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44例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5-03-11邹增业钟希文钟远辉袁碧霞邹子云
邹增业 钟希文 钟远辉 袁碧霞 邹子云
【摘 要】 目的:对应用持续性健康教育模式对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持续性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对高血压疗效的影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压水平恢复时间和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持续性健康教育模式的高血压疾病患者治疗效果提升明显,血压水平及接受时间显著降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 持续性健康教育;高血压;治疗效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6-0103-02
高血压疾病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该病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临床发病率较高,出现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危,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种能够根治该病的方法[1]。本次研究对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持续性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26~73岁,平均年龄(46.3±1.7)岁;高血压疾病史1~16年,平均病史(4.2±0.6)年;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6.5±1.8)岁;高血压疾病史1~17年,平均病史(4.4±0.5)年。上述三项自然指标两组患者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① 高血压疾病确诊患者;② 收缩压水平在140mmHg以上,或舒张压水平在90mmHg以上;③ 患者年龄在18~75岁之间;④ 高血压疾病史在20年以内;⑤ 排除合并患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⑥ 脏器功能正常;⑦ 能够严格执行医嘱要求;⑧ 自愿加入研究。
1.3 排除标准 ① 非高血压疾病确诊患者;② 收缩压水平在140mmHg以下,或舒张压水平在90mmHg以下;③ 患者年龄不足18岁,或超过75岁;④ 高血压疾病史超过20年;⑤ 合并患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⑥ 脏器功能存在异常;⑦ 不能够严格执行医嘱要求;⑧ 不愿意加入本次研究。
1.4 健康教育方式 对照组高血压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措施为:仅在患者来院咨询或就诊时对其实施统一模式的健康教育,或通过宣传板等途径宣传,不具体到患者,没有针对性;观察组采用持续性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措施如下:(1)疾病知识教育:将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和易患因素、标准和分类、危险因素、并发症等情况向患者进行详细讲解,说明在日常血压测量过程中相关注意事项和定期对血压水平进行测量的重要性,着重说明降压药应用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2)心理疏导教育:给予患者足够的鼓励,使其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坚持每天适当运动,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和紧张,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3)生活方式教育:主要包括①有计划的控制体重水平,帮助一些体重水平超标的患者,制定瘦身计划,使其通过科学的方法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②安排合理膳食计划,在不影响患者病情治疗的前提下,根据患者的个人口味,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对钠盐的摄入量进行严格的控制;③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督促并监督患者保证做到戒烟限酒;④ 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和身体状况,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并监督实施,使患者能够每天坚持运动,鼓励其尽可能多的参加社会活动,建立治疗信心。(4)用药指导:使患者对血压目标有正确的了解,保证长期检查规律性服药,注意降压药服用的相关注意事项和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2]。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恢复时间、接受治疗时间、高血压疾病治疗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
1.6 疗效判定 显效: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表现彻底消失,血压水平完全或基本恢复正常;有效: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表现基本消失,血压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无效:症状没有减轻或进一步加重,血压水平仍然存在明显异常[3]。
1.7 数据处理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血压疾病治疗效果 详见表1。
2.2 血压水平恢复时间和接受治疗时间 详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医生面对患者时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该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该病的治疗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患者在患病后需要终生接受治疗,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只有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危害性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对疾病治疗、保健及预防给予足够的重视,严格遵循和执行医嘱,使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将病情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好的水平。对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有计划的、连续的、系统的实施健康教育,可以使其对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有更多的了解,更加积极主动的改变生活方式,在治疗期间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早期接受正规的治疗,使广大患者对各项治疗措施的依从性、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疾病控制率显著提高,进而改善治疗效果,使并发症减少,提高生活质量[4]。
参考文献
[1] 顾喜红,钱巧慧.上海市近郊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2,5(10):62-63.
[2] 代鲜鸽,别小宁,张爱萍,等.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1):27-30.
[3] 黄仕善,黄垦,莫玉娇.日记式认知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及血压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9,24(11):67-68.
[4] 赵昊,姜亚芳.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行为干预措旋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2(7):65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