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13例临床观察

2015-03-11李志福周艳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降糖药黄芪血糖

李志福 周艳鹏

【摘 要】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黄芪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双胍类降糖药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黄芪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69.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PBG)以及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较之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将中药黄芪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2型糖尿病;黄芪;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6-0057-02

2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发病率的90%,对于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即应用降糖药来达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目的。双胍类降糖药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其降糖效果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但是,已有资料证实,长期应用降糖药会造成一系列并发症、增加耐药性等,特别是对于中老年患者,长期应用双胍类降糖药则会造成消化系统的功能损害[1]。因此,我们迫切需求一种治疗效果好,且副作用较为轻微的治疗方案。笔者具有多年临床经验,发现将中药黄芪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中具有一定疗效。鉴于此,我院将黄芪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中,并与单纯应用传统降糖药二甲双胍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效果满意,现将具体操作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26例纳入到本次研究当中,其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57.8±21.8)岁,本次研究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公布的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包括患者具有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混乱表现,空腹血糖(FPG)≥7.0mmol/L,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1.1mmol/L;②患者以及家属能够配合相关检查和治疗。排除标准:①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肺疾病、肝肾疾病以及肿瘤患者等;②拒绝进入研究者。将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编码,并且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3例。经均衡性检验,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轻重、既往史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首先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根据2007年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上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建议,对本次研究中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的个性化护理安排,在满足身体所需热量的同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具体方法为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以及每日大概活动量来计算出每日所需总能量,之后按照低糖、低脂、低盐、适量纤维饮食的原则来合理搭配三大营养素。予对照组患者传统降糖药二甲双胍,具体治疗方法为:二甲双胍缓释片(0.5g/片),每日三次,每次一片,饭后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日应用黄芪40g,水煎代茶饮用,疗程为8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PBG)水平以及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情况,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对比分析。

1.3 疗效判定标准[3]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以及临床诊断学对于糖尿病治疗效果的规定来进行疗效判定[4]。显效:治疗8周后,患者相关症状消失,空腹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准或者比治疗之前下降40%以上。餐后两小时血糖浓度<8.0mmol/L,尿糖检验为阴性,24H尿糖量为10g以下;有效:治疗8周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显著减轻,空腹血糖较之治疗前下降20%~30%,尿糖定性检验结果较之治疗减少2个“+”,24h尿糖定量小于20%;无效:治疗8周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以及血糖水平较之治疗前无改善,或疗效未达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s)形式表示,所采用统计方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所采用统计方法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血糖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上述结果表明,在临床上应用黄芪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可用的治疗手段。

3 讨论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准的稳步提升,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再加上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一旦发病,往往伴随患者终身,并且常常伴有各种并发症,不但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即通过药物治疗,达到提高机体内胰岛素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将血糖水平控制在安全平稳的水平。中药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黄芪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固表止汗、益气升阳、祛风运毒、托毒生肌以及利水消肿之效,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丰富的化学物质,包括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calycosin)、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2′,4′-二羟基-5,6-二甲氧基异黄烷和熊竹素、黄芪皂甙Ⅰ、Ⅴ、Ⅲ(astragalosideⅠ、Ⅴ、Ⅲ)等,目前已知黄芪的临床功效包括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造血功能、改善机体代谢功能、抗应激、强心、调节血压、抗病毒性心肌炎、抗衰老、保肝、抗溃疡等,而动物实验显示,黄芪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将黄芪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不失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另外,本文观察例数较少,在以后的研究中可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廖苇萍,石元刚.黄芪多糖和大豆异黄酮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5):416.

[2]郝玉美,刘洪琪.苦瓜、黄芪、黄芩苷对2型糖尿病大鼠抵抗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5):145.

[3]刘素华.吡格列酮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6,11(05):572.

[4]方丽荣.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血脂的相关性调查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9(08):114.

猜你喜欢

降糖药黄芪血糖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两味鲜为人知的降糖药
服降糖药要选对“时辰”
黄芪是个宝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