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性适需以人为本
——阅读,让学生自由呼吸

2015-03-11赵淑媛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4期
关键词:作业学生

赵淑媛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

顺性适需以人为本
——阅读,让学生自由呼吸

赵淑媛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

“顺性”就是顺应孩子成长的天性,培养孩子的个性化需求。“适需”就是要适合学生的生长规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求知欲,也就是“学有所教”。树立“没有教科书——给孩子无限可能”的教育理念。

顺性适需;以人为本;自主阅读;自我教育

一个人心灵的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如果一个人想要了解自己,必须从阅读别人开始。如果一所学校想让自己的学生过一种幸福的完整的教育生活,必须从重视阅读抓起。

人们常说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可是现在一些学生却把读书当成一种负担,一种折磨,一种痛苦,一句话,学习就是难受。如此现状令人堪忧。作为一线教师,我一直在尝试用各种办法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用趣味教学传递一种快乐读书法。以下是我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粗浅认识,写出来就教于方家。

一、转变观念,多读少讲,引领学生自发寻求兴趣点

经年的积累,我认识到:语文课,应该以阅读为主的。教师应该是“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因此每节语文课我讲的内容,所用时间从来不超过三分之一,剩余的时间全部归学生。让他们自己阅读,找最感兴趣的地方阅读、自找疑问,相互质疑、共同讨论,就某些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辩论,然后针对问题查找资料,下节课再回到课堂上继续辩论,直到大家心悦诚服为止。

学生在课后时间查找到的资料,与他们的兴趣有密切关联。对于一篇课文的疑点不同,寻找解决的资料各异。有的学生以“生字词”作疑点,可以认识积累词语;有的以“时间”作疑点,可由此探究与此时相关的若干事件;有的以“人物、事件”作疑点,可由此探讨与此人物或事件相关的若干问题。

例如,在阅读《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时,一些学生对美国的地名不熟悉,读起来结巴拗口,很难一口气流畅地读下来,我拿来一张放大的《美国地图》挂在后墙,让他们把课文中提到的地名用红笔圈出来。这个活儿,大家抢着干。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不经意地就熟悉了这些地名。在研读讨论完这篇课文之后,我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着地图,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仅列举了这么几个州?学生疑惑不解。我当时没做任何解释。感兴趣的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开始研究起了。之前我已经有意识地推荐了《飘》,《汤姆叔叔的小屋》,《白鲸》,《以及马克·吐温、爱默生、刘易斯等作家的小说,有的学生有选择地读了,但是即使是读完这些书也回答不好我这个问题。其中有些聪明的学生私下里叫我给他们一个启示,我向他们推荐下面几本书: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三部曲,艾伦·布林克利的《美国史》,查尔斯·比尔德的《美国文明的兴起》,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联邦党人文集》,《华盛顿选集》,《杰斐逊选集》,《林肯选集》等有关美国的历史书籍。几个月以后,他们把我推荐的其中几本感兴趣的读完了,有一个叫梁志的学生踌躇满志地要让我给他一节语文课,他要在学生们面前露一手。我也做了一点儿小小地准备,把透纳的《奴隶船》悄悄地挂在了ppt上。在这节语文课上他神采飞扬、滔滔不绝地讲起了美国人由殖民到建国到民主的历程,不仅完美地回答了那个“思考题”,而且还把这幅画的背景含义有声有色地讲给我们听。看着他们的收获,我常常这样想,如果能给他一个“支点”,他就能撬动“地球”。

二、减少“重复作业”负担,缩小缺点,放大进步

多年来,一个不争的事实表明:大部分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写作业上。网上流传的一首《作业歌》可以作证:

《作业歌》

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

少壮不努力,老大写作业;

君子坦荡荡,小人写作业;

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作业滚滚来。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

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作业;

人生自古谁无死,来世继续写作业。

这首充满戏谑性的诗歌,的确生动地反映了学生的现状与无奈。要卸下学生肩头的“作业”包袱,把学生从作业中解救出来,首先得转变观念,不能再以升学考试为核心,唯分数论成败,以一本教科书为中心,应树立“没有教科书——给孩子无限可能”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顺性适需”,“以人为本”。

