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45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5-03-10吴珍珍
吴珍珍
【摘 要】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低,日常活动、精神状态、社会活动、躯体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心理护理;急性白血病;心理状态;化疗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2-0128-01
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措施,但在化疗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疼痛等,会进一步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影响其治疗的实施。因此,加强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护理,重视患者不良情绪尤为重要。笔者以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治的8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2例;经诊断,与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相符[1];两组患者未合并精神障碍、人格分裂等精神疾病;无肝肾功能异常者;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36.1±7.2)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7例;对照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14~60岁,平均年龄(37.0±6.8)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患者化疗期间,护士需告知患者化疗注意事项、实施措施等;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执行“三查七对”;谨遵医嘱合理用药,熟悉化疗药物的特点及配伍禁忌,现配现用。化疗期间注意患者出现的异常问题,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积极处理。叮嘱患者充分休息,穿绵柔、舒适衣服,避免吃坚硬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患者初到陌生的环境,易出现紧张、恐惧、不安等情绪。入院后,医护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及得体的行为接待患者,耐心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主治医师、责任护士等,消除患者陌生感。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时,为了促进心理护理的顺利实施,应创建温馨、舒适、干净的病房环境,病房定时通风换气,摆放绿色植物,地面、床头柜等一切物品需消毒隔离,床单、被褥等定时更换,一切接触患者的物品应定期消毒滅菌。病房摆放患者感兴趣的书籍,定时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讲述笑话等,以此逐渐放松患者高度紧张的情绪。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白血病发生原因、化疗措施、预防方法等,耐心解答患者各种疑问,为患者解决各种困难,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同时,加强患者的社会支持,医生、护士需给予患者足够的勇气及支持,更需要家人的关爱,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并由那些癌症治疗已经取得很好疗效的患者现身讲解,分享战胜疾病的抗癌经验,以此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期间指导患者放松训练,先行深思冥想训练,逐渐放松肌肉,放松身心状态;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鼓励患者宣泄出自身不良情绪,可在空旷的地方大声呐喊,释放出内心压抑的情绪,并及时与患者沟通,科学地疏导分散患者注意力,鼓励患者参加娱乐活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放松心情,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1.3 评价指标 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2]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以百分制计算,若SAS评分、SDS评分超过52分则为焦虑、抑郁,分数越高,其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生活质量:使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3],包括日常活动、精神状态、社会活动、躯体功能四个方面,每个方面以百分制计算,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此次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TX-*3]±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日常活动、精神状态、社会活动、躯体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白血病属于血液系统疾病,也为恶性肿瘤疾病,预后差,治疗棘手,经济负担重,患者常合并各种不良情绪,影响疾病的治疗。治疗白血病时,化疗是其主要措施,但在化疗期间极易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疼痛等不良反应,易加重患者不良情绪,影响患者治疗效果[4]。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采取化疗时,需密切注意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异常问题,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积极处理。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时,需积极评估患者心理情绪,收集患者情绪反应的资料,记录并分析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在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的同时,需密切观察患者手势、表情、姿势、目光等,使患者能够得到最佳护理措施[5]。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低。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能够以轻松、愉悦的情绪积极面对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日常活动、精神状态、社会活动、躯体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可见,通过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赖玉兰,郭代株,陈妙虹.护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后院内感染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9(22):126-127.
[2]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 676-679.
[3]杨莹,朱珂,胡荣,等.应用SF-36量表评价血液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8):7050.
[4]孙均芳,范艳玲,阚景平.护理程序在白血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4):27-28.
[5]赵小明,王英,彭昳,等.青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真实心理感受的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 60-63.
(收稿日期:2015.08.13)