2011年第2期)认为,孔子与易学的关系历来是中国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由于传世文献太少,对此问题的研究一直难以取得进展。帛书《要》篇有“夫子老而好《易》”一段,详细记载了孔子论《易》之言。通过对此段的疏解可以发现,孔子“好《易》”,其实质是基于古代筮占文化,创造一种新质的易学文化。其意义是突破了古代筮占文化两个基本原则,一方面把筮占文化“人的命运的外在性”转向“人的德行的内在性”,即由神本转向人文;另一方面在思维上过滤、清洁筮占文化中虚幻和非理性的因素,而提升为清楚、明晰的理性,从而使中国文化跃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刘彬《帛书〈衷〉篇“〈川〉之详说”章新释》(《周易研究》2011年第5期)认为,帛书《衷》篇“《川》之详说”章,是研究孔子《坤》卦思想的重要文献。从目前对此章的校释研究看,很多疑难辞语未得其解,需要进一步疏通解读。在此章中,孔子以灾异观念释《坤》卦辞“先迷后得主”,“学人”当训觉人,使人觉悟之义;孔子以周代“保傅”制度释《坤》卦辞“东化丧朋,西南得朋,吉”,以及初六爻辞“履霜,坚冰至”;“非吉石也,亓□□要诚与贤之胃也”,“吉石”当训告所,言不是告诉方所的,而是讲得贤的;“小事时说”,“时”当训待,言待时而说;“知勿过数”,“知”当训交接,指文柔之人与君主交接,不急迫,不促狭;“文人内亓光,外亓龙”,“龙”训宠,荣光之义,言文柔之人内藏光华,自然外显而有荣光;“隐文且静”,“静”当训情,言内隐文德,中心笃实。刘震《孔子与〈易传〉的文本形成之管见》(《孔子研究》2011年第4期)指出,孔子与《周易》,特别是今本《易传》的形成之间究竟有着何种关系,历来是易学史上的一个热点问题。近代古史辨派对此有所怀疑,甚至完全否定孔子与《周易》之间的关系。但是随着出土文献的面世(如马王堆帛书《周易》),针对这一热点问题又出现了新的见解。然而,如何回应古史辨派的疑问,依然是一个并没有完全解决的命题,故有必要从钱穆的疑问入手,就此问题再加探索。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确与《周易》,特别是今本《易传》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也几乎可以肯定,孔子并非今本《易传》的著者,将孔子与《易传》的关系有意夸张甚至篡改,恐怕是汉代儒生的故意为之,其目的是藉由孔子在当时朝堂之地位,实现自身的功名利禄,而这种行为客观上造成了《易传》自身的种种矛盾。在当时资料比较匮乏的条件下,加上人心叵测,所以才形成了这样一段历史公案。钱穆未见今日之出土文献,故疑古过勇。
本年关于马王堆帛书的研究论文,还有丁四新《马王堆帛书〈周易〉卦爻辞校札九则》(《周易研究》2011年第3期)、孙航《帛书〈要〉篇“诗书礼乐不□百扁难以致之”考覆》(《周易研究》2011年第1期)、陈作飞《从今本〈周易〉及帛书〈周易〉看〈易经〉性质流变》(《求索》2011年第7期)、高正伟《帛书〈五行〉对孟子身心观的继承与发挥》(《文艺评论》2011年第6期)等。
本年所发表的综述类文章,有赵争《长沙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研究综述》(《阿坝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4期)。
五、其他出土文献
对于其他出土儒学文献的研究,本年亦有不少新成果问世,如对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和定州汉墓竹简等的研究。
本年12月,曹锦炎编著《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由(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的竹简,是2008年被盗往境外,经几位热心校友的斡旋,于2009年4月入藏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筹)的竹简。经简帛专家鉴定,此批竹简为战国楚简。北京大学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为竹简进行碳14测试,得出这批竹简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40年。浙江省博物馆科技室对竹简做了保护与处理,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曹锦炎教授主持了竹简的整理与考释。清理完毕共编号为324号,经过缀合复原,推测原有完整简约在160支左右。经过整理,其内容大致可分为古书、日书、卜筮祭祷、遣策四个门类。古书仅《春秋左氏传》一种,是该批楚简的主要内涵,也是浙江大学楚简的精华所在。其内容始自鲁襄公九年讫至十年(未完),除中间缺少一段文字外,基本完整。经缀合,中间共编为125号(包括3支已佚仅存照片简),另有13支简为抄重之内容(或另本),字数在3100字以上。“楚简《左传》的面世,是继汉代孔壁古文《左传》出土近2000年后的再一次重大发现,学术意义非同一般”(详见曹锦炎《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前言》)。
王泽强《中山王墓出土的汉简〈论语〉新论》(《孔子研究》2011年第4期)指出,河北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礼制现象,因此不可能是西汉宫廷的读本。从用字情况来看,汉简《论语》中异文数量庞大,非常复杂,且脱、衍、讹之处较多,显得很粗疏;它兼具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论语》用字的特色,是一个来自民间的融合当时多个学派成果而形成的综合文本。综述类的文章,有赵莹莹《定州汉墓竹简〈论语〉研究综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关于里耶秦简,有朱红林《里耶秦简8-455号木方研究——竹简秦汉律与〈周礼〉比较研究(七)》(《井冈山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等。
六、综合类成果
本年所问世的出土文献(含儒学文献)研究成果,亦为数不少。
著作方面,有王中江《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陈斯鹏《楚系简帛中字形与音义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余欣《中古异相:写本时代的学术、信仰与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3月)、耿相新《中国简帛书籍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6月)、郭永秉《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6月)以及廖名春、张岩、张德良合著的《写在简帛上的文明:长江流域的简牍和帛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等。《写在简帛上的文明》一书,对包括郭店楚简、上博楚简、包山楚简、睡虎地秦简、王家台秦简、马王堆帛书、张家山汉简、阜阳汉简等在内的长江流域出土简牍资料共12种作了介绍。《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收录学术文章28篇,研究对象涉及上博简、新蔡楚简、郭店楚简、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阜阳汉简等。
论文集方面,有《中国文字》新三十六期(台北:台湾艺文印书馆,2011年1月)、《先秦两汉古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出土文献研究》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7月)、《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四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出土文献》第二辑(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11月)、《简帛》第六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等。
