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防范
2015-03-11裴斐
【摘要】完善高效的审计工作是建立公正环境的基础,但目前国内审计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审计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风险和问题。本文将对审计的重要性、审计风险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审计风险防范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 审计风险 防范措施 研究
一、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及审计风险问题成因
(一)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重要性是审计工作范围内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其中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自身就包含着重要性这一概念。在计划审计以及就审计证据对审计意见支持的充分性进行最终评估时,审计的重要性概念非常的突出。在计划以及执行审计过程中,审计测试精确度,应当与财务报表重要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般而言,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对于实务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由于当前的社会环境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被审计单位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组织结构逐渐趋于复杂化,而且各项经济事项非常的频繁,对其进行详细的审计几乎不可能。在该种情况下,抽样审计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审计方式,其中重要性概念为有效解决审计人员在大容量抽样决策问题时,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应当合理地确定审计工作的重要性,选择合理、客观以及切合实际的抽样方法,以此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第二,有利于审计工作成本的降低。基于对费用和时间预算层面的全面考虑,实践中审计人员应当对成本、效益进行综合权衡。在重要性原则运用过程中,可适当地减少一些审计程序,最大限度地缩小审计工作的范围,在确保审计质量的基础上,使审计人员能够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方面,以免因过分地强调面面俱到而影响综合审计质量、增加审计成本。
第三,有利于审计风险的降低。在抽样审计基础上,通常审计人员应当对没有审计的部分承担相应的风险,其中风险大小与审计重要性的设定和判断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同时,对审计重要性的恰当判断,可以有效降低审计工作中的各种风险、对于确保审计质量和提高审计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审计风险问题成因
从当前审计实践来看,出现审计风险及审计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原因一:审计工作独立性差。实践中可以看到,审计对企业或者单位的监督、服务职能行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为领导层及管理人员正确决策的做出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在审计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审计工作的合法合理性,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然而,从实践来看,因审计工作受领导层限制,各项业务的开展也要接受上级部门(审计机关)的指导,双重领导机制下的审计工作,难以真正做到依法办事;加之部门利益或者小集团利益的驱使,以至于审计工作难以确保其独立性,审计深度和广度明显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审计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
原因二: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就审计工作而言,其业务处理中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所以对审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要求非常的高。一般而言,审计人员应当具备法律、经济以及管理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素养,在取得职业从业资格证以后才能持证上岗。然而,从实践来看却并非如此,尤其表现为审计人员普遍存在着综合素质低、专业技能差以及知识结构单一和只是技能更新速度慢等特点,以至于审计效果不理想。同时,审计执行过程中,部分审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在发现问题时因与被审单位、具体人员存在利益关系而放弃追查和揭露;或者因害怕对方打击报复而不作为,以至于审计工作难见成效。
原因三:审计方法以及审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之后。据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各很多领域和行业的审计工作中,依然沿袭着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措施,比如对财务收支合规性进行审计,审计人员采用原始的查账方法,只是简单地以账论账,或者以事后财务审计来查错防弊;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其他方面的风险和问题,比如将财务数据的差异性、准确性作为审计要点,严重忽视了现有资金应用的合理性、高效性,以至于审计深度不够,审计范围非常的窄,而且内容相对比较单一,无法真正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以抽样审计法为例,虽然该种审计方法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但是审计人员仅凭个人的主观臆断、所谓的经验来确定或判断样本的规模及其结果,很容易产生审计误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审计风险。目前来看,审计技术手段非常落后,虽然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电算化,但是审计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查账方式,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应用还比较少,而且应用效率非常的低。
二、审计风险防范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审计重要性以及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原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有效的防范审计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从思想上真正地认识和重视审计工作,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对于领导层而言,一定要对审计工作进行重新审视,应当强化思想层面的重视,从思想上真正地认识和重视审计工作,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和氛围;同时,还要改进和完善审计机制和模式,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以此来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实践中可以看到,单位、企业自上而下,都要对审计工作进行重新的认识,从思想层面上真正地看到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审计工作提供支持,才能避免审计工作的盲目性。审计部门应当在维护主体根本利益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经济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及内控管理机制,在全面提高经济以及管理效益方面做文章、下功夫。实际操作过程中,审计人员还应当及时向分管领导进行汇报,为他们决策的做出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和参考依据;在此过程中,树立设计权威性也是必不可少的,由审计人员直接对单位、企业负责,提高和丰富审计机构的层次,从而使审计工作真正地脱离出来,体现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二)采用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
如上文所示,目前使用较多的审计方法是抽样审计法,所以在样本选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科学的理念,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各项变动进行确认,以便于查阅和应用。同时,审计人员还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审计风险防范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审计程序符合现实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监督小组,并且针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着的各种风险和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基于现实情况,不断改变审计方案。当前国际社会上比较盛行的一种风险防范方法是风险基础审计法,从应用效果来看,比较科学,笔者建议在国内审计领域考虑适当地引进该种审计方法,针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信息资料,进行搜集,并且将各种审计方法有效地应用在审计风险防范过程中,并以作为审计风险防范和问题处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对审计客户进行严格的挑选
在审计客户选择时,应当以品行端正、资信良好的委托单位为宜,这样的客户作弊可能性比较小,所以审计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风险问题比较少。如果所选择的单位信誉不好,则可能会在审计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风险问题,甚至会导致审计风险严重失控,处理难度非常的大。与此同时,还应当确保审计客户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详尽说明,以确保审计的高效性。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他们所要面对的行业、领域非常的多,彼此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审计业务非常的复杂,较之于其他行业而言可能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和压力。实践中,如果委托单位出现财务问题,则可能会面临着破产,此时投资者会不惜一切手段转移财务压力,审计单位也因此而面临着诉讼。由此可见,在审计风险防范过程中,应当严格挑选合适的审计客户,这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四)对审计过程强化督导和管理
审计过程中,管理层应当对项目组进行质量管控、对业务进行督导和管理。通过网络技术、组织架构以及经费预算等形式,对审计项目进行有效的督导。比如,可对审计项目进行编码,其内容有客户类别、年度、内容以及业务承接部门等,采用编码方式可以有效控制每一项目组的处理时间以及审计费用核算和审计实时状态管控。
结语:总而言之,审计风险难以避免,而且造成的负面影响非常的严重,因此应当处理好造成审计风险的各项影响因素,不断创新和改进审计风险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才能将审计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
参考文献
[1]黎红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07).
[2]孙婷婷.浅析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方法[J].商场现代化,2013(07).
[3]《注册会计师法》、《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中国注册造价师职业道德准则》.
作者简介:裴斐(1972-),男,汉族,吉林集安人,大专学历,中级会计师,审计部项目经理,研究方向: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