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红花学校“‘三疑’导学 ”课堂模式简介
2015-03-10彭学明吴炳兴陈龙泉
彭学明+吴炳兴+陈龙泉
成都红花学校是四川省第一所由地方政府投资修建专门招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近年来,学校各项工作长足发展,学校以“三疑”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和学校文化建设更是风生水起,如火如荼。
本刊长期跟踪红花学校的聚焦课堂的“‘三疑导学”课堂模式的研究和实验,本期特推出该校数学组“分数的再认识”课堂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活动,以飨读者。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它是一段有结构有活动的生命成长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的活动目的就是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和完善素质。
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
课堂是学校育人的主要渠道。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蕴涵其中的无限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然、有序地学习和操练,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在教学双边关系中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是课堂的主人。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价值有效率的课堂呢?
我们认为这样的课堂有五大特征:基础性、民主性、活动性、层次性、开放性。成都红花学校“三疑”课堂,向全体学生,以“疑”为线索,紧急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师启发、引导、指导和辅助下,通过“激疑”、“质疑”、“探疑”、“解疑”过程,充分展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分享的能动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促进了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首先,它体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人格平等、学生间人格平等,强调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予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在与教师和同学的平等交往中展示自己的能力。
其次,教师敢于将话语权还给学生。教师精心设计和具体实施导学活动,确保学生有更多机会学习、理解、认知、体验、交流、表现、探索和创造,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第三,“三疑课堂”充分尊重学生心理特征、认知能力和社会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体现层次性,达到分层施教,全面受益。
此外,它注重教师的“导”,将教学集中体现在“导学”上,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引导、评价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发学生理解、认知、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欲望,打破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课堂社会生活的结合,建立教学的多元化和多向联系.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师、学生与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的多向联系等。
因此,我们认为“‘三疑导学课堂”模式,是在继承传统“问学”思想和西方“问题学习”基础上,产生的具有现代课堂元素学习模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