论文方面,有庞朴《说“仁”》(《文史哲》2011年第3期)、杨善群《近三十年来古籍辨伪研究工作的新进展》(《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1期)、杨华《秦汉帝国的神权统一——出土简帛与〈封禅书〉、〈郊祀志〉的对比考察》(《历史研究》2011年第5期)等。
七、学术会议举要
为进一步推动清华简的研究,更好地展现与交流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于2011年6月28—29日在北京召开“《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韩国以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50余名知名学者应邀出席,大陆学者有李学勤、裘锡圭、谢维扬、廖名春、朱凤瀚、沈建华、冯时、刘乐贤、罗新慧、梁涛、王辉、王晖、李家浩、李均明、李守奎、黄锡全、虞万里、郭永秉、黄怀信、田旭东、冯胜君、曹峰、陈伟武、徐少华、罗运环等,外国学者有艾兰、夏含夷、柯鹤立、夏德安、浅野裕一等。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45篇,有37人在会上宣读了论文。学者们主要围绕清华简文字考释、竹简文本与早期经典的成书、《保训》篇“中”的内涵以及《楚居》所反映的楚国历史地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庄乾震《〈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史林》2011年第4期;袁金平《“〈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文物》2011年第11期)。
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西北师范大学承办的“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8月25—26日在兰州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日本、韩国、美国等地的140多名学者与会,共提交论文111篇。专家围绕楚简、秦简、汉简、三国吴简及马王堆帛书等发表各自的观点,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简牍学未来的发展之路。讨论主要涉及简册的复原缀合、古文字释读、先秦典籍的诠释以及简牍所反映的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民族、交通、邮驿、塞防等多方面内容。此次会议是自1991年第一届中国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后,时隔20年之后的又一次盛会,对于我国简牍学的进一步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其中,韩国庆北大学尹在硕《中国西北地方出土〈论语〉木简一考》一文主要以西北罗布泊、敦煌悬泉、内蒙古居延等地发现的《论语》为主,加上定州《论语》、平壤《论语》等,辅之传世今本《论语》材料,重点试图阐明《论语》残简的复原、西北《论语》简在简牍学上的意义以及边郡《论语》简的用处等几个问题。他认为,西北边郡发现这些《论语》木简,不仅能使我们了解当时边地戍卒的文化素养,而且知道在西汉中晚期,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已深入到了知识社会的内部(安忠义《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鲁东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由中国先秦史学会、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武汉大学中国地域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1年楚简·楚文化与先秦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0月29—31日在武汉、随州隆重举行。与会者近150人,大陆学者有李学勤、宋镇豪、谢维扬、朱凤瀚、曹锦炎、黄锡全、李均明、沈建华、李玉洁、王辉、王晖、刘信芳、赵平安、郭永秉、张闻玉、彭邦本等,港台学者有丁原植、单周尧、季旭昇、朱歧祥、苏建洲等,外国学者有平势隆郎等。收到论文120余篇,主要议题包括清华简、上博简及楚文字、楚国历史与文化、楚简与先秦历史文化等。“此次研讨会是一次成功的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众多专家对清华简做了重要的分析,进一步推进与深化了先秦史研究,学术视野开阔,具有重要的前瞻性。”(陆慧娟《2011年楚简·楚文化与先秦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高校社科动态》2012年第1期)
2011年10月26日,由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12次年会暨《江汉考古》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在武汉隆重开幕。来自湘、鄂、豫、皖、陕、京、渝、沪等十几个省、市的代表150余人参加了此次年会。会议收到论文80余篇,主要议题包括清华简、上博简及楚文字、楚国历史与文化、楚简与先秦历史文化等。部分论文收录在《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十集(楚文化研究会编,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年10月)。
[责任编辑 燕朝西]
Literature Review of Unearthed Confucianism Research(2011)
PENG Hua
(InstituteofClassicalLiteratureStudies,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64,China)
In 2011, the researches on unearthed documents especially Confucianism literature still focused on following things: Bamboo Slips from the Chu Tombs at Guodian, bamboo slips of Chu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t Shanghai Museum, Tsinghua University bamboo slips of Warring States, and Mawangdui Han tomb silk books, among which the third one is the most fruitful in the research results. Besides, studies on other excavated Confucianism literature had new achievements. The essay is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unearthed Confucianism research in 2011.
unearthed documents; Confucianism studies; 2011
2014-11-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批准号:12&ZD133)。
彭华(1969—),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先秦两汉史、近现代学术史以及中国儒学、巴蜀文化研究。
B21
A
1672-8505(2015)05-0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