“没有教科书”,就是不唯教科书,任何有益的材料都可以做教材,只要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皆可。所以在挑选材料上我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夜以继日地去挑选最适合的材料,尽可能用一种独特的方式与他们阅读交流。好的学生自不必说,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厌恶学习的学生,则要因趣利导。然而有一点原则必须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是:在他的缺点中找优点,肯定他正确的做法,哪里是运用已经学过的东西,哪里是他具有独特见解的地方,有时甚至只要看到他一点点专注、一点点向上转变的迹象,就毫不吝啬地鼓励他、表扬他,让他再找找自己身上还有什么优点和长处。肯定长处,最直接的结果是,他们害怕失败的恐惧心理降低了,学习有了一点自信心。

态度决定一切。只要有良好的态度,进步慢一点也不要紧,毕竟是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以为对孩子们失去信心,认为他们已经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过早地在心理上对他们宣判了“死刑”,就意味着我的教育生命也基本终结。所以,我一直相信自己,更相信学生,一块刚刚着色的画布,有的是涂画的空间。我始终坚信,通过自己精心选择尽情设计,希望现在涂在画布上的每一笔,都比先前存在的更重要,这希望的空间不管绽放多大都不能为过。

三、以人为本,顺性适需,培养学生的个性特色

“顺性”就是顺应孩子成长的天性,培养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就是让“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鱼戏水中,鸟飞青天是绝好的对“顺性适需”的解释。当下的教育恰恰是鱼飞青天,鸟游水中,才让学生们颇感不适。

“适需”是要适合学生的生长规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也就是“学有所教”。学生想学什么,我们就得会教什么,学生在哪里有疑问,我们就要在哪里解决问题。这种诚恳的服务意识,“学生就是我的世界”的教学理念虽然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却能很好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给学生们创造批判性思维的学习环境,尤其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无限大的空间,让他们有更大更多的自主权去主动学习,当下是多么必要。

多年来的大量阅读让我觉得:“学有所教”就是开放式阅读教学。这种教学内容没有边界,无法封闭,这样的阅读范围与深度无从把握,所以给语文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大部分人不是阅读同一本书,按照我的要求是学生喜好读什么,能找到什么就读什么。没有条件找到统一的阅读教材,也不是什么坏事。他们参差不齐的阅读内容就是我要了解的对象,跟着他们的兴趣走,在适当的时候引导他,通过和他们一起阅读,增加他们的信任,通过推荐同类书籍,让学生有所比较,在耐心细致地不断交流中拓宽他的眼界,拓展他的思路,逐渐启发诱导他走上有益于自己发展,有益于家庭幸福,有益于社会进步的道路。这里需要老师有无限量的时间和精力要投入到阅读积累中,有时甚至得花很多时间去读学生爱不释手的“口袋书”而心甘情愿,毫无怨言。

亲其师者信其道。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不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就不可能教会学生,更谈不上教好学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起的作用应该是帮助孩子们发现他们的特色,他们在哪些方面有异于常人的天赋,告诉他,引导他,培养他,真正让他在那个方面显示出他的“独特性”,这也许才是一个教师的责任所在。

四、合作学习:阅读中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修己以安人。”“修己”是“安人”的前提。要求学生做的事情,首先教师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要求学生读的书,我都读过,有的不止一遍,要求学生写的,我自己首先写出来,拿给学生们看。

我的阅读课后作业有一条是:师生共同写阅读笔记。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和学生们把阅读中遇到的有趣内容摘录下来,把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用文字记录下来,和孩子们一起成长,这样的工作我坚持了将近十年。现在拿出来当年写的日记随笔,很多是学生的“发现”与我的“不同”的提醒与反思,教学中遇到的疑难,留待课后处理的问题,备课时忽略与欠缺之处,教学方法的欠妥当,处理问题学生的粗暴态度等等。它成了我人生的一大笔财富,它见证了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过程。

我们班里建了一个qq群,热心的同学们在群里建了一个资料库,他们发现美文之后,就把题目输入资料库,以便与人分享,同时也能够显示自己的阅读范围,老师在此很方便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方向。阅读广泛的盛彦廷同学把余秋雨的《道士塔》放在群里。有一天,一个平时不喜欢阅读的学生叫滕豪,下课时突然在身后扯着我的衣角,迟疑地说:“老师,能不能讲一讲《道士塔》,我对敦煌感兴趣。”一个平时很少问问题的学生突然提出一个疑问,能为他解决问题,我,求之不得的!我高兴,当下就承诺:“对于敦煌,我也喜欢,我们一起学习行不?”“行!”

