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医药治疗慢性胃炎33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5-03-11道尼亚尔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道尼亚尔

【摘 要】 目的:探讨蒙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蒙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各33例,蒙医治疗组按蒙医不同分型,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早、中、晚酌情给予蒙药治疗,西医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蒙医治疗组治愈24例,治愈率为72.7%,总有效率 为90.9%;西医对照组治愈18例,治愈率为54.4%,总有效率为78.7%。蒙医治疗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蒙医药;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6-0004-01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的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目前发病率在各种胃疾病中居首位。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疼痛或饱胀,呕吐、恶心、消化不良等症状[1]。本病属蒙医“胃疼病”范畴,蒙医认为胃疼病是指胃功能减弱而出现上腹部持续疼痛的病症,主要是由于三根之平衡失常,阴寒内盛,胃火衰败,或胃中巴达干、血因赫衣寒凝结成痞所致。诱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寒热不调,食冷食,不易消化之物,食后少动,受凉或思虑过度,或过食辛热之品导致肝胆热邪降于胃。蒙医把胃疼病按临床症状分为四种,赫衣盛行,希拉盛行,巴达干盛行,包如型四种[2]。笔者采用蒙医治疗慢性胃炎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6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在25~74岁,平均年龄49.5岁,赫衣型患者5例,希拉型患者7例,巴达干型患者16,包如型患者5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23~70岁,平均年龄46.5岁,萎缩性胃炎8例,胆汁返流性胃炎10例,胃窦炎8例,疣状胃炎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蒙医病症诊断标准》[3]症见:胃痛,消化不良,少食,食欲不振,胃脘隐痛,舌着淡黄色后苔,脉象细而数,尿黄而气味蒸汽均大。赫衣型饥饿时多胃痛,胃腕胀满。希拉型胃刺痛,且食物消化后加重,口苦,泛饿,时吐黄水,腹泻。巴达干型胃闷痛或胀痛,食后加重,呕吐,口发涩。包如型胃时痛时缓,遇寒加重,痛彻后背口发涩。胃镜检查:胃壁黏膜红白相间,显轻度炎症,有皮疹麻疹样改变,胃黏膜轻度充血,胃黏膜表面有较多分泌物以及可见散在的黏膜下出血点或黏膜糜烂等。

1.3 治疗方法 蒙医治疗组:治疗是以祛寒,调理三根,止痛为原则,并按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早、中、晚酌情给予蒙药。赫衣型者以抑赫衣,止痛为原则,早:如达-6味散3g,水煎后送服。中扎木沙-4味汤加伊赫汤3g,温开水送服。晚状西-6味散3g,口服。希拉型者以清希拉,止痛为原则,早:阿拉坦阿如拉-5为散3g,加用六味安消散温开水送服,中扎木沙-4味汤加伊赫汤3g,温开水送服。晚古日古木-7味丸或13味丸,口服。巴达干型者早:浩道敦阿如拉-10味丸15粒,中扎木沙-4味汤加伊赫汤3g,温开水送服。晚状西-21味散3g,口服。15天为1个疗程,2~4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包如型者早:哈敦嘎日迪13味丸加服查干汤3g,午优日勒-13味丸15粒。西医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常用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0.5mg+奥美拉唑20mg,2次/日;胶体果胶铋l00mg,3次/日。如果有腹胀患者加用多潘立酮10mg加强胃动力,3次/日。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蒙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判定。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病变部恢复正常,病灶消失。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胃镜检查胃粘膜病灶有不同程度好转,病变范围缩小。无效: 临床症状无改善,胃镜检查没有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蒙医治疗组治愈24例,治愈率为72.7%,总有效率90.9%;西医对照组治愈18例,治愈率为54.4%,总有效率78.7%,蒙医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西医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蒙医治病强调从整体出发,调理三根,对病人的各种反映,既重视病因,又注意疾病的临床症状;既重视病位,也注重患者体质的差异性,通过三诊全面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然后针对不同症状,并按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早、中、晚酌情给予蒙药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4]。慢性胃炎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疼痛或饱胀,呕吐、恶心、消化不良等。笔者治疗慢性胃炎以祛寒,调理三根,止痛为原则,胃痛、胃胀满、呕吐时选用如达6味散,治胃巴达干,止吐时选用状西-6味散,大便秘结、泛酸、嗳气时选用六味安消散,如上腹部胃区疼痛,呕吐酸水时选用壮西21味丸,如希拉型者以清热健胃时选用阿拉坦阿如拉-5为散,消化不良、胃胀、暖气是选用扎木沙-4味汤。根据蒙医理论按病因的不同分型治疗,各有侧重。综上所述,蒙医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满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9,24(3):528-529.

[2]白清云.中国百科全书·蒙医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83.

[3]阿拉腾格日勒,等.蒙药治疗260例慢性胃炎[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2,8(2):10.

[4]《蒙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7: 72.

[5]蒙医药标准化编审委员会.蒙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136.

猜你喜欢

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抑郁症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