在对材料的筛选过程中,一部分对敦煌特别感兴趣学生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很快,我与滕豪以及其他六位感兴趣的学生我们分工协作,分别从不同的国家对敦煌的“考古”去收集材料。李欣专门收集英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敦煌的所作所为,刘婷婷专门收集法国人在敦煌的所作所为,张俊专管日本的,赵爽专门收集俄国的,于莉专管德国的,滕豪专管收集其余国家的,“电脑迷”负责把收集来的东西做成ppt形式。好奇心驱使他们不停地工作。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身的素质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敦煌的王道士这个典型的愚昧的例子,可以作为警钟永远敲击在人们的心中。这样的阅读无疑能培养学生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

五、平等相待,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教师不是神,不会什么都知道。在许多领域,我的知识少的出奇。我会虚心向学生求教,让他做我的老师,学生是需要这种认可的,尤其是能给老师当老师的这样的认可。这种做法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很有帮助。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就要利用学生的长处。我常用自己的短处与学生的长处相比,不耻下问,让他们教我学文字录入,音频制作,韩语口语、素描等等。和孩子们在一起不仅能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平等相处,而且学生们也在想方设法把课堂上学到的教学方法灌输到他的教育实践中,让他觉得他在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不仅提升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而且也有机会展示自我,信任自我,并能重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以至不断发挥自己的优势服务他人回报社会。李希贵老师在他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中这样说:“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让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当作活生生的人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平等相待,教学相长。

六、诚恳服务,共同营造学习环境

对人的一生有用的东西不胜枚举: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时改正错误的习惯、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我教育的能力。

有人说,人是习惯的奴隶,习惯了的事情便不再难。习惯塑造品格。每一个好习惯的背后都有一种好的品格在支撑。在众多的习惯当中,我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塑造人的好品质已成为我教学的主要目标。

美国学者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指出:环境、校园文化和榜样强化是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

阅读需要营造环境,我们处心积虑地把教室打扮成书香教室,读书角有百余本藏书供学生浏览。植物角有花卉盆景,墙上有对联书曰:眼里有绿色,口中有书香。

人总是需要精神激励的,榜样的力量有无穷的魅力。所以我在寻找英雄的事迹、人生的丰碑时总是从古至今在各行各业中寻找那些最优秀最能激励人的故事来征服他们的心灵。然而,更多的时候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他们喜欢的某个领域里的优秀人物,让学生们用墙报形式展示他们所选的优秀事迹,然后大家当评委,选出公认的最优秀的加以表彰和奖励。奖励有个讲究,对学生的爱好要充分地了解,给他们最想得到的东西。一月评一回,每月都有“星星”闪耀。这样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传播优秀品质的习惯,始终让美好的东西占据他们的心灵,督促并校正他们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不管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我们都不能不承认:人是集假恶丑与真善美于一体的矛盾体。世上没有天生的真善美,也没有天生的假恶丑。为了防止“假恶丑”在心灵中侵袭与蔓延,最好的办法就是播上“真善美”的种子,关心呵护活的胚胎的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这需要老师自己有毅力,有恒心,有耐心,经年累月,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教育的魅力就在于:教育是一种有滋有味的生活,是一种蓬勃向上、锲而不舍的精神。张扬人性之光辉,摈弃人性之阴暗,决不是牵着鼻子走,而是让人的天性通过活动阅读交流辩论、“心灵互动”,逐渐从“被动”转向“主动”,进而实现人的主动发展,让学生在自觉、自主、自动、自愿、自由、自育的环境中成为真正的幸福的人,以实现教育的美好愿望。

[1]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2]柳彬.把学生从“作业困局”中解放出来[N].中国教育报,2013.3.

[3]毛泽东.毛泽东诗词欣赏[M].中华书局,2010.

[4]孔子.论语:中华经典藏书[M].中华书局,2006.

[5]魏书生,陶继新.享受学习[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9.

[6]余秋雨.文化苦旅[M].东方出版中心,2001

[7]班杜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赵淑媛(1966-),女,山西长治人,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研导科职员,中教一级教师,汉语言文学学士。

猜你喜欢

作业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作业联盟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作业
作业
我想要自由
聪明的学生等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